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从事新闻活动的事迹,以及对我们现在的启发、意义。

题目

邹韬奋从事新闻活动的事迹,以及对我们现在的启发、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分析1922年“新学制”的标准、特点、意义以及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启发。


答案:
解析:
1922年,民国再次修改学制,仿照美国建立了“六三三”学制,也叫1922年“新学制”或者壬戌学制。(1)新学制的内容。第一,七项标准。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新学制不定教育宗旨,而以七项标准作为指导,新学制的标准为:①适应社会进化需要;②发扬平民教育精神;③谋个性之发展;④注意国民经济实力;⑤注意生活教育;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多留各地伸缩余地。七项标准是新学制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对民国之后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1922年“新学制”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采用“六三三”分段标准,将学制划分为三段。纵向看,小学6年,中学分为初、高中各3年,大学4~6年,小学之下有幼稚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横向看,与中学平行的有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第三,学制还有《四项附则》规定:注重天才教育,得变通年限及教程,使优异之智能尽量发展;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相当之特种教育;为青年个性发展,采用选科制;对年长失学者,给予补习教育。(2)对壬戌学制的评价。学制的优点:第一,学制采用美国的“六三三”制,基本上是依据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划分的,这在中国近代学制发展史上是第一次。第二,初等教育缩短小学年限,更加务实合理,利于普及。幼稚园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确立了幼儿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第三,中等教育是改制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①延长中学年限,初中和高中各3年,提高中等教育的程度,改善中学和大学的衔接关系;②中学分为初、高中,不仅增加了地方办学收缩余地,也增加了学生的选择余地;③中学实行分科制和选科制,力求使学生有较大的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第四,高等教育缩短年限,取消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担任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进行专门教育和科学研究。第五,增强职业教育,最明显的特点是兼顾升学与就业。小学高级阶段,就要求根据各地。隋形,增置职业教育准备;在中学开设各种职业科,使学生既能准备升学,也能准备就业。学制的缺点:在移植美国综合中学学制上脱离了中国当时的实际,因而实行中困难重重,收效甚微。本欲加强的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反而被削弱。与前两部学制相比无论是指导思想上,还是整体结构上都有进步。1922年“新学制”采取了美国的“六三三”学制,是中国近代学制改革的借鉴由日本转向美国的标志。虽说带有模仿和抄袭的痕迹,但从学制的制定过程来看,也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和广泛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教育界的智慧和经验,考虑到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考虑到了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分期问题。学制比较彻底地摆脱了封建传统教育的束缚,重视基础的、民众的教育。学制比较简明,又具有灵活性,它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也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基本完成。

第2题:

邹韬奋的服务精神和办报经验对今天的新闻工作者有何借鉴作用?
优良传统:
1.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
2.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
3.倡导创造的精神,办出报刊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
4.推崇“视事业如生命”的傻子精神。
借鉴作用:
1.在报刊上尽力供给一般大众读者所需的最新“精神食粮”。
2.尽心竭智的处理好读者来信。
3.在报刊的经营管理方面着眼于服务,注重为大多数民众谋福利,不以赢利为最后目的。

第3题:

人物消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新闻人物的活动与事迹的新闻体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新闻单位从事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


正确答案:物质技术手段

第5题:

余江是杰出爱国者和新闻事业的先驱()的故里。

  • A、朱德
  • B、邹韬奋
  • C、周恩来
  • D、邓小平

正确答案:B

第6题:

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新闻活动与办报思想。
邹韬奋的新闻活动。
1926年,接编《生活》周刊,正式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5年11月16日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1936年3月,积极筹划出版《永生》周刊,鉴于国民党压迫,由金仲华主编。1936年6月7日,在香港筹备出版了《生活日报》和《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同年8月23日,《生活日报星期增刊》从香港迁回上海,改名《生活星期刊》继续出版。1936年11月22日,在“七君子事件”中,邹韬奋被捕狱。
(一)以大众进步和民族解放为目的
(二)主张办报刊要有个性
(三)适合大众需要的文风
第一,“促膝谈心”。以平等的姿态对待人。
第二,“明显畅快”。使一切初识字半通文的妇女们,孩子们,工友们,农夫们,都能看懂生活日报。
(四)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修养
第一,言论上的独立精神。
第二,工作上的敬业精神。
第三,读者至上的服务精神。
(五)重视报刊的经营管理
第一,处理好“事业性”与“商业性”的关系。
第二,实行“集体的管理”与“民主的纪律”。
第三,“搞好管理,精打细算,自力更生,永远节约”,也是邹韬奋的一条经验。
第四,主张“为公择人”。

第7题: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的作者是()

  • A、陆定一
  • B、邓拓
  • C、邹韬奋
  • D、范长江

正确答案:A

第8题:

不适用于《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的是()。

A、从事新闻出版行政管理的行政部门

B、从事新闻出版活动的单位

C、订阅报刊的个人读者

D、从事新闻出版活动的个体工商户


参考答案:C

第9题:

禁止新闻记者借新闻采访工作从事的经营活动包括()

  • A、组稿
  • B、从事广告经营
  • C、从事发行活动
  • D、拉赞助

正确答案:B,C,D

第10题:

列举邹韬奋的办刊活动。


正确答案: 邹韬奋的办刊活动主要是指“六刊一报”,主要分为上海和香港两个时期。
(一)上海:1926年10月《生活》周刊创办,1035年11月16日创办《大众生活》杂志,1936年8月创立《生活星期刊》。
(二)香港:1936年6月《生活日报》创立,是邹韬奋的唯一一份报纸,1937年8月《抗战》创刊,1937年12月《全民抗战》创刊,呼吁全民进行抗日作战建立统一战线。1941年5月《大众生活》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