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患者,男性,35岁,入院前20余天,由于右上后牙反复肿痛

题目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35岁,入院前20余天,由于右上后牙反复肿痛,于当地村卫生院局麻下拔除右上8。拔牙术后2天后面部略肿,深部疼痛,向颞部和右上下牙放射痛,渐渐出现张口受限,疼痛日益加重,进食困难,应用青霉素、甲硝唑、氨苄青霉素等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痛苦表情,检查见右颞部、颧弓下轻度肿胀,张口度1指,上颌结节颊沟处肿胀,轻度压痛,右上8已拔除,创口好,右上7残冠,叩痛(++)。X线片示:右上7根尖区密度减低穿刺检查:颞下间隙穿刺出稠厚黄色脓液,白细胞总数12.0×109/L。(病例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四肢大关节脱位病例:
左股骨干骨折,创伤性休克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0岁,车祸后左大腿疼痛1小时。


答案:
解析:
患者驾驶小轿车与前车追尾,伤后神志清楚,无恶心呕吐,无皮肤活动出血及四肢麻木。由救护车送来我院。
查体:神志清楚,面色口唇苍白,BP 80/50mmHg,P110次/分,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
专科情况:左大腿肿胀明显,可及骨擦音及骨擦感。左下肢皮肤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弱。
辅助检查:左大腿X线片示股骨干(中段)骨折。血常规示Hb 92g/L,WBC 7.8×10/L,PLT 102×10/L。
1.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为左股骨干骨折,创伤性休克。
其诊断依据为:
(1)车祸后左大腿疼痛1小时。
(2)面色口唇苍白,。BP 80/50mmHg,P 110次/分。
(3)左大腿肿胀明显,可及骨擦音及骨擦感,足背动脉搏动弱。
(4)左大腿X线片示股骨干(中段)粉碎骨折。血常规示Hb 92g/L,WBC 7.8×10/L。
2.鉴别诊断病理性骨折:一般有原发病灶,X线片检查可鉴别。
3.进一步检查
(1)尿常规。
(2)X线胸片 以除外脂肪栓塞。
(3)血管造影(下肢)  以除外股动脉损伤。
4.治疗原则
(1)抗休克,输液。
(2)监测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3)必要时输血。
(4)待情况稳定后行手术(髓内钉或钢板)内固定。

第2题:

患者,女性,40岁。
病例摘要
(1)主诉:右上后牙进食后明显疼痛10天。
(2)现病史:患者近1个月来出现右上后牙进食后食物嵌塞及轻微疼痛症状,近10天来进食后出现明显疼痛症状。刷牙和取出嵌塞食物后疼痛可缓解。无自发性疼痛。
(3)检查:15近中邻面龋洞,已穿髓,探(+),冷诊疼痛,叩(±),牙龈无异常。36面窝沟龋,达牙釉质层,探(-)。


答案:
解析:
病例分析
(1)诊断:15慢性溃疡型牙髓炎,36浅龋。
诊断依据:①右上后牙进食后食物嵌塞疼痛症状;②15龋洞已穿髓,探(+),冷诊疼痛,叩(±),牙龈无异常;③36面窝沟龋,达牙釉质层。探(-)。
(2)鉴别诊断
1)深龋:无自发性疼痛症状,温度刺激龋洞时出现疼痛反应,而刺激去除后症状并不持续。无穿髓孔。无叩痛。
2)可复性牙髓炎:无自发性疼痛症状,可有一过性温度刺激痛,但无穿髓孔。无叩痛。
3)慢性增生型牙髓炎:与溃疡型症状相似。但多为青少年患者,有牙髓息肉,探诊易出血。
4)慢性闭锁型牙髓炎:与溃疡型症状相似。但无穿髓孔。可有温度刺激的迟缓性疼痛反应。
(3)治疗设计:15牙髓治疗。根管治疗,必要时冠修复。36备洞后直接永久充填。

第3题:

患者,男性,36岁,半年来右上后牙牙龈反复出现小脓包,曾两次肿痛,流出少许咸味液体。检查时最可能见到

A.右上后牙龋齿和龈瘘

B.多个牙齿松动

C.多个龋坏牙齿

D.牙龈处多处口腔溃疡

E.变色牙和口腔溃疡


正确答案:A

第4题:

