1942年前解放区文学创作在体裁形式上的特点是()

题目

1942年前解放区文学创作在体裁形式上的特点是()

  • A、出现了很多长篇小说
  • B、小说主要是短篇
  • C、街头诗、朗诵诗、传单诗广泛流传
  • D、报告文学创作活跃
  • E、开始出现长篇叙事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结合《文心雕龙•体性》篇,谈谈刘勰对文学创作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和学养之间的关系。
《体性》篇论述了文学作品的体载和作家才性之间的关系。
体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体裁形式,如诗、赋、赞、颂等不同体裁;
二是指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性‛是指作家的才能和个性。
文学作品的体与性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至于个性的形成;刘勰提出有四个方面的因素;才、气、学、习。才,才与气是先天的,才指作家才能;气,指作家的气质个性;学和习是后天的,学指作家的学识,习指作家的学习。刘勰实际上把后天的学和习放在先天的才和气之上。这种认识比曹丕强调先天禀性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文学作品风格的多样化,正是因为作家个性各有不同。反之,‚文如其人‛正是风格与人格的统一。

第2题:

简述1942年前后解放区文学的变化。


正确答案: 1942年后,解放区文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家们在《讲话》指导下,深入农村,奔赴前线,自觉改造世界观,产生了一大批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优秀作品。小说方面,以赵树理和孙犁为代表,主要形成了农村和战争两大题材。诗歌方面,以李季为代表的民歌体叙事诗创作风行一时。
散文方面,在抒情性散文几乎销声匿迹的情况下,报告文学则一枝独秀。在戏剧方面,群众性的演剧活动蓬蓬勃勃,传统旧戏的改革和利用也有所收获,而《白毛女》更在融合中西戏剧艺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被看作是中国“民族新歌剧”的成功尝试。

第3题:

代表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A、赵树理

B、丁玲

C、周立波

D、柳青


参考答案:A

第4题:

简评1942年以后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成就特点和新面貌。


正确答案: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文艺在工农兵文艺方向指引下,作家深人工农兵火热的斗争生活,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有影响的作品,形成解放区文艺繁荣的局面。如小说方面有:赵树理的短篇《小二黑结婚》、中篇《李有才板话》等,孙犁的短篇《荷花淀》、《嘱咐》等,丁玲的长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长篇《暴风骤雨》,孔厥、袁静的长篇《新儿女英雄传》,康濯的短篇《我的两家房东》等;诗歌方面有长篇叙事诗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漳河水》、张志民的《王九诉苦》等;歌剧方面有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阮章竞的《赤叶河》、魏风等人的《刘胡兰》等。
解放区文艺的特点是:
①主题和题材的新开拓,表现和歌颂了解放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奴隶变为主人的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歌颂了解放区新社会、新生活、新人、新风貌。
②创造了工农兵及其干部的新的人物形象,他们真正成为以历史主人面目出现的文学作品的主人公。
③旧形式、民间形式的借鉴、改造和创新,如《新儿女英雄传》对章回体形式的发展,《白毛女》对秧歌剧的创新、发展等。
④群众语言的运用。以上特点形成了解放区文艺和“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有所不同的新的面貌,也表现了一些作家风格的变化。

第5题:

解放区文学创作基本上以()的发表为标志,划分为两个阶段。


正确答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6题:

1942年以前根据地解放区影响较大的报告文学有沙汀的()、丁玲的()和周立波的()等。


正确答案:《贺龙印象记》;《彭得怀速写》;《晋察冀边区印象记》

第7题:

太康诗风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是“(),繁文绮合”。


正确答案:缛旨星稠

第8题:

1941年到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克服解放区的困难


答案:
解析:
(1)在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税交息的土地政策,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2)根据地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并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3)1942年,中共开展了整风运动。通过整风,党从思想上清除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9题:

1942年以后解放区小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叙事型,以作家()为代表;一是抒情型,以作家()为代表。


正确答案:赵树理;孙犁

第10题:

1942年前解放区文学创作在体裁形式上的特点是小说主要是()、()、()、()、()。


正确答案:短篇;街头诗;朗诵诗;传单诗广泛流传;报告文学创作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