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男性,28岁。反复水肿、尿少、尿蛋白5年,恶心、食欲缺乏、头晕1年、心悸、气促3天。患者反复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尿少5年,可自行消退或利尿后消退。曾在门诊查尿常规示:蛋白(+~++),偶有红细胞增多。近1年出现头晕、头痛、乏力、食欲缺乏和恶心。10天前受凉后咳嗽、咳白色黏痰,口服阿莫西林后症状缓解。近3天心悸、气促、夜间不能平卧,为进一步诊疗入院。既往史:无肝炎、结核、高血压病和心脏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查体:T36.8℃,P110次/分,R24次/分,BP180/11OmmHg,神志

题目

病历摘要男性,28岁。反复水肿、尿少、尿蛋白5年,恶心、食欲缺乏、头晕1年、心悸、气促3天。患者反复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尿少5年,可自行消退或利尿后消退。曾在门诊查尿常规示:蛋白(+~++),偶有红细胞增多。近1年出现头晕、头痛、乏力、食欲缺乏和恶心。10天前受凉后咳嗽、咳白色黏痰,口服阿莫西林后症状缓解。近3天心悸、气促、夜间不能平卧,为进一步诊疗入院。既往史:无肝炎、结核、高血压病和心脏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查体:T36.8℃,P110次/分,R24次/分,BP180/11OmmHg,神志清楚,慢性病容,贫血貌,半卧位。双肺呼吸音粗,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率110次/分,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中度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9.2×109/L,Hb58g/L。血钾5.8mmol/L,肌酐574μmol/L。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历摘要男性,58岁。反复胸痛3年,气促2周,加重伴咳粉红色痰3小时。患者2年前运动时突发剧烈胸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经非手术治疗2周后好转出院。此后间断发作胸痛,每月1~2次,持续5-10分钟,多与劳累有关,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未能规律服药治疗。2周前出现轻度活动后气促伴胸闷,无心悸和胸痛,夜间有时不能平卧。3小时前气促明显加重,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由家人送急诊。患病以来精神、睡眠差,食欲欠佳,大小便正常。既往史: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史,有血脂异常,但未服药治疗。吸烟30年,约20支/天。查体:T 37.3℃,P 105次/分,R24次/分,BP 110/75mmHg。神志清楚,半卧位,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干、湿性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5次/分,律齐,心音减弱,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CK及CK-MB正常,心电图:V导联可见病理性Q波,ST段水平型压低0.2~0.3mV。


参考答案: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1.急性左心衰竭2.冠心病3.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4.心脏扩大5.血脂异常(?)诊断依据:1.有吸烟(30年,约20支/日)、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反复胸痛,2年前当地医院诊断过"急性前壁心肌梗死"。2.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3.查体: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干湿性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5次/分,心音减弱,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4.辅助检查:CK及CK-MB正常,心电图:V导联可见病理性Q波,ST段水平型压低,显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喘2.急性心肌梗死3.急性肺动脉栓塞进一步检查1.超声心动图。2.血常规、血糖、血脂、电解质,肝、肾功能。3.胸部X线片。4.血气分析。5.病情稳定后,必要时行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坐位、双腿下垂,限制钠盐、控制液体入量,吸氧,心电监护。2.皮下注射吗啡。3.快速利尿。4.血管扩张药物治疗:如硝普钠静脉滴注。5.必要时用正性肌力药物治疗:如洋地黄药物治疗等。6.冠心病二级预防。

第2题: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食欲缺乏、恶心等消化道症状

B.尿少

C.腰痛

D.下肢水肿

E.心悸、气促、不能平卧等心功能不全


正确答案:A
食欲缺乏、恶心等消化道症状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因小分子毒物早期就从胃肠道排出。

第3题:

