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4岁,因右面部阵发性疼痛反复发作36年,加重4天入院

题目

患者,女,64岁,因右面部阵发性疼痛反复发作36年,加重4天入院。36年前,患者不明原因的出现右面部剧烈性疼痛,呈刀割样或针刺样,每次发作持续15~30秒。每日发作数次,说话、刷牙、进食等均可引起疼痛发作,4天来右上后牙、鼻翼旁触摸后发作明显,间隙期无任何症状,不伴有头昏、头痛。治疗此疾病的首选药物为()

  • A、神经营养药
  • B、苯妥英钠
  • C、激素类
  • D、卡马西平
  • E、山莨菪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42岁,因“左侧面部剧烈疼痛8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剧烈疼痛,疼痛呈阵发性,反复发作,言语、进食、刷牙和洗脸都可以诱发疼痛发作。给予口服卡马西平有效,但近3个月来疗效减退,增加药物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疼痛。查体:意识清楚,对答切题,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颅脑CT:颅内未见占位性病变,左侧桥小脑角增宽,低密度改变,未见增强效应。 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左侧面部血管性头痛
  • B、左侧带状疱疹性疼痛
  • C、左侧面部丛集性疼痛
  • D、左侧面部典型三叉神经痛
  • E、左侧偏头痛

正确答案:D

第2题:

患者,女,64岁,因右面部发作性疼痛反复发作36年,加重4天入院。36年前,患者不明原因的出现右面部剧烈性疼痛,呈刀割样或针刺样,每次发作持续15~30秒。每日发作数次,说话、刷牙、进食等均可引起疼痛发作,4天来右上后牙、鼻翼旁触摸后发作明显,间隙期无任何症状,不伴有头昏、头痛。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B、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 C、鼻旁窦炎
  • D、舌咽神经痛
  • E、非典型面痛

正确答案:A

第3题:

患者,女,64岁,因右面部阵发性疼痛反复发作36年,加重4天入院。36年前,患者不明原因的出现右面部剧烈性疼痛,呈刀割样或针刺样,每次发作持续15~30秒。每日发作数次,说话、刷牙、进食等均可引起疼痛发作,4天来右上后牙、鼻翼旁触摸后发作明显,间隙期无任何症状,不伴有头昏、头痛。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B、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C、鼻旁窦炎

D、舌咽神经痛

E、非典型面痛

治疗此疾病的首选药物为A、神经营养药

B、苯妥英钠

C、激素类

D、卡马西平

E、山莨菪碱

服用上述首选药物时需特别注意A、牙龈纤维增生

B、呼吸抑制

C、血象和肝功

D、神经精神异常

E、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C

第4题:

患者赵某,女性,37岁。1980年10月4日初诊。主诉:右胁疼痛反复发作近2年,加重3个月。患者发病的2年前,因工作原因与同事争吵后出现右胁胀痛,且逐渐加重,喜太息,不思饮食,经肝功能及胃肠等有关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服中、西药后症状缓解。后疼痛反复发作。3个月前出现针刺样疼痛,时轻时重。昨晚疼痛又作,特来门诊求治。饮食一般,二便正常,无发热,时有太息。检查:舌质微紫黯、苔薄白,脉沉细涩。现右胁刺痛难忍,有时引及右背,拒按,面部有淡黑色斑块沉着。其诊断是()

  • A、腹痛
  • B、胁痛
  • C、臌胀
  • D、积聚
  • E、真心痛

正确答案:B

第5题:

患者,女,52岁,反复左侧颜面部疼痛3年,疼痛呈抽搐性,间歇发作,此次再发加重。呈持续性,间歇加重,抽搐性、刀割样,自觉左耳有耳鸣。查见:疼痛左颜面、颧部、耳颞区、下颌、口角均有触诱发痛。 MRI所见:左侧是桥脑角占位,境界清楚,加强相见高信号,请提出诊断,并给出治疗方法?


正确答案: 诊断:左侧桥脑角肿瘤(神经鞘膜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第6题:

患者,女,64岁,因右面部发作性疼痛反复发作36年,加重4天入院。36年前,患者不明原因的出现右面部剧烈性疼痛,呈刀割样或针刺样,每次发作持续15~30秒。每日发作数次,说话、刷牙、进食等均可引起疼痛发作,4天来右上后牙、鼻翼旁触摸后发作明显,间隙期无任何症状,不伴有头昏、头痛。服用上述首选药物时需特别注意()

  • A、牙龈纤维增生
  • B、呼吸抑制
  • C、血象和肝功
  • D、神经精神异常
  • E、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

正确答案:C

第7题:

患者,男,73岁,因右额面部疱疹后疼痛半年入院。 请给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概念。


正确答案: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因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或结构损伤所致,与多种周围神经障碍相关联的一组共同表现的症状,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尿毒症、营养缺乏和化疗及格林-巴利二氏综合征、进行性神经病性肌萎缩病、复合性局部疼痛综合征和缺血性神经病变等

第8题:

患者,女,45岁。16年前,无诱因突然出现左侧面部阵发性、闪电样疼痛,疼痛如刀割,持续十几秒后缓解。近年发作逐渐频繁,1天前因持续发作疼痛不止入院。针对该患者的疼痛护理,以下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观察患者疼痛部位、性质
B.要求患者尽量忍受疼痛
C.与患者交谈,了解疼痛发作的诱因
D.遵医嘱用止痛药
E.听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

答案:B
解析:
三叉神经痛疼痛护理,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了解疼痛的诱因。指导患者采用指导式想象、听音乐、阅读等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以减轻疼痛。也可以指导患者按医嘱服用止痛药,告知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疼痛异常难忍,易影响生活,针对疼痛应采取护理措施,而不是要求患者忍受。

第9题:

赵某,女,37岁。1980年10月4日初诊。主诉:右胁疼痛反复发作近2年,加重3个月。患者发病的2年前,因工作原因与同事争吵后出现右胁胀痛,且逐渐加重,喜太息,不思饮食,经肝功能及胃肠等有关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服中、西药后症状缓解。后疼痛反复发作。3个月前出现针刺样疼痛,时轻时重。昨晚疼痛又作,特来门诊求治。饮食一般,二便正常,无发热,时有太息。检查:舌质微紫暗、苔薄白,脉沉细涩。现右胁刺痛难忍,有时引及右背,拒按,面部有淡黑色斑块沉着。该病人的中医诊断是()

  • A、腹痛
  • B、胁痛
  • C、鼓胀
  • D、积聚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患者赵某,女性,37岁。1980年10月4日初诊。主诉:右胁疼痛反复发作近2年,加重3个月。患者发病的2年前,因工作原因与同事争吵后出现右胁胀痛,且逐渐加重,喜太息,不思饮食,经肝功能及胃肠等有关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服中、西药后症状缓解。后疼痛反复发作。3个月前出现针刺样疼痛,时轻时重。昨晚疼痛又作,特来门诊求治。饮食一般,二便正常,无发热,时有太息。检查:舌质微紫黯、苔薄白,脉沉细涩。现右胁刺痛难忍,有时引及右背,拒按,面部有淡黑色斑块沉着。其辨证分型是()

  • A、肝郁气滞,瘀血阻络
  • B、肝郁气滞
  • C、肝胆湿热
  • D、瘀血停着
  • E、饮食停滞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