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形交叉口设计方面,对于环道的交织要求来说,车辆沿最短距离方向

题目

在环形交叉口设计方面,对于环道的交织要求来说,车辆沿最短距离方向行驶交织时的交角称为交织角,常以右转车道与中心岛之间车辆行车轨迹直线夹角表示。一般在交织距离已有保证条件下,交织角多能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一般交织角在()之间为宜。

  • A、10°~20°
  • B、20°~30°
  • C、30°~40°
  • D、40°~50°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环形交叉口在设计时,对中心岛的要求是( )。

A.一般应该布置人行道
B.环道外侧布置人行道,宽度宜小于交汇道路中最宽的人行道
C.中心岛上的绿化应注意不要影响绕行车辆的视距
D.环道最外侧路缘石宜设计成反向曲线

答案:C
解析:
环形交叉口在设计时,中心岛应遵循以下要求:①中心岛上一般不宜布置人行道,避免过街行人穿越环道;②环道外侧布置人行道,宽度宜大于交汇道路中最宽的人行道。环道最外侧路缘石不宜设计成反向曲线(环道特别大时,不受此限制);③环道纵坡不宜大于2%;④横坡宜采用两面坡,避免绕岛及迸出岛车辆在反超高路段上行驶;⑤中心岛上的绿化应注意不要影响绕行车辆的视距。

第2题:

平面环形交叉口设计除了中心岛的半径应满足设计车速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面()的要求。

A:相交道路的夹角不得小于60°
B:满足车辆进出交叉口在环道上的交织距离要求
C:转角半径必须大于20m
D:机动车道必须与非机动车道隔离

答案:B
解析:
中心岛的尺寸不仅要满足车辆以一定速度绕岛行驶所需曲线半径的要求,同时还必须满足车辆进出交叉口在车道上互相交换车道位置所需的交织距离要求。

第3题:

在环形平面交叉口,车辆如需直行或左转时,需按以下哪种行驶步骤来行驶()。

A、入环→分流→环行→出环

B、入环→环行→交织→出环

C、分流→入环→环行→出环

D、环行→入环→交织→分流


参考答案:B

第4题:

对于环形交叉口设计来说,在环形交叉最小交织长度为30m时,其中心岛最小半径为()m。

  • A、50
  • B、35
  • C、25
  • D、20

正确答案:C

第5题:

下列关于环形交叉口中心岛设计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主次干路相交的椭圆形中心岛的长轴应沿次干路方向布置
B.中心岛的半径与车辆进出交叉口的交织距离有关
C.中心岛不应设置人行道
D.中心岛上的绿化不应影响绕行车辆的视距

答案:A
解析:
见教材P130,环形交叉口中心岛多采用圆形,主、次干路相交的环形交叉口也可采用椭圆形的中心岛,并使其长轴沿主干路的方向。中心岛的半径首先应满足设计车速的需要,然后再按相交道路的条数和宽度,验证人口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车辆交织的要求。

第6题:

环形交叉口在设计时,对中心岛的要求是()

A:一般应该布置人行道
B:环道外侧布置人行道,宽度宜小于交汇道路中最宽的人行道
C:中心岛上的绿化应注意不要影响绕行车辆的视距
D:环道最外侧路缘石宜设计成反向曲线

答案:C
解析:
中心岛上一般不宜布置人行道,避免过街行人穿越环道。环道外侧布置人行道,宽度宜大于交汇道路中最宽的人行道。环道最外侧路缘石不宜设计成反向曲线(环道特别大时,不受此限制)。环道纵坡不宜大于2%,横坡宜采用两面坡,避免绕岛及迸出岛车辆在反超高路段上行驶,中心岛上的绿化应注意不要影响绕行车辆的视距。

第7题:

平面环形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等。

A.环道宽度
B.进出口设计
C.畸形交叉口
D.多条道路交汇的交叉口
E.确定中心岛形状和尺寸

答案:A,B,E
解析:
平面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较低,一般不适用于快速路和主干路,也不适用于有大量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叉口。平面环形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中心岛形状和尺寸、环道宽度及进出口设计等。

第8题:

对于环形交叉口设计来说,在环形交叉最小交织长度为30 m时,其中心岛最小半径为( )m。

A:50
B:35
C:25
D:20

答案:C
解析:

第9题:

平面环形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 A、确定中心岛形状
  • B、环道宽度
  • C、进出口设计
  • D、确定中心岛尺寸
  • E、确定视距三角形和交叉口红线的位置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关于环形立体交叉,不正确的是()

  • A、用一个公用环道来实现各方向车辆转弯
  • B、左转车行车方向不明确,行车条件较差
  • C、无交织路段
  • D、只需一座桥跨结构物

正确答案: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