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高二(7)班共有学生49人,乒乓球台4张,乒乓球拍平均每人1个,乒乓球若干。 教学目标: (1)较好地运用步法进行发球练习。 (2)学生自由分组进行模拟练习。 (3)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性和反应等素质。 (4)培养果断的意志品质和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教学步骤: (1)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人一组,得到信息(击掌、哨声或手势)后,学生快速启动冲刺跑5—6米。 (2)学生碎步进行前、后、左、右移动摸地面画线练习。 (3)学生两人一组纵队站立,听到哨声后,前面的同学迅速转身接后面同学抛起的乒

题目

案例: 高二(7)班共有学生49人,乒乓球台4张,乒乓球拍平均每人1个,乒乓球若干。 教学目标: (1)较好地运用步法进行发球练习。 (2)学生自由分组进行模拟练习。 (3)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性和反应等素质。 (4)培养果断的意志品质和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教学步骤: (1)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人一组,得到信息(击掌、哨声或手势)后,学生快速启动冲刺跑5—6米。 (2)学生碎步进行前、后、左、右移动摸地面画线练习。 (3)学生两人一组纵队站立,听到哨声后,前面的同学迅速转身接后面同学抛起的乒乓球。 (4)球拍托球碎步走比赛。 (5)教师点评、总结。 请指出本案例课程教学的设计思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校初三(1)班,学生40人,篮球场1块。
教学内容:篮球运球前进传球,新授课。
教学步骤:
(1)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
(2)讲解双手正面运球技术的动作要点及重点。
(3)学生练习:单手原地运球练习3~5次,一人一组运球前进练习3~5次,两人一组运球传球练习3~5次。
(4)游戏: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比赛”,10人一队,四队一起进行,从半场开始第一名学生带球向前跑到篮下(两队一侧)。投篮,进球得一分,带球回来,交给第二名,依次重复,先完成者获胜。
(5)小结,下课,收器材。
问题:
(1)该案例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2)该案例中教学过程是否完整?为什么?请简单说明。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进行教学。
(2)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此题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看看环节是否完整,内容是否符合阶段要求等等。

第2题:

案例: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排球垫球、发球、传球技术;
(2)加强相互信任、相互配合,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提高自信心;
(3)发展快速跑能力。
学习内容:垫球、发球、传球
(1)游戏:躲避子弹。
(2)3人一组自由组合复习垫球、传球,其中2人练习,1人观察和辅导,帮助基础较差或中途插进来的学生尽快改进和提高所学技术,然后3人交换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与辅导相结合,重点指导学习困难的学生。
(4)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组,在两个排球场的底线进行发球练习。
(5)分组练习30米加速跑,发展速度素质。
(6)学生谈学习体会,教师讲述怎样运用排球技术进行课外体育锻炼。
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本案例课程设计的思路以及值得借鉴的地方。


答案:
解析:
本教学案例能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安排课的基本内容。教师在课的前半部分采用游戏——躲避子弹,这一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自主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建立对体育课的兴趣。
本案例体现了“玩”中有学,学中有“玩”的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体育娱乐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真正达到“健身育人”和“健康”的目的。
同时3人一组的练习侧重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之问的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的品质,同时体现了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

第3题:

高中体育《篮球移动和排球拦网》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通过示范排球拦网导入本节课
(二)准备部分
1.绕操场慢跑2圈
2.徒手操练习
头部、颈部、腰部、弓步压腿等动作。
3.复习篮球移动技术
动作要点:采用适当准备姿势,做好充分准备。正确判断来球,使身体重心快速倾向来球方向。移动时身体重心要尽量保持水平,以利于提高移动的速度。移动主要由准备姿势和身体协调用力两个环节组成。
练习篮球的高运球。
(三)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
注意观察教师拦网时的时机以及拦网时的手型。
组织教学:学生列队站在球场两侧。
2.讲解:
双臂上举双手置于脸侧前方,看准对方的扣球点,判断好对方的扣球路线后迅速移动到扣球队员前方并迅速起跳,手臂伸直手指张开,以手臂和手掌去阻挡对方的进攻路线,并尽量将球挡回对方场区,拦网完成后迅速收回手臂以免触网,落地屈膝缓冲。
3.练习
(1)分组练习
教师组织学生布置场地进行练习:拉一条高度为165cm的橡皮条,所有学生按身高进行分组,分别站在橡皮条的两侧,两人面对面做网上击掌练习。
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技术动作,两人一组做跳起网上击掌动作,体会原地拦网动作。
(2)一人持球高举,一人拦网练习
(3)两人一组,一人进行高抛球,另一人进行拦网练习。
要求: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进行实战练习
(3)单人拦网练习结束后,学生探讨怎样进行双人拦网
要求:根据单人拦网技术推出双人拦网技术的动作环节以及技术要点
4.展示—分组进行拦网展示
5.素质练习—俯卧撑练习,练习上肢力量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拉伸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伴随音乐进行拉伸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五)展示环节
进行排球自传球和篮球高运球、低运球、八字运球、胯下运球等运球。
【答辩题目解析】
1.排球拦网动作的重难点?.
2.展示几种足球的踢球技术?


