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

题目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1)对数学课程内容准确驾驭的能力;
(2)数学教学设计的能力;
(3)课程实施能力:①组织教学的能力;②板书的能力;
③反馈调控的能力;④教学监控能力);
(4)教学反思能力。

第2题:

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 A.文字材料B.口耳相传 C.直观教具D.黑板加粉笔


正确答案:B
人类教学手段的演变顺序依次是口耳相传、文字材料、直观教具。

第3题: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草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

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正确答案:
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案例中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拆下天平的菔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第4题:

在美术教学中,认识的客体是()。

A教师

B学生

C教科书

D教具


C

第5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

  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20分)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教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和处理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例如,本材料中的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会发现问题和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点拨】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许多突发状况,其中之一就是教师在讲授时出现错误。

  对于教师犯错应该怎么处理,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难度较大。考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教师可以坦诚地或幽默地承认犯错,然后立刻更正;也可以假装是故意留给学生的疑问,让学生自己讨论应该怎样改正。无论怎样,切忌如材料中的教师那样,把错误归于其他原因,尤其是知识性的错误。

第6题: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则主要是指()。

A.教学认知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基础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正确答案:ABD

第7题:

标定溶液称取基准物应用( )来称取

A.粗天平

B.分析天平

C.1/10天平


正确答案:B

第8题:

可用于饮片初步粉碎的是

A、戥称

B、冲钵

C、分厘称

D、天平

E、药刷


参考答案:B

第9题:

张老师在用天平称一支粉笔时,没有拆下天平托盘下的胶垫 。第一次称重为100克,第二次为50克,学生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A.让学生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B.告诉学生不必在意
C.向学生解释这是天平本身的误差
D.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答案:A
解析: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针对老师的操作提出疑问,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善于动脑,寻找问题的原因,可以很好的促进教学。

第10题:

执教人教版“11-20的认识”,一位数学教师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11-20各数。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你认为这一教学目标存的主要问题是:()

  • A、太过简单
  • B、太过复杂
  • C、目标不明
  • D、期望过高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