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在《法国状况》中说:“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征服的国家里,这个

题目

恩格斯在《法国状况》中说:“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文中“法典”根本的贡献在于()

  • A、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
  • B、保证农民在革命期间取得的小块土地
  • C、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 D、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以法律形式巩固下来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各项中的“在”属于介词的是()。

A.他在读书。

B.他在家里读书。

C.他在家里。

D.他在不在?


参考答案:B

第2题:

《拿破仑法典》在世界司法制度史上值得大书一笔,它第一次把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奠定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法律基础。除总则外,共有3编2281条。 第一编是人法,规定了民事权利主体;第二编是物法,规定了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方法。从内容和结构来看,法典的核心是财产关系,即所有制问题。恩格斯说,它把在消灭了封建专制主义之后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译成了法律语言,他把这部法典称作“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以为这部法典虽然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但他并未直接参与法典的制定,原因是他正四处征战,无暇顾及,只是下令而已。这个误解同法国史书对拿破仑辉煌业绩的片面描述以及法国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对他赫赫战功的过度渲染有关。实际上,拿破仑不仅下令而且直接、积极参与了法典的制定。他于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翌年就成立了“民法起草委员会”,并亲自担任主席。委员会按期完成民法草案,经大理院和上诉院研究修改后,提交参政院讨论修改。参政院围绕草案召开了 102次讨论会,拿破仑参加了 97次。法典最后经立法院一致通过,于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实施。最初定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 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但从 1870年以后,习惯上一直沿用《法国民法典》的名称。这部法典之所以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是因为拿破仑的军队打到哪里,就把这部法典带到哪里,他通过这部法典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向全欧洲。拿破仑并非一介武夫,他深知,他同欧洲封建同盟的殊死搏斗不仅要靠军事力量,更要靠资产阶级法律这无比锐利的武器。他为锻造了这样的武器而感到自豪。
有人认为拿破仑是个实用主义者,对理论一窍不通,因此《拿破仑法典》只是一种法律工具,根本没有理论价值。这种看法有失偏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早于法国,革命后又经历了长期的复辟和反复辟的较量,特别是在1660年还发生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比英国晚100多年,但比英国更彻底,原因就在于其理论准备更充分,从文艺复兴运动到启蒙时期准备了数百年。启蒙运动的中心是在法国,因此法国资产阶级在理论上也就表现得更成熟,《拿破仑法典》就是明证。
根据本文,为什么恩格斯将《拿破仑法典》称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A.在其之后所诞生的宪法法典大多以该法典为效仿对象
B.是世界上第一部由资产阶级国家起草的国家宪法法典
C.首次用法律形式确立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D.使革命的任务由推翻封建政权转向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答案:C
解析:
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恩格斯说,它把在消灭了封建专制主义者之后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译成了法律语言……”意思就是说,《拿破仑法典》首次用法律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

第3题:

小明是幼儿园中班的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他有很好的自理能力,如穿衣鞋,整理玩具等,但是在家里的时候,总是要父母帮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极强的依赖性。请分析小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何帮助小明把幼儿园的良好习惯带到家里?


正确答案:这表明小明的父母和他的亲子关系不太好,孩子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注。
在幼儿园里,孩子表现出优秀的一面可以获得老师和小伙伴的赞扬,满足了他想要受到别人关注的内心需求;而在家里由于平时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不够,孩子为了引起父母对他的关注而故意不去做那些明明他自己就可以做的事。
建议孩子的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对于孩子能独立做一些简单的事件,哪怕是做得还并不是很好,只要自己动手做了,也要及时给予孩子适当的夸奖,以激励孩子能多自己动手做事。不要以成人做事的标准来衡量孩子。不要觉得孩子只是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太正常太普通了而不去鼓励他,孩子的能力远远不及成人,如果非要孩子做到和成人一样的效果时才承认孩子做事的价值是很不实际的。对于孩子的鼓励越及时越好,能当场鼓励效果最佳。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可才会有自信,当他觉得自己做了事也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时就会有挫败感,久而久之向上的动力也就消失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基础,要知道好孩子都是夸出来。