答案:
解析:
1、重点:找准拦网时的时机和拦网时的手型正确
难点:拦网时身体用力的协调性

2、足球的踢球技术有脚背正面踢球、脚背外侧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内侧踢球、脚尖踢球、脚后跟踢球。

第4题:

案例:
今天,初二(3)班的体育课内容是挺身式跳远教学,全班共40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0人。
教学内容:挺身式跳远。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生加深对挺身式跳远动作技术的理解,掌握基本动作。
(2)发展学生下肢力量、跳跃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
教学过程:
(1)上课。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目标和要求。
(2)体育委员带领学生进行慢跑热身运动。
(3)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认真观察并原地模仿教师动作:①腾空步手臂姿势规范、自然,起跳腿蹬伸充分,摆动腿积极下压,放腿配合手臂,同时挺胸展髋,落地前双臂快速前摆,收腹、屈膝、并脚;②原地模仿空中挺身动作;③助跑腾空下放摆动腿与落地练习;④短距离助跑完整技术练习。
(4)学生自由练习:分成5组,每组8人,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练习结束后教师展示优秀学生的成绩。
(5)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做放松练习。
(6)教师做本课小结,回收器材。
问题:
(1)分析该案例中教学组织形式。
(2)指出该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点和缺点。


答案:
解析:
(1)案例中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
(2)优点:案例中,一名教师同时教授40名学生挺身式跳远动作技术,学生人数多,体现出了教学的高效性,学生可以快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从而完成统一的教学计划,体现出教学的实效性;能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于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管理。
缺点:教师同时教授40名学生,所以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无法保证所有学生的下肢力量、跳跃能力以及身体协调性都得到发展和提高;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学之间缺乏明显的联系与沟通。

第5题:

案例:
教学内容:学习立卧撑
教学目标:
(1)采用素质练习,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力量耐力。
(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发展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学习的能力。
(3)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教学组织:
(1)准备活动
队列练习、热身跑(抱团游戏):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圆,逆时针慢跑,当听到老师喊“2”时,两个同学抱成一团;听到喊“3”时,三个同学抱成一团,以此类推。所有同学必须在3秒内完成抱团,多人或者少人的“团”算组合失败,需向上纵跳3次。
专项练习:俯卧撑。
(2)基本部分
①立卧撑
教法:讲解、示范;循环指导;先分解再完整练习。
要求:预备时成立正姿势。
A:抬头、脚跟离地;
B:稍提臀;两脚同时蹬地;俯撑时身体成一直线。
学法:互相观察、体会动作。
②支撑比赛
方法:学生面向圆心站立,听到动令后双手支撑地面成俯撑,互相之间比赛,看谁在动作标准的情况下支撑的时间最长。
教法:示范、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了解该练习的意义;调动气氛、鼓励学生。
要求:膝关节伸直、手臂垂直于地面,身体成一直线。
学法:仔细观察、互帮互助、鼓劲加油;积极参与比赛,争取胜利。
(3)结束部分
放松练习、课后小结、宣布下课。
问题:
(1)上述体育课为新授课,简述新授课教学实施阶段基本要求。
(2)上述体育课案例运用了哪些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策略,举例说明。


