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0岁,司机。间断便血1年余。患者于1年前出现大便干燥,每3~5天一次,有时呈羊粪样,伴有便血,多为鲜血,附着于大便表面而不与大便相混,有时于便后滴出鲜血或呈喷射状流出,可自数滴至数十毫升。伴肛门周围异物感,有时排便时肛门剧痛。当便秘好转时,便血可减少或停止。患者食欲正常,喜辣食,体重无变化。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题目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0岁,司机。间断便血1年余。患者于1年前出现大便干燥,每3~5天一次,有时呈羊粪样,伴有便血,多为鲜血,附着于大便表面而不与大便相混,有时于便后滴出鲜血或呈喷射状流出,可自数滴至数十毫升。伴肛门周围异物感,有时排便时肛门剧痛。当便秘好转时,便血可减少或停止。患者食欲正常,喜辣食,体重无变化。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性,28岁,因中上腹不适3年就诊。患者因学习紧张,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3年前开始出现间断中上腹部隐痛不适,时伴泛酸、嗳气及腹胀;与季节、进餐及排便无关,休息后可缓解,饮酒可加重。未行检查,自认为"胃炎",自服"达喜"等治疗,疼痛可减轻。发病以来患者体重下降不明显,大小便正常,没有排过黑色大便。否认既往有肝炎、结核病史,否认有外伤史。吸烟5年,5~10支/日。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一)诊断慢性胃炎(二)诊断依据1.年龄、发病时间、发病部位。2.消化道症状。3.胃药可减轻症状。4.无黑粪及体重下降史等报警症状。二、鉴别诊断1.消化性溃疡2.胃食管反流病3.胆石症4.胃癌三、进一步检查1.血常规。2.大便常规及潜血。3.胃镜检查,包括幽门螺杆菌(Hp)检查。4.B超检查。5.必要时行血PCA及IFA检查。6.24小时食管pH测定及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测定。四、治疗原则1.减轻生活压力,消除精神紧张,戒烟、戒酒。2.明确反复发作原因,如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应酌情行根治治疗。

第2题:

女性,30岁,便秘、肛门疼痛伴便血3个月。

患者3个月前排便时出现肛门疼痛,便后发现手纸上有新鲜血迹,便后肛门疼痛逐渐缓解,但数分钟后再次出现肛门部剧痛,持续半个小时可自行缓解。再次排便时又出现上述症状。发病以来,大便干燥,因怕疼痛对排便产生恐惧心理,不敢正常进食,睡眠差,体重减轻约5kg。既往无药物过敏吏及外伤史,无结核病史,无肿瘤家族史。

查体:发育良好,消瘦,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脊柱四肢检查未见异常。肛门直肠检查:膝胸位,肛门12点处可见袋状小皮垂,分开肛门可见皮垂上方(内侧)有一0.5cm纵行裂口,基底灰白,裂口上方肛乳头肥大,表面可见新鲜血迹。直肠指检:肛门括约肌紧张,直肠黏膜光滑,未触及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WBC 5.5×10/L,N 0.68,Hb120g/L,Plt 150×10/L。

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一)初步诊断慢性肛裂(二)诊断依据1.年轻女性,消瘦。2.典型的周期性肛门疼痛、便秘、出血。3.肛门检查有肛裂"三联征"。4.肛裂基底灰白。5.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正常。二、鉴别诊断1.急性肛裂2.痔3.炎症性肠病、结核引起的肛门部溃疡4.直肠肛管肿瘤三、进一步检查1.直肠镜 必要时采用,以排除直肠肿瘤。2.肿瘤血清标记物检测。3.溃疡处活检病理学检查。四、治疗原则1.排便后温水坐浴,保持局部清洁。2.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3.局部麻醉,扩肛。4.手术治疗 肛裂切除术,肛管内括约肌切除术。

第3题:

女性,20岁,肛门部疼痛、出血间歇发作2年。患者于2年前开始经常出现便秘,每当大便干燥期间,排便时肛门部疼痛,手纸上常带线状血迹,便后疼痛暂时减轻,数分钟后反而加剧。排便通畅后即好转。既往体健,月经正常。查体: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00/70mmHg。体形瘦弱,睑结膜无苍白。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肛门检查:膝胸位6点处可见肛管皮肤裂口,边缘增厚,肉芽暗红色;裂口近端肛乳头水肿、肥大:远端皮肤形成袋状皮垂突出于肛门外。因患者肛门部疼痛较剧,未做直肠指诊。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写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1.初步诊断肛裂。2.诊断依据①青年女性,体形瘦弱。②典型临床表现:肛门部疼痛、便秘、出血。③肛门检查:可见肛裂,前哨痔、肛乳头肥大,即肛裂"三联征"。3.鉴别诊断①痔;②炎症性肠病;③直肠肛管肿瘤。4.进一步检查①直肠指诊;②直肠镜检查。③血、粪常规;④必要时活组织病理检查。5.治疗原则①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纠正便秘,增加纤维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②便后高锰酸钾坐浴,保持局部清洁。③局部麻醉后扩肛。④必要时可行肛裂切除术等。

