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应考虑( )

题目

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应考虑( )

  • A、判断时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
  • B、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
  • C、心理健康只是一种状态
  • D、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主要应该考虑到哪些方面?( )

A.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B.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C.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D.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正确答案:ABCD
由心理健康的标准可知以上选项均对。

第2题:

理解心理健康标准应注意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第3题:

如何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正确答案:


第4题:

你如何理解商业谈判在让步中应“把握让步时机,不做无谓让步”


正确答案: 时机指让步时间,不要提前也不要延后,特别是关键问题的让步,提前会提高对方期望值,逼使你继续让步,延后可能失去谈判成功的机会。要把握时机,必须在谈判前和谈判中不断深入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哪些问题是对方最关心的,哪些问题对对方是次要的或无所谓的。在关键点上的让步,宜在对方一再请求和说服下,以忍痛求合作的态度,作出小幅度让步,要使对方感觉得来不易,他才会珍惜这种让步。不作无谓让步,是指每次让步都应换取对方在其他方面的相应让步或优惠。不该让步时就决不退让,切记不要以让步去讨好对方,这样会被对方轻视。

第5题:

在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时,应重点考虑的人群是( )


正确答案:E

第6题:

在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2)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  (3)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4)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第7题:

在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标准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正确答案:1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表现不能等同。2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3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4心理健康标准只是一种理想尺度。

第8题:

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应考虑( )。

A.判断时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

B.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

C.心理健康只是一种状态

D.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E.心理健康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正确答案:ABDE
C与D相矛盾,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

第9题:

  1.简述学校组织的沟通障碍主要有哪些,并说明如何克服。

  2.教师专业化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3.实验法的优点是什么?教师在运用实验法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4.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

  5.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6.在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答案:
解析:
  1.(1)学校组织的沟通障碍主要有下列三种情况:主观方面的障碍;客观方面的障碍;沟通渠道方面的障碍。(2)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可以从许多方面改善沟通的状况,如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使用恰当的、准确的语言文字;选择最佳沟通媒体;注意信息的时效性;重视对信息的反馈。

  2.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了教师职业的条件,能否履行教师的角色,根本在于教师的内在素质:(1)学科专业素养,指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3)教师的人格特征,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教师的优良个性品质有:热情慷慨、乐于助人、公平客观等。

  3.所谓教育实验法,就是根据教育研究课题所规定的任务,按照特定设计的条件和过程,对于研究的对象进行控制,变革研究对象以便在有利的条件下,对其进行观察研究,取得实验事实材料,从而得到客观可靠的结论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实验法的优点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控制情境。(2)排除无关的因素。(3)数量记载精确。(4)反复实验的结果,总体上是一致的。

  运用实验法应注意:(1)实验前做好准备。编制学年或学期的实验计划,制定实验的课时计划。准备实验用品,编制实验小组。学生做好理论准备,明确实验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2)实验中要具体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实验,根据情况可进行全班或个别的指导,随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3)实验后要总结。教师视全体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总结,并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

  4.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得成功,他们最可能选择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5.(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6.(1)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2)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3)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4)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第10题:

制定心理健康标准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 A、智力正常
  • B、意志健全、行为协调
  • C、心境乐观
  • D、注意集中度
  • E、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相符

正确答案: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