男性,21岁,活动后心悸、乏力、气促3年,加重1周。3年来患者活动后心悸、乏力、气促,未予治疗。近1周劳累后上述症状加重,偶感心前区疼痛。晚间睡眠时不能平卧,伴有咳嗽、咳少量泡沫痰。发病以来无发热,无关节疼痛。食欲尚可,大小便正常。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查体:T 36.5℃,P 88次/分,R 18次/分,BP 140/50mmHg。神志清楚,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8次/分,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向胸骨左下缘传导,心尖部未闻及杂音。腹部检查未发现异常。毛细血管搏动征阳性。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一)初步诊断1.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心功能Ⅲ级3.心脏扩大(二)诊断依据1.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青年男性,慢性病程,急性加重。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向胸骨左下缘传导。毛细血管搏动征阳性。2.心功能Ⅲ级 活动后心悸、乏力、气促。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偶感心前区疼痛。咳嗽、咳少量泡沫痰。3.心脏扩大 心界向左下扩大。二、鉴别诊断1.先天性瓣膜畸形2.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3.感染性心内膜炎4.马方综合征三、进一步检查1.超声心动图。2.胸部X线片。3.心电图。4.磁共振显像。5.主动脉造影。四、治疗原则1.限制体力活动。2.利尿、扩管等对症治疗。3.改善心功能。4.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5.必要时行人工瓣膜置换术。

第4题:

休克病例:
急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19岁,学生,因胸闷、气短3天来诊。
患者10天前在打篮球后因出汗较多自觉受凉,有发热、咳嗽、流涕。3天前逐渐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和夜间平卧时明显,同时伴有乏力、出汗较多、心悸,今日症状进一步加重,胸闷憋气明显,咳出粉红色泡沫痰,遂来我院急诊科。
既往史:体健,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疾病史。
查体:T 38.8℃,P 120次/分,R 26次/分,BP 70/40mmHg。急性病容,回答切题,皮肤巩膜无黄染,脉搏细速,四肢发凉,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界向双侧明显扩大,心音低钝,未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胸部X线检查提示心影增大,双侧肺门增大。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和诊断依据本例的诊断考虑急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其诊断依据是:
(1)患者为年轻男性,有前驱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周后出现胸闷气短,逐渐加重并出现急性左心衰表现。
(2)查体提示低血压、心率增快,肺水肿和外周循环灌注不良情况。
(3)胸部X线提示心脏扩大和肺水肿表现。
2.鉴别诊断
(1)感染性心内膜炎也有发热和心力衰竭的表现,但是往往有心脏杂音,外周血提示WBC和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培养可以阳性。
(2)风湿性心脏病在风湿热后出现瓣膜的病变,起病相对较为缓慢,有链球菌感染的前驱病因(如化脓性扁桃体炎),听诊有心脏杂音,二尖瓣狭窄以左心房增大为著。
3.进一步检查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需要进行:
(1)心电图检查急性心肌炎可以出现广泛导联ST段抬高,T波改变。
(2)心肌酶学特异性心肌酶的升高提示心肌细胞坏死。
(3)超声心动超声心动的检查可以观察各房室的大小、室壁厚度和左室收缩功能,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4.治疗原则
(1)注意休息,监测生命体征,强心治疗为主,适当提升外周动脉灌注压。
(2)对症治疗,如降低体温可以减少基础代谢率,减少耗氧量。
(3)予以极化液和改善心肌代谢药物。

第5题:

病历摘要男性,21岁,大学生。活动后心悸、乏力、气促3年,加重1周。缘于3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因不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而未予以特殊治疗。1周前自觉症状加重,偶感心前区疼痛。晚间睡眠时不能平卧、伴有咳嗽、少量泡沫痰。发病以来无发热,无关节疼痛。食欲尚可,大小便正常。既往史: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家族史,无药物过敏史,无饮酒嗜好。查体:T 36.5℃,P 88次/分,呼吸18次/分,BP 140/50mmHg。神志清楚,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8次/分,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向胸骨左下缘传导,心尖部未闻及杂音。腹部检查未发现异常。毛细血管搏动征阳性。


参考答案: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1.心脏瓣膜病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心脏扩大4.心功能Ⅲ级诊断依据:1.青年男性,慢性病程,急性加重。2.活动后心悸、乏力、气促。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偶感心前区疼痛。咳嗽、少量泡沫痰。3.查体:BP 140/50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向胸骨左下缘传导。毛细血管搏动征阳性。鉴别诊断1.先天性瓣膜畸形2.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3.感染性心内膜炎4.马方综合征进一步检查1.超声心动图。2.胸部X线片。3.心电图。4.磁共振显像。5.主动脉造影。治疗原则1.限制体力活动。2.利尿、扩张冠状动脉等对症治疗。3.改善心功能。4.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5.必要时行人工瓣膜置换术。