第4题:

主人被贝浩图欺骗,最后把他带到()面前,重重地鞭打一顿。


正确答案:省长

第5题:

《拿破仑法典》在世界司法制度史上值得大书一笔,它第一次把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奠定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法律基础。除总则外,共有3编2281条。 第一编是人法,规定了民事权利主体;第二编是物法,规定了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方法。从内容和结构来看,法典的核心是财产关系,即所有制问题。恩格斯说,它把在消灭了封建专制主义之后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译成了法律语言,他把这部法典称作“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以为这部法典虽然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但他并未直接参与法典的制定,原因是他正四处征战,无暇顾及,只是下令而已。这个误解同法国史书对拿破仑辉煌业绩的片面描述以及法国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对他赫赫战功的过度渲染有关。实际上,拿破仑不仅下令而且直接、积极参与了法典的制定。他于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翌年就成立了“民法起草委员会”,并亲自担任主席。委员会按期完成民法草案,经大理院和上诉院研究修改后,提交参政院讨论修改。参政院围绕草案召开了 102次讨论会,拿破仑参加了 97次。法典最后经立法院一致通过,于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实施。最初定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 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但从 1870年以后,习惯上一直沿用《法国民法典》的名称。这部法典之所以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是因为拿破仑的军队打到哪里,就把这部法典带到哪里,他通过这部法典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向全欧洲。拿破仑并非一介武夫,他深知,他同欧洲封建同盟的殊死搏斗不仅要靠军事力量,更要靠资产阶级法律这无比锐利的武器。他为锻造了这样的武器而感到自豪。
有人认为拿破仑是个实用主义者,对理论一窍不通,因此《拿破仑法典》只是一种法律工具,根本没有理论价值。这种看法有失偏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早于法国,革命后又经历了长期的复辟和反复辟的较量,特别是在1660年还发生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比英国晚100多年,但比英国更彻底,原因就在于其理论准备更充分,从文艺复兴运动到启蒙时期准备了数百年。启蒙运动的中心是在法国,因此法国资产阶级在理论上也就表现得更成熟,《拿破仑法典》就是明证。
人们会产生拿破仑并未参与《拿破仑法典》制定的误解,是因为()。

A.他反对启蒙主义
B.感觉他当时戎马倥偬
C.他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
D.他将立法完全交给了人民

答案:B
解析:
根据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中“原因是他四处征战,无暇顾及,只是下令而已”可知,人们会产生拿破仑并未参与《拿破仑发典》的制定这个误解的原因是拿破仑当时四处征战。故答案为B。

第6题:

《拿破仑法典》在世界司法制度史上值得大书一笔,它第一次把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奠定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法律基础。除总则外,共有3编2281条。 第一编是人法,规定了民事权利主体;第二编是物法,规定了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方法。从内容和结构来看,法典的核心是财产关系,即所有制问题。恩格斯说,它把在消灭了封建专制主义之后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译成了法律语言,他把这部法典称作“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以为这部法典虽然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但他并未直接参与法典的制定,原因是他正四处征战,无暇顾及,只是下令而已。这个误解同法国史书对拿破仑辉煌业绩的片面描述以及法国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对他赫赫战功的过度渲染有关。实际上,拿破仑不仅下令而且直接、积极参与了法典的制定。他于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翌年就成立了“民法起草委员会”,并亲自担任主席。委员会按期完成民法草案,经大理院和上诉院研究修改后,提交参政院讨论修改。参政院围绕草案召开了 102次讨论会,拿破仑参加了 97次。法典最后经立法院一致通过,于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实施。最初定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 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但从 1870年以后,习惯上一直沿用《法国民法典》的名称。这部法典之所以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是因为拿破仑的军队打到哪里,就把这部法典带到哪里,他通过这部法典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向全欧洲。拿破仑并非一介武夫,他深知,他同欧洲封建同盟的殊死搏斗不仅要靠军事力量,更要靠资产阶级法律这无比锐利的武器。他为锻造了这样的武器而感到自豪。
有人认为拿破仑是个实用主义者,对理论一窍不通,因此《拿破仑法典》只是一种法律工具,根本没有理论价值。这种看法有失偏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早于法国,革命后又经历了长期的复辟和反复辟的较量,特别是在1660年还发生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比英国晚100多年,但比英国更彻底,原因就在于其理论准备更充分,从文艺复兴运动到启蒙时期准备了数百年。启蒙运动的中心是在法国,因此法国资产阶级在理论上也就表现得更成熟,《拿破仑法典》就是明证。
《拿破仑法典》的核心是()。

