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与影响

题目

元好问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与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谈谈唐宋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正确答案: 以唐宋八大家为最高代表的唐宋散文,在我国古代散文史上占有承上启下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唐宋两代的古文运动奠定了我国散文发展的基本理论基础,它成功地继承了秦汉散文和六朝骈文这两份文学遗产,集以往散文之大成,极大地丰富了散文创作。唐宋两代古文运动中的主要作家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在明确理论的自觉指导下,重视文章的实用性、艺术性和普及性,为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现实主义的康庄大道,确立了此后散文发展的主流体制,留下了一大批第一流的散文名作,具有划时代意义。唐宋古文运动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八大家的理论和创作实绩,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陈亮、朱熹、文天祥等,无不受益于八大家之文;明代中期,以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古文派更是直接传承八大家衣钵;晚明小品文明显受到苏轼文风的影响;清代的桐城派及其支派阳湖派,均近承明之唐宋派,远继唐宋八大家。影响所及,直至今日。

第2题:

简述元好问的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杰出的作家,以诗歌方面成就为最瞩目,诗歌理论也很有影响。
元好问的诗歌主张具见于《锦机引》、《论诗绝句三十首》、《杜诗学引》等诗文之中。其中以《论诗绝句三十首》为最有代表性。这组论诗在形式上继承了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是继杜之后以诗论诗的难得佳作,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重要价值。《论诗绝句》第一首,作者就开宗明义以“诗中疏凿手”自任,要泾渭分明地辨明诗的正体、伪体,要对汉、魏以来的诗歌流变进行全面、系统的品评,以正本清源,总结前代经验,指导当前诗歌创作。纵观元好问的诗歌主张,主要有下列五个方面:
—、主张写诗要心诚情真,反对矫情伪饰。
二、强调诗的思想内容。元好问主张诗歌要反映社会现实,反对诗人躲在书斋里空发幽思,徒兴感叹。
三、提倡刚健豪壮之风,反对纤丽浮艳之气。元好问论诗以建安风骨为准则。他认为好诗要有风骨,有风云悲壮之气,应能表达诗人豪放的情怀与远大的抱负。
四、崇尚自然真淳,反对夸多斗靡、卖弄才情的文字游戏。他十分向往陶渊明诗歌的朴素真淳、自然天成的风格:“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认为能达到陶渊明这样天然真淳的境界,才是诗的极致。
五、崇尚古雅,反对俳谐怒骂。元好问论诗以唐人为指归,尤其推重杜甫。
元好问的诗歌创作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成就以七律为最高。在今存的1360余首诗中,不少是伤时愤世之作,风格沉郁,气势豪壮,深切地反映了金、元之际的社会矛盾和人民所受的丧乱之苦。

第3题:

《史记》在文学史上有何地位和影响?


参考答案:《史记》在历史真实基础上刻画人物,成为传记文学的开端;是对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汇;人文精神的弘扬;对后代散文、小说、戏剧等产生重要影响。

第4题:

《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 A、风骚
  • B、风雅
  • C、杂体诗
  • D、古体诗

正确答案:A

第5题:

元好问是金代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他的文学创作标志着金代文学的()。


正确答案:最高成就

第6题:

废名,原名冯文炳,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在文学史上被视为“()”的鼻祖。

  • A、京派文学
  • B、鸳鸯蝴蝶派
  • C、新月派
  • D、山药蛋派

正确答案:A

第7题: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龚自珍的黄遵宪都创作了思想成就与艺术成就都相当出色的《己亥杂诗》,分别是()首。

  • A、325
  • B、68
  • C、315
  • D、89
  • E、215

正确答案:C,D

第8题:

“文学革命”在创作上主要有哪些成就与收获?


正确答案: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阿Q正传》是第一部为新文学赢得国际声誉的文学作品。胡适的《尝试集》是新文学第一部个人诗集。郭沫若的<女神》是现代浪漫主义的滥觞,是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郁达夫的<沉沦》是新文学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第9题:

试述从《论诗三十首》看元好问的文学思想。


正确答案: 其《论诗三十首》较系统完整地评述自汉魏至宋代一千多年间的作家作品、诗派、诗风,集中体现元好问鲜明的文学观、审美观。
(1)其创作论思想在于求“真”,要求心与言一致,倡导文情一致,乃至人品与文品一致的诗风,他的“真”还有即景兴会、自然入妙的意义,他否定“斗靡夸多”、“布谷澜翻”的诗风,批评一味雕琢形式的倾向,对历史上的各种模拟作风以鄙夷。
(2)主张以高雅为正的历史发展观,他肯定陈子昂的汉魏风骨,阮籍的正始之音,对险怪诗风不满,对“徘偕怒骂”的诗风加以弹击,对魏晋南北朝诗人多加肯定,批评宋代诗歌,从中可看也他的以古以雅为正的批评尺度。
(3)对诗歌风格要求偏向刚健豪壮一路,他对各代诗人的评价,明确他的诗学见解,当然也带上个人的主观性,所以缺点是以古雅为正,对宋诗新变认识不足,因强调豪壮风格,对李商隐、李贺等认识不充分,等等,不难发发现元好问评诗的局限性。

第10题:

简要谈一下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影响。


正确答案:陶渊明的影响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扩大的。在他生活的时代,他只是作为一个合于雅道的隐士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宋齐山水诗盛行的时代,他的淳朴淡泊的田园风光也不合于贵族欣赏名山大川的口味,而他的平淡自然的风格同样和当时富艳雕琢的文风大相径庭,所以仍然得不到重视。到了梁陈时期,钟嵘、萧统才开始重视他。从唐以后,陶渊明才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深广的影响。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可从两方面言之。
其一就人格而言,陶渊明蔑视富贵,不与黑暗污浊之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给后代有进步理想的作家以积极的影响。后代的进步作家往往从他身上找到精神的寄托。诗人高适在看不惯官场中的腐朽与统治者残虐人民时,写出了“转忆陶潜归去来”的诗句。在强敌压境或政治十分黑暗、社会变革即将到来的时候,他的“金刚怒目式”的作品,他的疾恶除暴的精神,也给作家以巨大的支持与鼓舞。近代诗人龚自珍曾在《舟中读陶诗三首》中说;“陶潜诗喜咏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可以说,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
其二就诗歌艺术而言,约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影响。第一,他打破了玄言诗统治诗坛的局面。第二,开创了田园诗创作的道路。在陶渊明之前,还没有一个诗人写过这样多的诗歌来歌咏农村的田园生活。他将自己新颖的思想、人格和田园生活完美地结合起来,为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从此田园诗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题材领域。第三,他创造了一种平淡自然而又隽永的风格,后代不少诗人都将陶诗作为一种范式加以模仿,出现了不少“拟陶”、“和陶”的作品,如白居易有《效陶体涛》十六首。
此外,他的桃花源理想对后代也有积极的影响。还有,陶渊明诗中平静安谧的境界也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晚年退隐生活中,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谪居海南时期酷爱陶渊明,实际是在他那超脱现实的态度中寻求精神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