第6题:

患儿5岁,近2天出现眼睑水肿及双下肢水肿,并有少尿、食欲缺乏,尿蛋白(+~++),尿红细胞10~15/HP。下列何种处理欠妥

A、用强效利尿剂

B、用青霉素

C、给予低盐饮食

D、给泼尼松

E、卧床休息


参考答案:D

第7题:

病历摘要男性,64岁。胸闷,伴头晕、活动后气短5年,下肢水肿3个月。5年前开始出现劳累后间断胸闷,伴头晕、活动后气短,在社区服务中心测血压最高为160/120mmHg,并开始不规律服用降压药(药名不详),血压一直波动于130~150/1OO~11OmmHg。3个月前开始间断出现双下肢水肿伴乏力,轻度活动即心悸、气短,夜间时有憋醒。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咯血及胸痛,尿量少,睡眠差。既往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家庭史:父母均患有高血压病。查体:T 36.6℃,P 112次/分,R22次份,BP 160/11OmmHg,神志清楚,高枕卧位,眼睑无水肿,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颈静脉怒张。双肺底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平软,肝肋下3cm,质中,轻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一),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下肢有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尿常规正常。空腹血糖5.4mmol/L,血总胆固醇5.2mmo/L。腹部B超:右肾动脉主干狭窄约26%。


参考答案: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1.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2.心功能Ⅲ级诊断依据:1.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龄、高血压病家族史。2.头晕及乏力,轻度活动即出现症状,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3.查体:血压160/1OOmmHg,颈静脉怒张、双肺底细湿啰音,心界扩大,心率快,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喘或COPD。2.冠心病3.心肌病4.心包炎5.继发性高血压进一步检查1.动态观察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2.超声心动图。3.腹部B超。4.胸部X线检查。5.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低盐饮食,改善生活方式。2.改善心功能:控制液体入量及利尿药。3.降压治疗:长期用药,如ACEI等。4.对症治疗: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第8题:

病历摘要女性,32岁,已婚。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3天。3天前劳累后出现发热,疲乏无力、头晕、食欲缺乏,尿频、尿急、尿痛,有尿道烧灼样疼痛,尿色淡黄,稍混浊,无腹痛、腰背痛。自服罗红霉素治疗症状未缓解。既往史:无结核病史。已婚,育有一子。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8℃,P108次/分,R20次/分,BP 100/70mmHg。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查体合作,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睑无水肿,巩膜黄染。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耻骨上区有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左肋脊角有叩痛,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RBC 5~8/HP,WBC 30~40/HP;血常规,WBC 8.5×10/L,N 0.78,L 0.20, Hb 124g/L。


参考答案: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急性肾盂肾炎诊断依据:1.典型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烧灼样疼痛。2.肾脏受累的症据:左肋脊角有叩痛。3.感染引起的全身症状:发热、疲乏无力、食欲缺乏。4.实验室检查:尿白细胞增多,血中性粒细胞略增高。鉴别诊断1.急性膀胱炎2.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进一步检查1.中段尿细菌培养和药敏。2.尿找结核菌、真菌及其他病原学检查。3.血肌酐、肾小管功能检查,肾脏B超、X线及静脉肾盂造影。4.妇科检查。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适当卧床休息,酌情输液治疗。2.抗生素治疗:使用抗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药物,疗程14天。3.疗程结束后1周和1个月复查尿常规、尿细菌学,尿菌转阴可视为治愈。

