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验题目的来源应排除()。

题目

心理测验题目的来源应排除()。

  • A、直接翻译国外测验的题目
  • B、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 C、理论与专家的经验
  • D、临床观察和记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是衡量测验题目难易水平的指标。

A、题目的区分度

B、题目的难度

C、题目的内容

D、其他


参考答案:B

第2题:

心理测验题目的来源应该排除( )。

A.直接翻译国外测验的题目

B.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C.理论和专家的经验

D.临床观察和记录


正确答案:A

第3题:

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测验题目的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中并不包括()

  • A、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 B、理论和专家的经验
  • C、因素分析的结果
  • D、临床观察和记录

正确答案:C

第5题: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项目的区分度的指标

A.鉴别指数D.B.测验题目和总分的二列相关
C.测验题目和总分的点二列相关
D.测验题目的通过率

答案:D
解析:
测验题目的通过率表示了该题目的难度水平。

第6题:

系统误差的来源是()。

A、题目取样不当

B、题目用词的模棱两可

C、测验难度不当

D、测验题目的数目


参考答案:ABCD

第7题:

心理测验题目的来源不包括(  )。

A.直接翻译国外测验的题目
B.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C.理论和专家的经验
D.临床观察和记录

答案:A
解析:
题目资料的来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已出版的标准测验、理论和专家的经验和临床观察和记录。

第8题:

心理测验中的区分度是指

A、测验对被试的区分能力

B、测验题目对被试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C、测验量表对被试水平的区别力

D、测验题目的容易程度

E、测验题目的通过人数比率


参考答案:B

第9题:

论述问卷形成中测验题目的设计原则。


答案:
解析:
(1)正面肯定提问。不要用假设句,更不要用反问句、否定句或双重否定句。(2)问题的内容符合该课题研究目的和假设的需要,所列项目对研究目的具有较好的覆盖面,答案能较全面反映所要研究问题的主要方面,且不交叉,不重叠。(3)问题的数量要适度。所谓适度就是指通过控制时间以保持被调查者对应答问卷的兴趣和认真态度。问题的数量应该适度,以防止因题量太多,而使作答者产生厌倦情绪,导致敷衍塞责,甚至根本不予作答;或因题量太少,不能得到有关研究的基本事实材料而影响研究结论。一份问卷的作答时间一般以30~40分钟为宜。(4)问题的文字表达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回答。结构上,一个问题只含一个疑问,不应该包含两种以上内容的提问。问题的语言,一般不用假设或推测用语,切忌因繁杂和意义含混不清而引起误解或无从回答。用语应明确具体,避免冷僻或专业性太强的术语。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晦涩的词汇以及方言等。对于理解可能有歧义的词语,使用时应加以注释说明。总之,每题只能包括一个清晰而明确的问题,切忌一题多问和模糊不清。(5)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合乎逻辑。调查表首先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调查,要解除被调查者的顾虑。关于被试的基本资料,应放在问卷的前面部分,能引起兴趣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在前,而容易引起紧张的、牵涉个人问题的或复杂的问题在后,同时按内容或性质,把同类方式回答的问题编排在一起,使同一内容或内容相近的一组问题相对集中且有内在逻辑联系。封闭式问卷中,划分水平程度的答案,或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要随机排列,以免产生定势而不认真作答。(6)客观严谨。提问时不应该用倾向性或引导性的口气,避免询问有关社会禁忌和个人隐私问题,也不宜问敏感或刺激性的问题。(7)明确问题范围。指要弄清楚是用于小范围的典型调查还是大范围的统计调查;究竟是了解人们思想态度的意向性问题,还是主要了解过程方面的事实材料性问题。(8)应避免问题中隐含的心理因素而导致的负面影响。社会科学类的调查问卷,常常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敏感问题,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格外谨慎。首先,问题不应具有暗示倾向性,避免诱导性用语或带有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的用语在问卷中出现。还要避免与社会规范有关或有情绪色彩的用语在问卷中出现。也要避免与社会规范有关或有情绪性压力的问题。其次,问题不要涉及太过敏感的个人隐私而使填答者不愿直接回答。措辞要有礼貌。

第10题:

编制测验题目时,题目的来源有()

  • A、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 B、临床观察和记录
  • C、理论和专家的经验
  • D、日常生活经验

正确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