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导线测量时,角度和边长的测回数根据()确定A、边长的长短B、导线网的等级C、导线网的大小D、导线点的多少

题目

全站仪导线测量时,角度和边长的测回数根据()确定

  • A、边长的长短
  • B、导线网的等级
  • C、导线网的大小
  • D、导线点的多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不包括(  )

A、踏勘选点
B、边长丈测
C、转折角测量
D、导线点坐标计算

答案:D
解析:
导线测量是指测定这些转折角和边长,以计算导线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导线外业包括:①踏勘选点;②建立标志;③边长丈量;④转折角测量;⑤连接测量(即连接角和连接边的测量)。

第2题:

下列有关导线网的布设,说法错误的是()

A:一、二、三级导线的布设可根据测区实际情况选用两个级别
B: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4时,导线的全长闭合差不应大于0.13m
C:导线相邻边长之比不宜大于1:3
D:当附合导线边数大于12条时,测角精度需提高一级

答案:B
解析:
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的全长闭合差不应大于0.13m。

第3题:

导线测量法主要技术要求中,正确的是()。

A.当导线平均边长较长时,应控制导线边数
B.当导线网用做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
C.环形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相距要近
D.导线宜布设成曲线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测量的要求。导线测量法的主要技术要求:(1)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2)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3)当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

第4题:

()测量外业工作主要有踏勘选点、埋设点标志、转折角测量、边长测量和起始方位角的测定。

  • A、导线
  • B、水准
  • C、导线网
  • D、单一导线

正确答案:D

第5题:

导线测量时,导线边长愈短,则角度误差对导线精度影响愈小。()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关于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特殊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导线长度小于允许长度的1/3时,只要求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小于13cm,而不作导线相对闭合差的检查
B.当单导线中的边长有短于10m时,允许不作导线角度闭合差检查,但不得用该导线的边长及方位作为起算数据布设低一级导线或支点
C.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
D.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小于±22cm
E.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其相对闭合差,一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1/5000,二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1/3000

答案:A,B,C,E
解析:
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特殊规定主要有:①当导线长度小于允许长度的1/3时,只要求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小于13cm,而不作导线相对闭合差的检查;②当单导线中的边长有短于10m时,允许不作导线角度闭合差检查,但不得用该导线的边长及方位作为起算数据布设低一级导线或支点;③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但这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大于±22cm,而相对闭合差,一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1/5000,二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1/3000。

第7题:

在三角测量中,根据外业观测元素(角度和边长)的不同可分为测角网、测边网、()三种网形。

  • A、导线网;
  • B、边角网;
  • C、线形三角锁网;
  • D、线形三角网。

正确答案:B

第8题:

导线测量法的网,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 )。

A.长度
B.高度
C.角度
D.边数

答案:D
解析:
导线测量法的网,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当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状,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

第9题:

导线测量时,导线边长越短,则角度误差对导线精度影响越小。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导线外业的测量工作不包括()

  • A、选定并埋设导线点
  • B、导线转折角的测量
  • C、导线边长丈量
  • D、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