A.财产关系
B.社会关系
C.公民权利
D.权力结构

答案:A
解析:
根据第一自然段中“从内容和结构来看,法典的核心是财产关系,即所有制问题”可知, 答案为A。

第7题:

《拿破仑法典》在世界司法制度史上值得大书一笔,它第一次把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奠定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法律基础。除总则外,共有3编2281条。 第一编是人法,规定了民事权利主体;第二编是物法,规定了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方法。从内容和结构来看,法典的核心是财产关系,即所有制问题。恩格斯说,它把在消灭了封建专制主义之后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译成了法律语言,他把这部法典称作“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以为这部法典虽然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但他并未直接参与法典的制定,原因是他正四处征战,无暇顾及,只是下令而已。这个误解同法国史书对拿破仑辉煌业绩的片面描述以及法国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对他赫赫战功的过度渲染有关。实际上,拿破仑不仅下令而且直接、积极参与了法典的制定。他于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翌年就成立了“民法起草委员会”,并亲自担任主席。委员会按期完成民法草案,经大理院和上诉院研究修改后,提交参政院讨论修改。参政院围绕草案召开了 102次讨论会,拿破仑参加了 97次。法典最后经立法院一致通过,于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实施。最初定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 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但从 1870年以后,习惯上一直沿用《法国民法典》的名称。这部法典之所以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是因为拿破仑的军队打到哪里,就把这部法典带到哪里,他通过这部法典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向全欧洲。拿破仑并非一介武夫,他深知,他同欧洲封建同盟的殊死搏斗不仅要靠军事力量,更要靠资产阶级法律这无比锐利的武器。他为锻造了这样的武器而感到自豪。
有人认为拿破仑是个实用主义者,对理论一窍不通,因此《拿破仑法典》只是一种法律工具,根本没有理论价值。这种看法有失偏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早于法国,革命后又经历了长期的复辟和反复辟的较量,特别是在1660年还发生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比英国晚100多年,但比英国更彻底,原因就在于其理论准备更充分,从文艺复兴运动到启蒙时期准备了数百年。启蒙运动的中心是在法国,因此法国资产阶级在理论上也就表现得更成熟,《拿破仑法典》就是明证。
关于《拿破仑法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于1799年正式公布并开始实施
B.习惯上一直被称为《法国民法典》
C.由当时的参政院修改并讨论通过
D.在“雾月政变”后开始起草工作

答案:D
解析:
由文中“法典,最后经立法院一致通过,于198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实施”可知A、C说法错误。由文中“最初定名为……1807年改称为……1816年又改称为……1852年再度改称为……”可知B项 “习惯上一直被称为《法国民法典》说法错误”。由文中“他于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政府,翌年就成立了 ‘民法起草委员会’”可知D说法正确。

第8题:

儿童单独玩,但是他选择的活动自然把他带到别的孩子中间。这是幼儿在自由游戏活动中的()行为

A旁观者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互补游戏


参考答案:B

第9题:

一个和你要好的同学,找到你说:某同学家里很有钱,明天把他带到一个很隐蔽的地方,然后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向他们要钱。弄到钱后,大家一起去网吧。这时你应该怎么做?()

  • A、坚决制止,告诉他这是违法行为。 
  • B、既不参与也不向任何人报告,因为我们都是好朋友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他在家里”、“他在家里看书”、“他在看书”中“在”的词类分别是:()

  • A、介词、介词、副词
  • B、介词、副词、介词
  • C、动词、介词、副词
  • D、动词、介词、介词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