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院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目

关于书院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学为主
  • B、主要研讲理学
  • C、举办讲会
  • D、基本教材是四书五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书院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书院最早是整理与贮存图书的地方
B.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书院的鼎盛时期
C.湖南大学起源于宋代创建的岳麓书院
D.南宋理学家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

答案:A
解析:
本题属于文学。
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丽正书院。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元代书院数百所,明清书院各数千所,是书院的鼎盛时期。故A项错误,B项正确。
湖南大学,学校办学起源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故C项正确。
淳熙六年(1179),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大致做了下面几件事:(一)重建院宇。(二)筹措院田。(三)聚书。(四)立师。(五)聚徒。(六)订学规。(七)立课程。故D项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因此,选择A选项。

第2题:

下列不属于古代教育机构的是()

  • A、书院
  • B、国子监
  • C、太学
  • D、寺庙

正确答案:D

第3题:

书院教育,是宋元明时期最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不过,那时的书院主要还只是编书、藏书以及读书的场所。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场所的书院,是到宋代才出现的。当时,刚刚经历五代十国战乱,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一些思想家也需要自己的宣传阵地,以私人讲学为核心的书院教育,就顺应这种时代需要而出现了。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介绍书院教育的形成背景 B.说明书院教育的组织形式 C.阐述书院教育的功用及特色 D.论述“书院”一词的语义变迁


正确答案:A
文段围绕宋元明时期最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教育展开,介绍了书院功用的变迁,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改变,完全是得益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即一方面刚刚经历五代十国战乱,文化教育亟待振兴;另一方面一些思想家也需要自己的宣传阵地。由此可见,文段主要想说的便是书院教育这一教育组织形式形成的背景,即A项。

第4题:

简述书院产生的原因、书院教育的特点、书院产生的意义。


正确答案: 书院产生的原因:
①社会原因:社会动乱,官学衰弱,士人失学;宋初重视科举,无暇顾及兴学;
②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
③受佛教禅林讲学的影响;
④印刷术的应用,书籍大量增加。
书院教育的特点:
①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②实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
③实行门户开放的教学;
④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重视自学能力;
⑤师生关系融洽,师生间的感情深厚;以追求学生人格的完善,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为培养目标;实行山长负责制,经费来源多样化。
书院产生的意义:
①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
②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
③在办学管理领域也创造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第5题:

我国的书院是私人或官府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场所。下列书院对应正确的有()。

  • A、白鹿洞书院—江西
  • B、岳麓书院—湖南
  • C、睢阳书院—河南
  • D、石鼓书院—湖北

正确答案:A,B,C

第6题:

下面关于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 A、讲学内容各书院自由确定
  • B、没有固定学习时间
  • C、讲堂是书院的核心
  • D、每个班有固定学习人数

正确答案:D

第7题:

北宋书院蓬勃兴起,并产生了一些全国著名的书院,后世遂有天下“四大书院”之称,但对于哪些书院该列入“四大书院”,众家说法不一。下列几种说法中必定不是“四大书院”的是()

  • A、岳麓书院、石鼓书院、金山书院、嵩阳书院
  • B、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徂徕书院、应天府书院
  • C、茅山书院、睢阳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
  • D、嵩阳书院、东林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

正确答案:D

第8题:

《白鹿洞书院揭示》以及书院教育宗旨。


答案:
解析:
(1)书院教育的宗旨。 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教育目的; 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治学顺序; ③“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 ④“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 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 (2)书院具有以下教育特点。 ①书院精神:“自由讲学”是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书院功能:书院重视藏书,重视培养人才,要求学生读儒家经典,强调道德和学问并进。 ③书院组织:有私办、公办和私办公助等多种形式,书院主持者叫“山长”或“洞主”,也是主讲者,即对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一概负责,不另设管理人员和机构。 ④书院教学:讲学活动是书院的主要内容,也是作为教育机构的主要标志。首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其次,教学形式多样。有学生自学、教师讲授、师生质疑问难、学友相互切磋等形式。再次,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允许不同书院、不同学派的师生互相讲学、互相听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最后,一些书院的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亲实践,采用问难论辩式,启发思维,重视学生兴趣等。 ⑤学生学习:书院强调学生读书自学,重视对学生自修的指导。 ⑥书院制度: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得以确立,在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顺序等方面用学规的形式加以阐明,最著名的是《白鹿洞书院揭示》,使得学规成为书院教学的总方针。此外在经费制度、管理方面各有规定,说明南宋后期书院已经制度化。 ⑦师生关系:中国教育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在书院中尤为突出。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感情深厚。 ⑧书院发展倾向:自南宋起书院已经出现了官学化的倾向,到了明清时期,政府加强对书院的控制,官学化日益严重,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 (3)书院产生的历史意义。 书院的产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书院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第9题:

北宋初期是我国书院教育的高潮期,出现了著名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崇阳书院、应天书院,合称为“宋初四大出院”。


正确答案:岳麓

第10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教育体系完备的书院是()

  • A、白鹭洲书院
  • B、鹅湖书院
  • C、白鹿洞书院
  • D、岳麓书院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