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赫尔巴特教育心理学化的基本思想。

题目

简述赫尔巴特教育心理学化的基本思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


答案:
解析:
赫尔巴特在西方教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明确了教学是实现教 育的重要手段。他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品 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在他看来,教学必须具有教育作用,教 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限于学生某种知识技能的获得,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 但是,他把教学当做实施德育的唯一途径,视知识增长与品德提高为无条件的同步运动,没有 认识到智育和德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2题:

简述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学术贡献。


答案:
解析:
(1)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已经形成,是近代以来最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它将教育学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并提出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2)赫尔巴特提出教育学的两大基础,即伦理学和心理学。其中,心理学成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学重大的进步。另外,统觉论的提出,对学生兴趣和经验的重视,对未来教育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石。(3)赫尔巴特的目的论提出“可能的目的”是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这个目的是要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潜力得到和谐发展。“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即道德。他对道德极为重视,并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这一原则成为德育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的理论基础,虽然这一说法也有弊端,但是其理论价值不可低估。赫尔巴特提到的很多德育方法都是有效的。(4)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强调儿童的兴趣、经验、统觉和儿童的发展都影响到课程的编制。这一思想至今仍指导世界各国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务必重视与儿童的经验、兴趣相吻合,也要求课程中包含统觉的成分,体现儿童的发展过程。赫尔巴特为课程编制做出了卓越贡献。(5)赫尔巴特的教学进程理论和四步阶段论都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至今,各国在教学中依然沿用形式阶段论,虽然这种教学理论较为机械,但是形式阶段论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使教师容易教学。他的教学理论容易保证教育质量,依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合理性。尽管赫尔巴特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今天看来并非完全科学,但比起其先辈们的理论,无疑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大大向前发展了。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强调课堂、书本、教师三中心,其教育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确立时期教育理论发展的水平。19世纪70年代以后,赫尔巴特和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思想曾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改革起支配作用。

第3题:

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福禄贝尔

D.卢梭


答案:A

第4题:

首先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

  • A、裴斯泰洛齐
  • B、夸美纽斯
  • C、詹姆斯
  • D、赫尔巴特

正确答案:A

第5题:

简述赫尔巴特的主要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1)教育的最髙目的是道德。 (2) 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 心理学为基础的。 (3) 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理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4) 强调教学的教育性。 (5) 提出了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第6题: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答案:
解析:
赫尔巴特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研究。赫尔巴特首倡教育的首要科学是心理学,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统觉、兴趣等心理学问题。 (1)统觉。在赫尔巴特看来,人的心灵是宇宙中无数“实在”的一种,它与其他“实在”发生关系,便产生“观念”。观念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要素。观念的不断变化,构成了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儿童观念的不断扩充主要靠经验的积累与传授知识的教学。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形成新观念的过程称“统觉”。“统觉过程”就是新观念与旧观念的同化和吸收的过程。统觉过程的完成包括三个环节:感官的刺激、新旧观念的分析和联合、统党团的形成。 (2)兴趣。赫尔巴特认为“统觉或内在感觉,只有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才会发生”。而统觉的条件,则是兴趣。兴趣是观念的积极的活动状态,是一种好奇心和智力活动的警觉状态。对赫尔巴特在心理学上的贡献的评价。赫尔巴特认为,任何一种学科想真正运动到教育和教学领域,或对教育领域发生影响,它本身首先需要具备教育的“性质”。与其他哲学家、心理学家不同的是,赫尔巴特研究心理学的目的是将其与教育问题直接联系在一起。可以说,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是一种教育学化的心理学。因此,有人认为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第7题: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答案:
解析:
赫尔巴特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独立科学研究的教育家。他指出教育学必须以心理学为基础。他系统研究了统觉、兴趣、注意力等心理学问题,建立了自己的观念心理学。“统觉”一词最早由莱布尼兹提出,赫尔巴特对其进行批判独立地吸收并借鉴康德、洛克等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思想并用于教学中。赫尔巴特统觉理论的基本含义是,当新的刺激发生作用时,表象就通过感官的大门进入意识阈;如果他有足够的强度能唤起意识阈下已有的相似观念的活动,并与之结合,那么由此获得的力量就将驱逐此前在意识中占统治地位的观念,成为意识的中心,新的感觉表象与已有观念的结合,形成统觉团(即认识活动的结果);如果与新的表象相似的观念已经在意识阈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更加巩固了它的地位。他还指出统觉的条件是兴趣。

第8题:

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经由赫尔巴特(1776—1841)得到发展。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和心理学为基础的。

A.哲学

B.社会学

C.文化学

D.伦理学


参考答案:D

第9题:

简述赫尔巴特的学前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1.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道德”。
2.教育过程分为三阶段:管理、教学和训育。
3.儿童管理的方法:课业、威胁、监督、惩罚。
4.教学是整个教育过程的核心。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学科课程体系,形式阶段教学法。
5.训育,即道德训练。方法有陶冶、有秩序的健康生活。
6.反映0~8岁婴儿教育思想的著作是《教育学讲授纲要》
7.0-3岁阶段,教育主要任务是:照料儿童的身体。提倡对3岁以前儿童及时实施智育,以感官教育和语言教育为主。德育,防止儿童养成任性的毛病,训练他服从成人的管理。
8.4-8岁阶段,强调德育和智育。德育,过集体生活,受纪律约束;培养合理生活习惯。智育,初步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上:鼓励儿童提问题,寓教学于游戏之中。

第10题:

倡导教育心理学化运动,主张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系统设计教学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 B、卢梭
  • C、夸美纽斯
  • D、赫尔巴特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