第4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30岁,司机。间断便血1年余。患者于1年前出现大便干燥,每3~5天1次,有时呈羊粪样,伴有便血,多为鲜血,附着于大便表面而不与大便相混,有时于便后滴出鲜血或呈喷射状流出,可自数滴至数十毫升。伴肛门周围异物感,有时于排便时肛门剧痛。当便秘好转时,便血可减少或停止。患者食欲正常,喜辣食,体重无变化。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本例为便血待查,考虑肛门良性病变(如痔、肛裂、息肉)可能性大。进一步明确诊断有待查体和辅助检查结果。
2.诊断依据
(1)诱因大便干燥。当便秘好转时,便血可减少或停止。
(2)症状大便带血,为鲜血,附着于大便表面而不与大便相混,提示病变位于消化道近肛门段。
(3)伴随症状肛门异物感(痔、息肉),有时于排便时肛门剧痛(肛裂)。
3.鉴别诊断
(1)良性疾病痔、肛裂、息肉。
(2)恶性疾病直肠癌。
4.进一步检查
(1)全身查体,肛门指诊。
(2)直肠镜检。
(3)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决定是否筛查癌抗原CA系列。
5.治疗原则
(1)如为良性疾病,反复出血,有手术治疗指针。根据病因可行痔切除术、息肉摘除术或局麻下行肛管扩张疗法,同时切除前哨痔及慢性肛裂。
(2)如为恶性疾病,则需根据分期,患者一般状况确定治疗方案。

第5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0岁,司机。间断便血1年余。患者于1年前出现大便干燥,每3~5天一次,有时呈羊粪样,伴有便血,多为鲜血,附着于大便表面而不与大便相混,有时于便后滴出鲜血或呈喷射状流出,可自数滴至数十毫升。伴肛门周围异物感,有时排便时肛门剧痛。当便秘好转时,便血可减少或停止。患者食欲正常,喜辣食,体重无变化。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22分)
1.初步诊断:(4分)
(1)便血原因待查。
(2)肛门良性病变(如痔、肛裂、息肉)?
2.诊断依据(4分)
(1)中年男性,慢性病程,间断发作。
(2)大便干燥,间断便血1年余,伴肛门周围异物感,有时伴肛门剧痛。当便秘好转时,便血可减少或停止。
(3)平素喜食辛辣。
(4)查体暂缺。
(5)辅助检查暂缺。
3.鉴别诊断(6分)
(1)结、直肠癌:患者间断便血,应注意考虑本病,但本病多病程较短,多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可伴有腹部肿块,多为持续性病程,进行性加重,常有食欲不振、乏力、体重下降等消耗性症状,与患者不符。可完善直肠指诊,钡灌肠,结、直肠镜检查以进一步除外。
(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间断便血1年余,应考虑本病,但本病多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一般无肛门剧痛,偶可有便秘,但疾病缓解与便秘好转无关,考虑可能性小,必要时可查结肠镜进一步除外。
4.进一步检查(4分)
(1)肛门视诊。
(2)直肠指诊。
(3)便常规+OB。
(4)直肠镜。
(5)难以明确时做全结肠镜。
5.治疗原则(4分)
(1)一般治疗: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大量饮酒,保持大便通畅。
(2)针对特定的疾病采取相应保守治疗措施。
(3)必要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手术治疗。

第6题:

患者,女,20岁。肛门疼痛、便血3天。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为鲜血,于便后滴出或喷射状流出,每次量约数滴至数毫升。伴肛门周围异物感及排便疼痛感。发病以来,食欲正常,喜辣食,体重无变化。既往有便秘史5年。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腹(-)。肛门直肠检查:肛门口有直径1cm暗紫色肿物,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硬,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大便潜血阳性。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写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1.初步诊断血栓性外痔。2.诊断依据①女,20岁。肛门疼痛、便血3天。②诱因为大便干结,便秘。③查体:肛门口有直径1cm暗紫色肿物,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硬,触痛明显。④大便潜血阳性3.鉴别诊断①外痔;②肛裂;③直肠息肉;④直肠脱垂;⑤直肠癌。4.进一步检查①直肠镜检查;②肿瘤血清标记物CEA等。5.治疗原则①一般治疗:调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坐浴等。②硬化剂注射、冷冻等。③手术治疗:痔切除术、痔环形切除术、血栓性外痔剥离术。

第7题:

