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相对分散”时期指的是()。

题目

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相对分散”时期指的是()。

  • A、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导致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 B、人口开始向郊区扩展,但城市人口的增长仍然高于郊区
  • C、第三产业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郊区的人口增长超过了城市的人口增长
  • D、区域内部人口从城市向郊区迁移,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城市化的速度开始放慢甚至停滞,城市化进程进入平稳发展、内涵质量提高的阶段,是在城市化的中期阶段。()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简述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小城镇的发展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⑵小城镇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一个台阶;
⑶小城镇的发展是平衡城乡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
⑷小城镇的发展促进城市体制的改革。

第3题:

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正确答案:
44. 第三产业。
因为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市化的提高。

第4题:

下图为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读图完成21~22题。



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阶段I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C.在此国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化是主要动力
D.城市化速度超过工业化速度

答案:D
解析:
从图中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工业化水平先增加再下降(第三阶段下降),城市化水平一直增加,A错误;从城市化水平增长曲线来看,阶段Ⅱ城市化进程速度明显比阶段I速度更快,B错误;第三阶段工业化水平下降,但城市化水平提高,属于第三产业促进城市化,C不正确;从图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该城市的城市化速度一直比工业化速度快,D正确。

第5题:

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都市区的人口向较小的都市区乃至乡村地区流动的分散化过程称为()。

A.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再城市化

D.郊区化


正确答案:B

[答案] B

[解析] 参见教材P30

 

第6题: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

A、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B、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

C、城市化制约经济发展

D、经济发展制约城市化进程


参考答案:AB

第7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经过了四个阶段,其中城市化起步发展时期是指()。

A、1949-1957

B、1958-1965

C、1966-1978

D、1978至今


答案:A

解析:《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介绍说,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历程迄今大致包括1949-1957年城市化起步发展、1958-1965年城市化曲折发展、1966-1978年城市化停滞发展、1979至今城市化快速发展等4个阶段。

第8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下列关于城市化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B.城市化会使大量的农村人I=I涌入城市,这会增加就业困难,导致失业人数增多,因此应该减缓城市化的进程

C.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城市化处于停滞时期

D.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


正确答案:B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工业的发展, 则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于是农村剩余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故A项正确。城市是文明的标 志,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 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我国现在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必然 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做的是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应对,予以解决,而不是单纯地减 缓城市化的进程,故B项错误。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 结构,这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故C项正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在东南沿海城 市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政策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 发展,也加速了这些地区城市化的进程,故D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10题:

工业化进入成熟期,在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的同时,开始向郊区扩展,但城市人口增长仍然高于郊区的时期属于城市进化理论中( )阶段。

A:相对分散
B:绝对集中
C:相对集中
D:绝对分散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