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新中国成立前的劳动立法的种类。

题目

简述新中国成立前的劳动立法的种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中国***早期领导的劳动立法运动。
2、北洋军阀政府的劳动立法。
3、国民党政府的劳动立法。
4、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劳动立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新疆经济的状况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新疆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当时的新疆,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农场和成规模的良田,工业企业几乎全是私营小作坊,人民生活贫困不堪。

第2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幼儿教育的双重任务和教育方针。


参考答案:1952 《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 规定幼儿教育双重任务:抚育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便利妇女参加社会建设 教育方针:公布和民办并举的发展方针,依靠群众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幼儿园,逐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3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表述的演变。


正确答案:


第4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时的国内外形势。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国内形势:
(1)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全国人民空前紧密地团结在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周围,正是这种团结和热情才促使中国的人民大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同时它也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各项建设提供了精神上的动力和保证,奠定了新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基础。
(2)十几年的抗战和内战,留给了新中国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而百年来受尽屈辱和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有的经济和文化都相当的落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面临的是一个所有国民生产指标都十分低下的情况,人均指标更是排在世界末流,多种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依赖进口,全国的科教文卫事业根本无法满足人民最基本的需要,这些情况如不及时解决,将直接威胁到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也就是威胁到新中国的生死存亡。
国际形势:
(1)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伴随着全球范围内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进行了人民民主革命,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社会主义国家,其中以靠近苏联的东欧地区为最。苏联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国力,展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实力。苏联领导人本来支持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缺乏信任,但是通过中共领导人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沟通,加之国内战场上的胜利,赢得了苏联对新中国建设的支持。
(2)同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于国际利益的冲突,美苏两国走向决裂,冷战格局正式形成。美国原本希望将中国拉入自己的阵营,所以在战争未结束时,便执行扶蒋反共的政策,从新中国建立到中美建交的几十年中,美国一直对中国执行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的政策。

第5题:

简述国际劳动立法的含义。


答案:
解析:
国际劳动立法泛指由若干国家或国际组织共同制定的,为各国劳动立法提供标准的规范的总和。在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之前,国际劳动立法主要由国际劳动立法协会制定和通过。在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之后,则主要由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和通过。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供会员国立法机关批准和国内劳动立法借鉴参考,这些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构成了国际劳动立法的主体。联合国这一最大的国际组织及其有关专门机构制定的关于劳动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权保障方面的有关决议和国际公约,因其许多内容涉及公民基本权利与劳动权,故也属于国际劳动立法的范畴。

第6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学前教育改革与实施的措施。


参考答案:1、接管外国在我国设立的学前教育机构,收回教育主权 2、停办私立幼儿园,向工农子女打开幼儿教育机构的大门 3、制定颁布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育纲要 4、学习前苏联学前教育的理论和经验 

第7题:

新中国成立前,一次大灾荒,死亡人数常常不亚于一次革命或一场战争。而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屡次发生规模空前的旱灾或水灾,但因灾而死亡的人数却很少。可见( )。

A.新中国成立后灾民的逃生手段比以前高明了

B.新中国建立了优越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使人民的抗灾能力大大提高了

C.新中国成立后,灾害多发地区的群众大多迁移了

D.新中国成立前,发生灾害时政府对灾民不加以赈济


正确答案:B

第8题: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的教育情况什么?


参考答案:新疆只有1所大学、9所中学、1355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9.8%,全疆文盲率高达90%以上。

第9题:

在国际劳工组织成立前,国际劳动立法主要由( )制定并通过。

A.国际劳工协会
B.国际劳动立法协会
C.国际劳工公约
D.联合国

答案:B
解析:
在国际劳工组织成立前,国际劳动立法主要由国际劳动立法协会制定和通过。

第10题:

简述劳动立法的基本方向?


正确答案: (1)三方协商机制。三方协商机制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也是国际劳工组织着重推行的基本原则。明确雇主、雇员和政府市场经济中的定位。
(2)集体谈判机制。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劳动者权益、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基本形式和手段,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法律制度,为雇主和雇员之间创造了公平协商的平台。
(3)劳动纠纷处理机制。工会在劳资争议和劳动仲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