肛裂案例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30岁,司机。间断便血1年余。患者于1年前出现大便干燥,每3~5天1次,有时呈羊粪样,伴有便血,多为鲜血,附着于大便表面而不与大便相混,有时于便后滴出鲜血或呈喷射状流出,可自数滴至数十毫升。伴肛门周围异物感,有时于排便时肛门剧痛。当便秘好转时,便血可减少或停止。患者食欲正常,喜辣食,体重无变化。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本例为便血待查,考虑肛门良性病变(如痔、肛裂、息肉)可能性大。进一步明确诊断有待查体和辅助检查结果。
2.诊断依据
(1)诱因大便干燥。当便秘好转时,便血可减少或停止。
(2)症状大便带血,为鲜血,附着于大便表面而不与大便相混,提示病变位于消化道近肛门段。
(3)伴随症状肛门异物感(痔、息肉),有时于排便时肛门剧痛(肛裂)。
3.鉴别诊断
(1)良性疾病痔、肛裂、息肉。
(2)恶性疾病直肠癌。
4.进一步检查
(1)全身查体,肛门指诊。
(2)直肠镜检。
(3)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决定是否筛查癌抗原cA系列。
5.治疗原则
(1)如为良性疾病,反复出血,有手术治疗指针。根据病因可行痔切除术、息肉摘除术或局麻下行肛管扩张疗法,同时切除前哨痔及慢性肛裂。
(2)如为恶性疾病,则需根据分期,患者一般状况确定治疗方案。

第8题:

病史摘要:女性,45岁,间断少量便血3个月,肛门异物感1周。患者3个月前开始,每当便秘或大便干燥期间,排便时粪便外常带血,有时便后滴鲜血,一般量不多,排便通畅后即好转。近一周来上述症状又出现,并伴有肛门异物和排便不尽的感觉。查体:发育、营养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血红蛋白148g/L。肛门直肠检查:肛周皮肤正常,未见肛裂或前哨痔,仅于截石位7点处可见静脉团块样物突出。直肠指诊,直肠黏膜光滑、未及肿物、无触压痛。肛门镜检查,于齿状线上方可见静脉样团块,其中7点处团块大而松弛,11点处团块表面黏膜有破损、出血。


参考答案:分析步骤:1.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根据病例材料分析后,初步诊断为内痔,伴有出血、脱垂。诊断依据:(1)典型的病史:无痛性血便,滴少量鲜血。(2)肛门直肠检查所见:可见静脉团块样物从齿状线上方垂下,表面黏膜有破损、出血。2.鉴别诊断(1)直肠癌,有便血、便不尽感等类似症状;直肠指诊有可能触及肿物,结肠镜检查可见菜花状或环形肿物。(2)肛门直肠良性肿瘤,如直肠息肉等,亦可有无痛性血便,需鉴别。直肠指诊可能触及肿物,肠镜检查可见息肉。(3)直肠黏膜脱垂,也可有黏膜脱出(部分脱出),一般较平滑,无静脉团块样物。3.进一步检查(1)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用以排除其他肠道出血性疾患和肿瘤。(2)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和肿瘤标志物等,以协助判断有无贫血、肿瘤。4.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增加纤维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治便秘。(2)止血治疗:如应用5%鱼肝油酸钠注射等。(3)手术治疗:痔单纯切除术,必要时采用。

第9题:

患者男性,35岁,4年多前出现鲜血便,常见便纸上有血迹,有时有鲜血覆盖于大便表面,并伴肛门肿块脱出,平卧时可自行回纳。1个月前出现排便时及便后肛门口剧痛,有时呈喷射状便血,疼痛可持续数小时。

该患者患何种痔

A、Ⅱ期内痔
B、Ⅲ期内痔
C、血栓性外痔
D、混合痔
E、Ⅰ期内痔

答案:A
解析:
Ⅱ期内痔:便血加重,严重时呈喷射状,排便时痔块脱出,但便后能自行回纳。结合题干提示信息,选项A符合。

第10题:

患者,男性,35岁。4年多前出现鲜血便,常见便纸上有血迹,有时有鲜血覆盖于大便表面,并伴肛门肿块脱出,平卧时可自行回纳。1个月前出现排便时及便后肛门口剧痛,便后鲜血滴出,疼痛可持续数小时。

该患者患
A.Ⅰ期内痔
B.Ⅱ期内痔
C.Ⅲ期内痔
D.血栓性外痔
E.混合痔

答案:B
解析:
1.该患者痔为排便时脱出,排便后自行回纳,因此为Ⅱ期内痔。
2.该患者表现为排便时及便后肛门口剧痛,便后鲜血滴出,疼痛可持续数小时,与肛裂的表现最相符。
3.肛裂患者不宜进行直肠指诊,以免增加患者疼痛。
4.辣椒刺激性过强,可致便秘,应减少摄入。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