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机理。

题目

简述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机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A.操作目标
B.中介指标
C.最终目标
D.统计指标

答案:B
解析:
考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第2题:

试述一般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机制。


答案:
解析:
(1)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和银行承兑票据.以实施宏观货币政策的活动。公开市场操作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
(2)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3)再贴现率。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和再贷款率.会收缩各商业银行向各企业的贷款行为。因此可以控制经济发展过热的倾向,使经济发展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相反,在经济萎缩的时期.中央银行就要降低再贴现率和再贷款率,或是增加公开市场业务中的买方行为,意图让各商业银行增加对企业的贷款。从而刺激经济的发展,让经济从萎缩的状态走出来。

第3题:

简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以及经常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宏观政策目标是: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第4题:

不同体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现阶段我国中央银行应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正确答案: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
它包括(1)一般性政策工具(2)选择性政策工具(3)其他政策工具;而
一般性政策工具又包括①法定存款准备率②再贴现政策③公开市场业务;
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①消费信用控制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③不动产信用控制④优惠利率⑤预缴进口保证金;
其他政策工具包括①直接信用控制②间接信用指导。
中国人民银行从1984年开始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后,所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贷款计划、存款准备金、利率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贷款计划。199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以后,我国货币政策工具逐步由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化。过渡时期共存的货币政策工具有贷款规模、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与再贴现等数种,其中直接调控工具的影响日趋淡化,间接调控工具的作用逐步强化。

第5题:

简述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机理。


正确答案:1、通过调控货币供求追求货币均衡,保持币值稳定。
2、通过调控货币供求追求社会总供求的内外均衡,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3、通过利率和汇率调节消费、储蓄与投资,影响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

第6题: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不包括()。

A.表明货币政策实施的进度
B.为中央银行提供一个追踪观测的指标
C.便于中央银行调整政策工具的使用
D.是货币政策工具影响操作目标的传导桥梁

答案:D
解析:
选项D的正确说法是“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目标的传导桥梁”

第7题: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在于( )。

A.表明货币政策实施的进度
B.为中央银行提供一个追踪观测的指标
C.传导桥梁
D.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影响或控制的目标变量
E.便于中央银行调整政策工具的使用

答案:A,B,E
解析: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在于:表明货币政策实施的进度;为中央银行提供一个追踪观测的指标;便于中央银行调整政策工具的使用。CD两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影响或控制的目标变量,它介于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标之间,是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目标的传导桥梁。

第8题:

论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主要工具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

中央银行所能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调整再贴现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种。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商业银行出现临时的准备金不足,急需现金时,可以用自己以前购买的政府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借款。若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意味着提高了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成本,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就会减少,从而就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同理若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然而中央银行并不经常调整再贴现率来控制货币供给量。这是因为第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次数、贴现量和贴现时间有一定的规定,中央银行的贴现窗口主要用于满足商业银行临时准备金的不足,商业银行仅仅将中央银行的贴现窗口当作紧急求援手段,平时尽量避免去贴现窗口借款,以免被人误认为自己的财务状况有问题;第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效果比较小。因为调整再贴现率是一个具有被动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首先如果商业银行不向中央银行贴现借款,再贴现率的调整便没有任何效果。其次当商业银行十分缺乏准备金时,即使再贴现率很高,商业银行依然会向中央银行贴现借款。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行为。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一方面增加了流通中的基础货币,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增加活期存款,最终增加货币供给量;另一方面,会提高债券价格,降低市场利率。同理,中央银行出售债券会减少货币供给量并提高利率。由于中央银行能够主动和灵活地买卖政府债券,随时控制货币供给量,因而使得公开市场业务成为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政策工具。变动法定存款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最简单的方法。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就会缩小货币乘数,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就会提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量。然而中央银行一般不轻易变动法定存款准备率。因为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变动会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若法定存款准备率频繁变动,商业银行就会难以展开正常的信贷业务。


第9题:

简述我国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的工具。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手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以下货币政策工具:
(1)要求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2)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3)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帐户的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4)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5)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及外汇;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第10题:

试述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传统三大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及特点。


正确答案:货币当局通常运用众所周知的三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和法定准备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并进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1)公开市场操作。这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出售债券可以增加或减少流通中现金或银行的准备金,使基础货币或增或减。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可随之增加;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给量亦随之减少。不过,是增减通货,还是增减准备金,还是两者在增减过程中的比例不同,会导致不同的乘数效应,从而货币供给量增减的规模也有所不同。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
1)使中央银行能够主动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直接作用于货币供应量。
2)使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
3)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不像贴现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
4)由于吞吐的规模和方向可以灵活安排,中央银行有可能用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而不会产生震动性影响。公开市场操作要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其前提条件是:金融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可用以操作的证券种类必须齐全并达到必需的规模。
(2)贴现政策。
这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自己对商业银行所持票据再贴现的再贴现率来影响贷款的数量和基础货币量的政策;现在已是扩及对商业银行各种信用支持的利率。利率变动影响商业银行贷款数量的机制是:利率提高,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随之提高,它们会相应地减少贷款数量;利率下降,意味着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的借款成本降低,则会产生鼓励商业银行扩大贷款的作用。但是这一政策并不能保证实现引导市场走向的政策意向:如果同时存在更强劲的制约因素,如过高的利润预期或对经营前景毫无信心,这时利率的调节作用则是极为有限的。这一政策的作用也许更体现为告示效应。如利率升高,意味着国家判断市场过热,有紧缩意向;反之,则意味着有扩张意向。这对短期市场利率常起导向作用。
(3)法定准备率。
法定准备率被认为是一个作用强烈的工具。当货币当局提高法定准备率时,商业银行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降低,货币乘数变小,货币供应就会相应收缩;降低法定准备率,则出现相反的调节效果。当前,在三种调控工具中较为常用的是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