患者,男性,20岁。
病例摘要
(1)主诉:右上后牙自发性阵发性疼痛3天。
(2)现病史:3天前出现右上后牙明显的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冷、热饮食导致症状加重。疼痛时牵涉至右侧额面部及右下后牙痛,不能确定患牙。夜间疼痛加重难以入眠。
(3)检查:16远中邻面龋,探及穿髓孔,探(+),冷(+),热(+),叩(-);
17近中邻面龋,至牙本质浅层,冷(±)。周围牙龈无明显红肿。无触压痛。X线牙片示16远中透射区累及髓腔,17透射区至牙本质浅层。


答案:
解析:
病例分析
(1)诊断:16急性牙髓炎,17中龋。
诊断依据:①有明显的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冷、热刺激症状加重;不能确定患牙;夜间疼痛加剧;②16龋,探及穿髓孔,探(+),冷(+),热(+),叩(-);③17龋,至牙本质浅层。
(2)鉴别诊断
1)三叉神经痛:常有"扳机点",较少夜间痛,无冷、热刺激痛。
2)龈乳头炎:为持续性胀痛;龈乳头红肿;痛能定位;可有食物嵌塞。排除近髓龋或已探及穿髓孔。
3)急性上颌窦炎:为持续性胀痛;常同时累及前磨牙和磨牙;可有叩痛;上颌窦前壁可有压痛;可有感冒病史;可伴有头痛、鼻塞、脓涕症状。
(3)治疗
1)应急处理:16开髓引流镇痛;开放2~3天后复诊。
2)牙髓治疗:16症状缓解后牙髓治疗,必要时冠修复。
3)17单层垫底后永久充填。

第5题:

患者,男,36岁,半年来右上后牙牙龈反复出现小脓包,曾两次肿痛,流出少许咸味液体。检查时最可能见到


A.右上后牙龋齿和龈瘘
B.多个牙齿松动
C.多个龋坏牙齿
D.牙龈处多处口腔溃疡
E.变色牙和口腔溃疡

答案:A
解析:

第6题:

简要病史:患者,男性,27岁。左下后牙肿痛,左下颌肿痛伴发热5天。


答案:
解析:
本例患者可能为左下后牙根尖周炎或左下颌骨急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病史采集内容如下:
1.牙痛出现的时间、疼痛特点包括是否有放射痛、自发痛、疼痛的强度、部位等及疼痛变化过程,有无诱发因素,疼痛与咀嚼的关系。
2.下颌肿痛出现的时间,与牙痛的关系,疼痛的部位、强度,有无放射痛,疼痛为阵发性还是持续性,疼痛的性质:钝痛、锐痛、跳痛等,疼痛与咀嚼的关系。
3.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牙周溢脓等。
4.全身伴随症状及程度 发热、寒战等。
5.发病以来全身的一般情况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等。
6.是否到医院看过,做过哪些检查,做过哪些治疗,用过哪些药物治疗,治疗效果,具体药物名称、剂量。
7.其他相关病史,有无药物过敏史,既往牙科诊疗病史。

第7题: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35岁,人院前20余天,由于右上后牙反复肿痛,于当地村卫生院局麻下拔除右上8。拔牙术后2天后面部略肿,深部疼痛,向颞部和右上下牙放射痛,渐渐出现张口受限,疼痛日益加重,进食困难,应用青霉素、甲硝唑、氨苄青霉素等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痛苦表情,检查见右颞部、颧弓下轻度肿胀,张口度1指,上颌结节颊沟处肿胀,轻度压痛,右上8已拔除,创口好,右上7残冠,叩痛(++)。X线片示:右上7根尖区密度减低穿刺检查:颞下间隙穿刺出稠厚黄色脓液,白细胞总数12.0×10/L。


