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的新闻定义有哪些优缺点?

题目

范长江的新闻定义有哪些优缺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工业实施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定义、主要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是工业实施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1.熔融缩聚,即反应器中的物料在始终保持熔融的状态下进行的缩聚反应。优点是过程简单成本低,缺点是对单体配比要求严格,反应物料粘度高,小分子不易脱除。适用范围是大品种缩聚物。
2.溶液缩聚,将单体溶解在适当溶剂中进行缩聚反应的方法。优点是反应平稳易控制,缺点是溶剂可能有毒,增加了成本,以及缩聚物分离,精制,回收等工序。适用于单体或缩聚物熔融后易分解的产品生产。
3.界面缩聚,将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的两种有高度反应活性的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使缩聚反应在两相界面进行的方法。优点是反应不可逆,对单体配比要求不高,缺点是必须使用高活性单体。适用于气液相,液液相界面缩聚和芳香族酰胺生产芳酰胺等特种性能聚合物。
4.固相缩聚,反应温度在单体或预聚物熔融温度以下进行缩聚反应的方法。优点是反应温度低于熔融缩聚温度,反应条件缓和,缺点是原料需要充分混合,要求达一定细度,反应速度低。适用于提高已生产的缩聚物。

第2题:

范长江给“新闻”下的定义属于()。

  • A、报道说
  • B、手段说
  • C、信息说
  • D、事实说

正确答案:D

第3题:

“新闻是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新闻定义的提出者是()

A.范长江

B..陆定一

C..邵飘萍


正确答案:B

第4题:

范长江新闻奖


正确答案: 以中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的名字设立的新闻奖。1935年,我国处于民族危亡的年代,26岁的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到贫穷落后的大西北采访,他看到了当地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他以极大的爱国主义热情,连续发表了反映当地人民备受煎熬压迫、各界抗日激情高涨以及工农红军坚持战斗的通讯,引起国人的关注。范长江也因此一举成名。后来他又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奋斗几十年,一直到1970年逝世。范长江是中国新闻界著名的杰出的代表,用他的名字设立我国中青年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开拓新闻事业的未来。本奖从1991年起每三年举办一次,但自2000年起本奖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

第5题:

简述范长江的新闻活动。


正确答案: (1)范长江是我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工作领导人,一生著作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
(2)1935年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足迹涉及川、陕、青、甘、内蒙广大地区,行程4000余里。他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首次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揭露了西北国统区的种种弊政,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这些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短短几个月内再版七次。
(3)1937年初西安事变后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所写《陕北之行》通讯,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讯后被编集成册,名为《塞上行》。
(4)1938年3月和徐迈进等在汉口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5)1947年任新华社陕北分队队长,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担任负责中央宣传工作的四大队队长。建国后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

第6题:

新闻学中,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是()

A.陆定一
B.范长江
C.甘惜分
D.王中

答案:A
解析:

第7题:

坚固内固定的定义是什么?其优缺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定义:坚固内固定就是通过创口或手术切口,暴露骨折线两端的骨面,然后采用接骨板、加压板、拉力螺钉、修复重建板等器材和方法进行骨折固定,固定后能保证骨折片保持在复位后的正常位置,不会再移位,并避免骨折断端受到不良应力干扰的骨折固定方法。
②优点:⑴固定强度高,能保证骨折片保持在复位后的正常位置,不会发生再移位。⑵能承担骨折处全部或大部分应力,避免骨折断端受到不良应力干扰而影响骨折愈合。⑶术后患者可早期张口进食,避免颌间固定等引起的营养不良等问题。⑷口腔卫生好,且易于维持。⑸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了颞下颌关节强直和肌肉废用性颌骨骨质疏松。⑹患者术后可早期恢复正常生活和社会工作。⑺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复杂性骨折、无牙颌骨折或儿童的无牙颌骨折。
③缺点:⑴手术本身是对患者的一种打击,有可能引起一定的并发症。⑵相对于保守固定方法而言,操作复杂,对设备和器材要求高。⑶患者的花费比采用保守治疗高。

第8题: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A.徐宝璜

B.李大钊

C.陆定一

D.范长江


正确答案:C

第9题:

新闻学中,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是()

  • A、陆定一
  • B、范长江
  • C、甘惜分
  • D、王中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简述范长江的新闻实践与思想。


正确答案: (一)范长江的新闻实践:范长江幼时家贫,读书靠母亲为人做针线活维持。辗转求学中,他当过兵、讨过饭,对中国国情有深刻的认识。后以特约通讯员身份赴中国西部旅行,《中国的西北角》使他一举成名,也使《大公报》因坚持民间报纸、独立言论的选择和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方针而闻名天下。抗战时期,他还参加了香港《华商报》的创办工作,担任过新华社华中分社社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和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等职务。1949年7月,与胡乔木等新闻界知名人士在北平成立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委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新华通讯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政务院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等职。
(二)范长江的主要新闻思想第一、新闻要以人民为本,关注人的生存际遇。他说新闻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民能享受民主、自由,还认为新闻必须反映“人民的生活”,反言之,不反映人民生活的人民意见、人民斗争的就称不上真正的新闻。第二,党报的新闻是讲阶级的,在宣传报道时就要很地把握无产阶级的纲领,不能为资产阶级服务。党报是人民的报纸,党报要讲阶级性、政治性谈论。第三,关于新闻价值的取向。党报的办报方针一定要密切联系群众,与以前的资产阶级办报不一样,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党报工作者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密切联系人民,要进行自我批评;党报的思想道德修养也是新闻工作者要加强的。第四,范长江对报约的三工具论及论言论自由。“三工具论”主要阐明报纸不仅是“政治的工具”、“宣传的工具”,还是“组织的工具”。他还认为“言论自由这个口号,是被压迫者对压迫者提出来的口号,一定是那个地方言论不自由,才提出这个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