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家舒茨1958年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内容是()

题目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1958年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内容是()

  • A、成就
  • B、包容
  • C、情感
  • D、控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人际交往的三维理论的提出者是( )

A.舒茨

B.柏恩

C.费斯廷格

D.海德

E.勒温


参考答案:A

第2题:

舒茨提出了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正确答案:√
√【解析】略

第3题:

舒茨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认为基本的需要包括( )。

A.成就

B.包容

C.情感

D.支配

E.生存


正确答案:BCD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1958年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第4题:

人际交往的三维理论的提出者是()。

  • A、舒茨
  • B、柏恩
  • C、费斯廷格
  • D、海德
  • E、勒温

正确答案:A

第5题:

提出三维人际关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P·贝尔斯

B莫雷诺

C赫茨伯格

D舒兹


D

第6题:

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所提出的理论是( )

A、人际交往的三维理论

B、人际交往的需求理论

C、人际交往的关系理论

D、人际交往的价值理论

E、人际交往的动机理论


参考答案:A

第7题:

舒茨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内容是

A.成就

B.包容

C.情感

D.支配

E.生存


正确答案:BCD

舒茨认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中,需要包括包容、情感和支配三种。

第8题:

分析比较舒茨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


正确答案:
31.(1)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分为两个方面:
①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的;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
②个体在表现三种基本人际需要时又分为主动性和被动性,于是个体的人际行为倾向被划分为六种:主动与他人交往、支配他人、主动表示友好、期待与他人交往、期待他人支配、期待他人的情感表达。
(2)社会学家霍曼斯采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他认为, 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的社会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交换。人们所付出的行为肯定是为了获得某种收获,或者逃避某种惩罚,希望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人的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如果某一特定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的话,他就越会表现这种行为, 而某一行为付出的代价很大,获得却不大的话,个体就不会继续从事这种行为,这就是社会交换。社会交换不仅是物质交换,而且还包括赞许、荣誉、地位、声望等非物质的交换, 以及心理财富的交换。

第9题:

人际交往的主要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了()

A自我呈现论

B社会交换理论

C人际需要三维理论

D认知失调理论


C

第10题:

社会心理学家()于1958年提出了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 A、伯克威茨
  • B、舒茨
  • C、斯腾伯格
  • D、鲁宾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