答案:
解析:
(1)基本要求:
①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和游戏,自然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正确、完整的概念。
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性质,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步骤,并创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辅助练习。
③要有适宜的练习次数和生理负荷。
(2)上述案例运用了全班教学和分组教学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在立卧撑的讲解示范过程中,考虑到了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采用了全班教学组织形式,在学生练习、竞赛中采用了分组教学组织形式。
上述案例首先用到了示范一模仿教学策略,教师对立卧撑的基本动作进行了讲解和示范。
同时以比赛的形式,让同学积极参与到比赛之中,调动了气氛,这属于情境教学策略。

第6题:

案例:
初一年级新生普遍身体素质较差,为了贯彻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校领导安排王老师第一学期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着重抓学生的速度耐力。王老师结合实际情况安排了课堂途中跑素质训练课程。
教学内容:途中跑素质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途中跑素质训练,启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灵敏性。
(2)通过途中跑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3)通过简单而直观的体育课程,学生初步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和手段。
教学步骤:
(1)上课。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和任务,安排见习生。
(2)进行热身运动。
(3)教师边讲解途中跑的动作要点、重点,边示范。
(4)列队,对途中跑涉及的动作进行技术分解,并组织学生进行辅助练习。
①原地快速跑练习:学生两腿交替原地跑,频率要快,15秒一组,共进行两组。
②男生原地俯卧撑练习:屈臂进行俯卧撑练习,一组5个,共进行三组。
③女生原地高抬腿练习:原地高抬腿,腿抬起与腰平,15秒一组,共进行两组。
(5)男女生各分成两组,男一组和女一组组成A队,男二组和女二组组成B队。全班同学站在起始点,距离200米的终点处放置仰卧起坐用垫,见习生站在垫子后。A、B两队每次派出一名同学,同时起跑,到终点后做5个仰卧起坐,见习生计数。完成后,下一组继续。直到竞赛结束,分出获胜组。
问题:
(1)上述案例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2)结合体育知识谈谈该案例中教学设计的思路以及值得借鉴的地方。


答案:
解析:
(1)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语言法、示范法、分解动作练习法、男女生分类练习法以及比赛法进行教学。
(2)本案例体现了玩中有学、学中有玩的教学理念。我国的体育教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身体锻炼和体育娱乐的能力,时刻都在为“健身育人”的健康曰的打基础。在本课安排中,合理的游戏及竞争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体育锻炼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在辅助练习中,教师考虑到男女生生理特点的差异,进行了男女生分类教学,使学生依自身情况进行锻炼,这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作为教师,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是领导者,也是指导者,本课安排有助于学生领悟活动中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团结互助精神。

第7题:

案例:
教学条件:水平四;初中二年级男生;人数36;排球18个
教学内容:排球两人对练传、垫球
教学目标:
(1)练习提高排球基本动作技术。
(2)发展学生全身协调性及手眼配合能力。
(3)培养学生肢体控制能力。
教学步骤:
(1)课堂常规,队列练习,徒手操准备活动;
(2)教师讲解示范两人对练传、垫球的动作要领;
(3)学生分组练习并查找自己练习中的不足,教师巡视指导;
(4)做静力拉伸放松活动,回收器材。
问题:
(1)依照案例中的教学步骤是否能完成教学目标?为什么?
(2)案例中的教学步骤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答案:
解析:
【知识点】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1)按照该案例的教学步骤能够达成案例所表述的教学目标。从目标的表述分析,该案例的目标表述不够准确、清晰。目标(1)提高排球基本动作技术.并没有评价提高的标准。在课堂中学生只要练习了动作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而这个目标可以达成。目标(2)和(3)与目标
(1)的问题相似,都没有评价标准.而且目标不够具体.也就无法测评。
由于目标表述较为模糊、宽泛.降低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难度。从教学步骤看,在练习中不反注重了两人配合的练习,还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与自我评价.促进了学生技术动作的完善。学生通过练习,技能得以提高,协调能力和眼手配合的能力也能得以发展,肌肉的本体感觉能力得到锻炼,增强了肢体的控制能力。所以按照教学步骤进行学习是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的。
(2)示范讲解加练习的教学步骤是体育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方式,但是对初中生,尤其是初中男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步骤不够吸引人,也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因而,课堂教学缺乏新意、特点和针对性成为该案例的不足之处。
对该案例教学步骤的改进要考虑到初二学生对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均有一定基础,且男生喜欢挑战。因而.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对运动技能学习的教学步骤进行改进。
①本课所学技术动作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学习。
②设置学生技能表演环节,并让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
③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异质分组练习。
④观察同伴的技术动作,小组讨论如何改进技术,教师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⑤分小组展示练习成果,小组自评和组间互评。教师总结。
运用翻转课堂教学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带着疑惑走进课堂,在课堂上积极寻找解决疑惑的方法.进而形成主动学练的教学氛围。

