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路电流在导体和电器中引起的热效应,应考虑下列()部分。

题目

短路电流在导体和电器中引起的热效应,应考虑下列()部分。

  • A、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引起的热效应
  • B、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引起的热效应
  • C、短路冲击电流引起的热效应
  • D、短路全电流最大有效值引起的热效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短路电流的热效应组成为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在导体中的热效应。(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

解析:短路电流的热效应组成为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在导体中的热效应

第2题:

铝导体截面为50×5mm²,短路电流热效应Qd=307.3kA²·S,导体在短路开始时温度θi=50℃,短路切除时的导体温度θf=?请校验该导体能否满足热稳定要求?


参考答案:

第3题:

热稳定是指电器通过短路电流时,电器的导体和绝缘部分不因短路电流的热效应使其温度超过它的()而造成损坏妨碍继续工作的性能。

A、长期工作时的最高允许温度

B、长期工作时的最高温升

C、短路时的最高允许温度

D、短路时的最高允许温升


参考答案:C

第4题:

所用低压电器和导体选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应满足工作电流、工作电压、分断能力、动热稳定和环境要求,对于屏拒内电器额定电流的逸择,应考虑不利散热影响可按0.7~0.9修正;
B.保护电器的額定功率因数应大于短路功率因数,不满足时,分断能力应留有裕度;
C.当电源为下进线时,应考虑其对分断能力的影响;
D.用限流熔断器保护的电器和导体可不校检热稳定。


答案:B
解析:

第5题:

3-35KV配电装置工程设计选用室内导体时,规范要求应满足下列哪些基本规定?
A 导体的长期允许电流不得小于该回路的持续工作电流
B 应按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可能流经的最大短路电流,校验导体的动稳定和热稳定
C 采用主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断路器开断时间,确定导体短路电流热效应计算时间
D 应考虑日照对导体载流量的影响


答案:A,B,C
解析: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522-2005》

第6题:

在选择电器时,电器允许的热效应Qp和短路电流通过电器时短路电流的最大热效应Qk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A.Qp≥Qk

B.Qp>Qk

C.Qp≤Qk

D.Qp


参考答案A

第7题:

导体和电器的动、热稳定以及电器的开断电流,按( )计算。

A.三相导体
B.两相短路
C.单相短路
D.所用短路中最严重的情况

答案:D
解析:
短路电流的计算条件—短路种类,按三相短路校验若其他类型短路严重,按热稳定最严重的情况计算。

第8题:

供电系统中发生短路时,大电流通过电器和导体时,会产生电路效应即电动效应和()

A、热效应

B、磁效应

C、光电效应

D、电磁感应


参考答案:A

第9题:

短路电流的热效应的组成为( )。
A.短路电流的全电流在导体中的热效应;
B.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在导体中的热效应;
C.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在导体中的热效应;
D.短路电流的起始值在导体中的热效应。


答案:B,C
解析:

第10题:

短路保护装置应保证短路电流在导体和连接件产生的热效应和机械力造成危害之前分断该短路电流,分断能力一定不能小于保护电器安装的预期短路电流()。


答案:错
解析:
短路保护装置应保证短路电流在导体和连接件产生的热效应和机械力造成危害之前分断该短路电流,分断能力不应小于保护电器安装的预期短路电流。但在上级已装有所需分断能力的保护电器时,下级保护电路的分断能力允许小于预期短路电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