第9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5岁,因"水肿5年,夜尿增多2年,乏力、厌食1个月"就诊。
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晨起眼睑水肿,无乏力、纳差、腰痛、血尿等,于当地医务所测血压150/90mmHg,未规律诊治。此后水肿间断出现,时有时无,时轻时重,未予重视。近2年来出现夜尿增多,3~4次/夜,未诊治。患者近1个月无诱因感乏力、厌食,有时伴恶心、腹胀,无腹痛、腹泻或发热。自服多潘立酮(吗丁啉)无效,乏力、厌食症状进行性加重,遂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睡眠可,大便正常,尿量无明显改变,近1年体重有下降(具体不详)。
既往史:无糖尿病史,无药物滥用史,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T36.8℃,P90次/分,R20次/分,BP160/100mmHg。慢性病容,贫血貌,双眼睑轻度浮肿,皮肤有氨味,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88g/L;尿常规:蛋白(++),RBC(++);粪便常规(-)。血生化:Cr900μmol/L,HC0315mmol/L,血磷升高。B超:双肾缩小,左肾8.7cm×4.0cm,右肾9.0cm×4.1cm.双肾皮质回声增强,皮髓质分界不清。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22分)
1.诊断(4分)
(1)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
(2)肾性高血压
(3)肾性贫血(中度)
(4)代谢性酸中毒
(5)高磷血症
(6)慢性肾小球肾炎?
2.诊断依据(4分)
(1)中年男性,慢性病程,隐匿起病。
(2)患者间断晨起眼睑水肿,发现血压升高5年,出现夜尿增多2年,厌食、乏力进行性加重1个月。
(3)既往无殊。
(4)查体BP160/100mmHg,慢性病容,贫血貌,双眼睑轻度浮肿,皮肤有氨味。
(5)辅助检查Hb88g/L;尿常规:蛋白(++),RBC(++);血生化:Cr900μmol/L,HCO15mmol/L,血磷升高;B超:双肾缩小。
2.鉴别诊断(6分)
(1)急性肾衰竭:本病一般起病较急,肾功能迅速恶化,B超可见肾脏大小正常或增大,与该患者不符,考虑可能性小。
(2)原发性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损害,但患者多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后期方出现肾功能受损表现,常伴有高血压其他靶器官损害的表现。该患者首先出现水肿,同时伴血压升高,考虑本病可能性小,必要时可行肾活检进一步除外。
3.进一步检查(4分)
(1)病因筛查:如血糖,眼底检查,肾血管超声,自身抗体,肾活检等。
(2)并发症检查:如血常规,凝血,血气分析,电解质,胸片,超声心动,肾小球滤过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
4.治疗原则(4分)
(1)营养治疗:低蛋白饮食。
(2)降压治疗。
(3)纠正肾性贫血。
(4)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高磷血症。
(5)防治并发症。
(6)肾脏替代治疗。

第10题:

病历摘要:女性,26岁,工人。因1年来间断颜面及下肢水肿,2周来加重入院。
患者1年前无诱因出现面部水肿,以晨起明显,伴双下肢轻度水肿、尿少、乏力、食欲不振。曾到医院看过有血压高(150/95mmHg),化验尿蛋白(+)~(++),尿RBC和WBC情况不清,服过中药,病情时好时差。1周前着凉后咽痛,水肿加重,尿少,尿色较红,无发热和咳嗽,无尿频、尿急和尿痛,进食和睡眠稍差,无恶心和呕吐。发病以来无关节痛和光过敏,大便正常,体重似略有增加(未测量)。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病和肝肾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和月经史无特殊,家族中无高血压病患者。
查体:T36.8℃,P80次/分,R18次/分,BP160/100mmHg。
一般状况可,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睑水肿,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咽稍充血,扁桃体(-)。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Hb112g/L,WBC8.7×10/L,N72%,L28%,PLT240×10/L;尿蛋白(++),WBC0~1/HP,RBC10~20/HP,颗粒管型0~1/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3.0g;血BUN8.3mmol/L,Cr156μmol/L,Alb36g/L。


答案:
解析:
分析参考(总分22分)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5分)
(2)诊断依据(3分)
①间断颜面和下肢水肿及有蛋白尿病史1年以上(已两年),1周来着凉后加重,尿少、尿
色较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
②血压高(160/100mmHg),颜面和下肢水肿。
③化验尿蛋白(++),有镜下血尿和管型尿,化验血有氮质血症。
2.鉴别诊断(6分)
(1)高血压病肾损害。
(2)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3)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
3.进一步检查(4分)
(1)腹部B超。
(2)ANA谱。
(3)眼底检查。
(4)肾活检。
4.治疗原则(4分)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限制盐、蛋白和磷的入量。
(2)积极控制高血压:首选利尿和ACEI类药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