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在路上捡到一钱包,发现内有少量现金和一个身份证,于是用该身份证

题目

甲在路上捡到一钱包,发现内有少量现金和一个身份证,于是用该身份证去办理了一个手机卡,使用此手机卡大量打电话,欠费5000元后将手机卡丢弃。对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

  • A、盗窃罪
  • B、诈骗罪
  • C、侵占罪
  • D、不构成犯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深夜持刀抢劫了一妇女的钱包,钱包里有 3000 元钱和一张身份证。甲从身份证得知被抢的人是自己的同事。第二天,甲将钱包归还给了被害人。甲的行为是( )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罪既遂

d.犯罪未遂


正确答案:C

第2题:

大雄丢了身份证被银行告知无法开户,回家的路边上捡到静香的身份证,于是他就拿着静香的身份证去银行办理储蓄卡,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大雄一个大男人竟然拿着女孩的身份证来开户,于是报警。关于大雄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大雄太变态了,竟然用女人的身份证开户,应该送去精神病院,但不构成犯罪

B、大雄的行为已经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C、大雄是其因自己的身份证丢了才用捡到的他人身份证去办理储蓄卡的,情有可原,不构成犯罪

D、大雄最终没有开户成功,属于犯罪中止,应从轻处罚


参考答案:B

第3题:

某群众在马路上捡到一个钱包(内有人民币3万余元),送交值勤民警寻找失主。民警寻找失主未果,乘机据为己有。民警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贪污罪

C.侵占罪

D.职务侵占罪


参考答案:B

第4题:

白某一日在街上购物时捡到一个钱包,打开发现包内有现金8000元,遂将钱包交给路过的巡逻民警吴某。吴某见财起意,将这8000元据为己有。吴某的行为构成:

A:职务侵占罪
B:滥用职权罪
C:贪污罪
D:侵占罪

答案:C
解析:
本案中吴某占有钱包属于依职权合法占有,其侵占财物也利用了经手财物的便利,是职务犯罪。钱包处于国家机关的管理控制之下时以公共财产论,据此,吴某将8000元据为己有的行为构成贪污罪。

第5题:

甲在乘出租车时捡到乙丢失的钱包,内有5000元现金。甲想占为己有,于是准备将钱存入自己的存折,但在途中被抢劫4000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无需返还乙5000元现金
B:甲需返还乙5000元现金
C:甲应当返还1000元
D:甲占有乙现金的行为构成侵权

答案:B,D
解析:
甲的行为已经构成侵权,因此应当返还的不仅包括现有1000元,还应当承担另外4000元的损失以及利息。

第6题:

姜某于某晚深夜蒙面持刀抢劫某妇女的钱包(内有人民币约600多元、信用卡一张、身份证一个)。回家之后,查看身份证时,发现被害人竟是自己的邻君,于是第二天将钱包归还被害人,并声称自己是开玩笑。从犯罪构成的观点来看,姜某的行为是( )。

A.犯罪既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正确答案:A
本案的情况属于犯罪既遂后的退还赃物。

第7题:

甲捡到乙遗失的钱包,内有人民币500元,甲欲交于公安局失物招领部门,但在前往失物招领部门的公共汽车上,甲自己的钱包和捡到的钱包一起被盗,甲【】

A.对捡得钱包被盗不承担责任

B.对捡得钱包被盗承担全部责任

C.对捡得钱包被盗承担部分责任

D.依公平原则,对乙给予适当补偿


正确答案:A
[解析]在本案中甲对钱包的被盗既无故意也无过失,因此对被盗不应当承担责任.

第8题:

第 52 题 甲在路上捡到一钱包,发现内有少量现金和一个身份证,于是用该身份证去办理了一个手机卡,使用此手机卡大量打电话,欠费5000元后将手机卡丢弃。对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

A.盗窃罪

B.诈骗罪

C.侵占罪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冒用他人身份证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第9题:

某KTV量贩服务员赵某捡到顾客徐某遗失在歌厅的钱包,内有银行卡、居民身份证等物,交到歌厅前台,并向在场的副经理黄某说明了情况。黄某利用工作便利,持徐某钱包内的中国工商银行牡丹灵通卡,通过徐某的居民身份证猜配出该卡密码后,在自动取款机先后提现35,600元。黄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
A.构成盗窃罪
B.构成诈骗罪
C.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构成侵占罪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甲在某小区门口捡到一个钱包,内有1000元人民币。过了两天见没人认领,甲就约朋友吃饭,将该钱花费殆尽。甲的行为属于( )


A.侵权行为

B.不当得利

C.无因管理

D.非民事行为

答案:B
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不当得利的知识点。 【应试指导】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获得利益,而使他人遭受损失。而法律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归还失主,失主不明的,应归国家。因此,本题中甲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