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

题目

母乳性黄疸()

  • A、生后24小时内迅速发展为黄疸
  • B、生后2天迅速发展为黄疸
  • C、足月儿黄疸加深在生后4~5天较明显,2周内消退
  • D、黄疸持续2周以上
  • E、生后3~8天出现,1~3周达高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母乳性黄疸描述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都会产生黄疸

B、母乳性黄疸以间接和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C、母乳性黄疸都需要停喂母乳

D、母乳性黄疸可在生后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也可在生后12周才消退

E、母乳性黄疸是因为母乳中缺乏β-葡萄糖醛酸苷酶


参考答案:D

第2题:

关于母乳性黄疸说法正确的是()

A黄疸值不高,继续保持观察

B母乳性黄疸一般不用停母乳

C母乳性黄疸一般要1-3个月才能完全退完

D母乳性黄疸值如果超过正常值还是需要照光治疗的


A,B,C,D

第3题: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1、母乳中含有3α-20β孕二醇较多,抑制了肝脏中葡萄糖醛酰转移酶活性;2、母乳中脂肪酶活性较高,使乳汁中三酰甘油水解增加,游离脂肪酸较多,抑制了肝酶或取代蛋白质结合点上的未结合胆红素;3、人乳中含有较高浓度葡萄糖醛酸苷酶,它能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醋链,产生未结合胆红素,后者从小肠吸收进入肝肠循环,使血中的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第4题: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区别在哪里?


正确答案: 生理性黄疸:
①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
②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
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
④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⑤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如果孩子的黄疸属于这种情况,父母即不必担心。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
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
(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
(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
(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

第5题:

母乳喂养后4~5天出现黄疸,患儿一般状态良好,停喂母乳黄疸下降提示()。

  • A、生理性黄疸
  • B、新生儿溶血症
  • C、新生儿败血症
  • D、新生儿胆道闭锁
  • E、母乳性黄疸

正确答案:E

第6题:

对母乳性黄疸的正确指导是

A.立即给予牛乳喂养
B.母乳与牛乳交替哺喂
C.口服葡萄糖溶液
D.给予乳粉喂养
E.暂停母乳待黄疸消退后再喂母乳

答案:E
解析:

第7题: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出现母乳性黄疸,多在40天左右消退。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下列关于母乳性黄疸描述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都会产生黄疸

B.母乳性黄疸非结合和结合胆红素均增高

C.母乳性黄疸都需要停喂母乳

D.母乳性黄疸可在生后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也可在生后6~12周消退

E.母乳性黄疸是因为母乳中缺乏葡萄糖醛酸苷酶


正确答案:D

第9题:

关于母乳性黄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宝宝黄疸值在正常范围内,精神状态好,大小便次数和体重增长都正常,可以继续保持观察
  • B、多晒太阳,帮助宝宝降黄疸
  • C、让宝宝多喝水
  • D、可以停几天母乳,等黄疸下降了再恢复母乳。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吃母乳的新生儿黄疸,停母婴数天后黄疸渐退,这是()

  • A、母乳性黄疸
  • B、母患肝炎
  • C、婴儿感染
  • D、早产引起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