第8题:

高二(5)班男生28人,篮球场2块,篮球14个。
  教学内容: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新授课)。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协调性,培养学生互帮互学的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①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熟悉球性练习;②教师讲解,示范动作,教师强调动作重点:投篮时的手型、手法,难点:跳起投篮的时机;③学生分组练习:原地投篮练习10次;④上一步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练习5次;⑤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练习5次;⑥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请掌握技术动作较好的学生展示,教师讲评;⑦素质练习,蹲起跳20次三组,俯卧撑20次两组;⑧教师小结,布置作业(跳投篮10次),宣布下课,收器材。
指出该案例教学步骤中存在的不足。


答案:
解析:
  ①该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游戏与动作相结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②在安排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重难点分布不够均匀,不能解决教学难点的问题:
  ③该教学没有让学生进行放松练习,是一节不完整的体育课;
  ④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因材施教。

第9题:

初二(3)班学生40人,场地4块,每场10人,学习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新授课。
  教学步骤:
  (1)教师宣布上课内容,进行准备活动。
  (2)教师讲解重点、难点。
  (3)学生自由练习,徒手练习3~5分钟,两人一组练习3~5分钟。
  (4)学生自由进行练习。
  (5)通过做游戏进行放松。
  (6)教师小结,下课,收还器材。
此次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此课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此次课主要采用了语言法、练习法、游戏放松法。
  优点:(1)因为是新授课,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讲解重、难点,容易使学生接受;(2)采用了先徒手练习再到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使学生有一个接受的过渡过程;(3)最后采用了游戏法进行放松,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
  缺点:(1)没有采用示范法进行教授,对于新授课来说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2)学生在自由进行练习时,如果老师同时进行预防与纠正错误法进行指导,效果会更好;
  (3)练习最后若使学生进行练习效果的展示,那么老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10题:

案例:
某校初二(2)班,学生38人。
教学内容:耐久跑的终点冲刺。
教学要求:提高反应速度,掌握耐久跑的终点冲刺方法。
教学重点:耐久跑终点冲刺技术。
教学步骤:
(1)上课。教师提问耐久跑的终点冲刺的要点,即如何在耐久跑中节省力气?如何在冲刺
时调动保存的体力?
(2)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讲解规范姿势的要点:一是跑步过程中时刻调整呼吸;二是冲刺前就要调整肌肉状态,使腿部肌肉克服乳酸转化的酸胀感。
(3)准备运动:①四面转法;②齐步走、跑步走;③各关节活动。
(4)终点冲刺跑练习。
①介绍冲刺跑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以及目标要求;
②分组成纵队站立于起跑线上,听哨音做后蹬跑20米过终点线,练习2~3次;
③小组间进行竞赛练习跑,分组听哨音用站立式起跑做不同距离的终点冲刺跑,练习80米×3次、100米×2次、150米×1次。关于具体练习运动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体力选择适当的冲刺距离。
(5)课堂小结。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对优秀学生表示肯定,并布置课后练习作业。
问题:
(1)这节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什么?
(2)分析该案例中教学的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上述案例运用了全班教学的组织形式,同时加入了竞赛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
(2)该组织教学有以下优点:一是安排集体听课能够充分观察学生,并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二是结合项目特点进行的相关准备运动,为正式动作技能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三是本案例体现了玩中有学,学中有玩的教学理念。合理的游戏竞争模式,引导了学生的“玩”,也吸引了他们的“动”。不仅是身体,头脑也能随着比赛游戏动起来,从而促使学生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该组织教学有以下缺点:第一,全班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和单调,不利于学生逐一、深入地学习体育技能;第二,教师在学生分组进行竞赛后没有给予一定的辅导,可能导致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不能充分理解,也就不能巩固耐久跑冲刺的必备知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