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的中国古代文论家是()

题目

提出“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的中国古代文论家是()

  • A、刘勰
  • B、陆机
  • C、曹丕
  • D、钟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提出 “文以气为主”主张的是()。

  • A、曹丕
  • B、陆机
  • C、钟嵘
  • D、刘勰

正确答案:A

第2题:

文与道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中心问题。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被称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的是()。

A.诗言语志

B.文载道

C.诗缘情

D.诗赋欲丽


答案:A

第4题:

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近代文论家是()。

  • A、刘熙载
  • B、龚自珍
  • C、梁启超
  • D、魏源

正确答案:C

第5题:

试阐述《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的内涵及其在文论史上的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文以气为主就是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在曹丕看来,正是作家个性的不同才有作家风格的不同。他主张才性一致,性定其才。‚文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曹丕强调文气的不同是因人的天赋禀性不同,故而无法以人力改变。这种看法有很明显的片面性,实际上人的个性形成虽有天赋的因素也有后天人为的因素。但就文章的风格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来讲,则确是有不可力致的必然性的。文气观点的提出正反映了汉魏之交建安文学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上,向强调作家个性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对这一时期创作特征和新文学思潮的理论概括,表现了与经学时代完全不同的文学批评标准。曹丕论‚气‛清楚地反映了建安时代文学创作的基本倾向与美学要求,并对这时的创作特征作了总结和概括。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当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影响。

第6题:

被朱自清先生称之为中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的是()

  • A、文以气为主
  • B、诗言志
  • C、诗赋欲丽
  • D、文本同而末异

正确答案:B

第7题:

提出诗赋欲丽观点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是()

  • A、钟嵘《诗品》
  • B、刘勰《文心雕龙》
  • C、陆机《文赋》
  • D、曹丕《典论•论文》

正确答案:D

第8题:

曹丕的诗赋欲丽作为文体论的观点与以前的文论有何区别?
诗赋欲丽是指诗歌、赋体应该(文辞)华美。曹丕以前还没有独立的、真正意义上的文论,文学基本上还没有独立出来,如《诗经》是‚经‛,并被看作文学作品。与以前的文论相比,说明曹丕看到了文学作为艺术区别于其它体裁文章的美学特征(即‚丽‛),认识到文学应该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这对于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曹丕的《典论•论文》表明,魏晋时代文学已经逐步走向自觉的时代。
这与以前‚诗言志‛的文论观点是不一样的。‚诗言志‛中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所谓‚赋诗言志‛是指借用或引申《诗经》中某些篇章来暗示自己某种政教怀抱。《左传》里常出现的‚志‛多指政治态度、理想抱负。到战国中期以后,由于对诗歌的抒情特点的重视,以及百家争鸣的展开,‚志‛的含义逐渐扩大,其作为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的一般意义开始受到了重视。譬如《离骚》‚屈心而抑志‛,‚抑志而弥节‛中‚志‛的内容除了屈原的政治理想抱负,还包括了这种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激之情,以及对谗佞小人的痛恨之情在内。

第9题:

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 A、《文心雕龙•体性》
  • B、《典论•论文》
  • C、《诗品序》
  • D、《文赋》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是()。


正确答案: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