答案:
解析:
病例分析
(1)诊断:①右侧颞下间隙感染;②右上7根尖周炎。
诊断依据:
1)①拔牙术后2天后面部略肿,深部疼痛,向颞部和右上下牙放射痛,渐渐出现张口受限,疼痛日益加重,进食困难;②检查见右颞部、颧弓下轻度肿胀,张口度1指,上颌结节颊沟处肿胀,轻度压痛,右上8已拔除,创口好,颞下间隙穿刺出稠厚黄色脓液,血象示白细胞总数12.0×10/L。
2)右上7残冠,叩痛(++);②X线片示:右上7根尖区密度减低。
(2)鉴别诊断
1)右侧翼下颌间隙感染:常见为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及下颌磨牙的根尖周炎或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消毒不严或拔下颌智齿时创伤过大所致。先有牙痛史,继而出现张口受限、咀嚼及吞咽痛;翼下颌皱襞处黏膜水肿,下颌支后缘稍内侧可有轻度肿胀,深压痛;位置深在,即使脓肿形成,亦难由临床直接触及波动,多需穿刺诊断。
2)右侧咬肌间隙感染:主要来自于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下颌磨牙的根尖周炎、牙槽脓肿或颞下间隙感染的扩散、化脓性腮腺炎的扩散。咬肌间隙感染的典型症状是以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变硬、压痛伴有明显的张口受限。
(3)治疗
1)脓肿切开:应在脓肿低位,上颌结节外侧前庭黏膜转折处切开,以血管钳沿下颌支喙突内侧向后上分离至脓腔。
2)建立引流:放置橡皮管或碘仿纱条引流,保持引流通畅。
3)换药:每日选用1%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交替反复冲洗,至溢出液清亮为止。根据病情变化确定每日换药次数。
4)右上7扩管,丁香油棉球开放。
5)全身抗菌治疗:静脉点滴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6)待感染控制,择期根管治疗右上7后,全冠修复。

第8题:

患者,女性,36岁,因半年来右上后牙龈发现小包,反复肿痛数次,要求诊治,必要的一项检查是

A.探诊

B.叩诊

C.扪诊

D.牙齿松动度

E.X线检查


正确答案:E

第9题:

患者,女,36岁,因半年来右上后牙龈发现小包,反复肿痛数次,要求诊治,对确诊最有意义的一项检查是

A.探诊
B.叩诊
C.扪诊
D.牙齿松动度
E. X线检查

答案:E
解析:

第10题:

共用题干
男,52岁。因3天来右上后牙肿痛来就诊,2年前曾反复肿痛多次。查颈部龋深及牙髓,无探痛,Ⅲ度松动,叩痛(+++),龈红肿扪痛显著,右面颊部轻度水肿。

该患者的治疗设计不包括
A、切开引流
B、开髓拔髓
C、根管治疗
D、消炎止痛
E、根尖手术

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又称为急性牙槽脓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用于考核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注意提示内容与原题干内容的区别,正确选择答案。题35:病历提示“3天来右上后牙肿痛来就诊,2年前曾反复肿痛多次。查颈部龋深及牙髓,无探痛,Ⅲ度松动,叩痛(+++),龈红肿扪痛显著,右面颊部轻度水肿”,说明患者已出现了典型的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症状。因此题35的答案为B,其他均为干扰答案。题36:该题提出的5项检查对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患者都是必要的,但为确定该患牙的骨质破坏情况还需做的检查是X线片检查。因此题36的答案为D,其他均为干扰答案。题37、38:根据提示内容:“检查结果红肿龈扪诊有波动感,测体温38℃,查:血常规WBC9*109/L,区域淋巴结小、轻压痛、可活动,X线片检查近中颊根尖周5mm*6mmX线透射区,边缘弥散不清”,表明该患牙的确切诊断应为慢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而且到了急性骨膜下脓肿阶段。因此题37的答案为E,题38的答案为D,其他均为干扰答案。题39:提示中检查患者全身情况如测体温、查血常规的目的,主要为鉴别的疾病是急性蜂窝织炎。如果体温39℃以上、白细胞计数>10*109/L,则应考虑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已发展为急性蜂窝织炎了。因此题39的答案为C,其他均为干扰答案。题40:该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治疗设计应包括切开引流、开髓拔髓、根管治疗和消炎止痛。而根尖手术尚不需要。注意该题提的是否定问题,因此题40的答案为E,其他均为干扰答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