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男性,30岁,起病乏力纳差,渐加重,发病6天时出现昏迷,查体皮肤可见瘀斑,巩膜轻度黄染,肝浊音界缩小,TBil58umoL/LALT220U/L。本病的病理特征是()A、肝细胞嗜酸性变,灶状坏死B、肝细胞呈碎屑状坏死C、肝细胞呈桥接坏死,无纤维组织增生D、肝细胞亚大块坏死,小叶周边形成再生结节E、肝细胞呈腺管状排列
查看答案
问题:下列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全身中毒症状B、休克C、中毒性脑病D、代谢性酸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
问题:男,40岁,腹泻1天,4~5次/d,无明显腹痛及里急后重感。大便镜检:RBC1~3个/HP,WBC0~2个/HP,结肠阿米巴滋养体0~1个/HP,涂片见排列成鱼群状菌。对该病人确诊最有帮助的检查为()A、普通大便培养B、大便悬滴检查C、大便涂片、染色D、大便碱性蛋白胨培养E、血清中和抗体
问题:患者男,48岁,因“左眼视物模糊1个月,发热伴左半身麻木10d”来诊。有不洁性生活史。查体:T38.5℃,P120次/min,R24次/min,BP110/80mmHg;颈软,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mm,对光反射存在,双眼视力较前下降,左眼视物模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左上肢90°被动屈曲,肌张力高,左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稍高,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关于弓形虫的感染,应该进行药物治疗的是()A、急性弓形虫病B、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C、先天性弓形虫病D、无症状带虫状态者E、密切接触者F、易感人群
问题: 男,25岁,持续发热7天于2005年7月20日入院,伴畏寒、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查体:巩膜明显黄染,胸前区可见出血点,肝肋下1cm,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WBC10×109/L,N0.78,L0.22,尿胆红素+,尿胆原+,尿蛋白++,尿镜检WBC0~3/HP,血清总胆红素110μmol/L,ALT170U/L,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B、流行性出血热C、流行性感冒D、钩体病E、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问题: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临床表现,应除外()A、高热及惊厥B、呼吸衰竭C、意识障碍及颅高压表现D、迟缓性瘫痪E、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
问题:丁型病毒性肝炎的地区分布特征正确的是()A、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相差很悬殊,高度地方性流行区主要在地中海沿岸等地B、地方性流行区主要是南亚、南美、非洲等地区,西方国家主要为散发或输入性病例C、流行与卫生水平关系很大,西方国家抗体流行率较低,发展中国家较高D、世界分布很不平衡,我国病毒携带率南方高于北方,农村高于城市E、世界上抗体流行率虽不平衡,但相差不特别悬殊
问题:下列关于疟疾的免疫和发病原理错误的是()A、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B、疟疾反复发作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C、疟原虫在人体内增殖引起强烈的吞噬反应D、感染疟原虫后免疫力产生缓慢,维持时间不长E、多次发作后可获得免疫力,血中疟原虫完全消失,发作停止
问题:艾滋病病毒检测阳性,又具有以下任一症状,即可确诊为艾滋病()A、近期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38℃1个月以上B、近期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1个月以上C、卡氏肺囊虫性肺炎D、卡氏肉瘤E、以上都不对
问题:黄疸出血型钩体病最常见死亡原因是()A、肝功能衰竭B、肾功能衰竭C、心力衰竭D、大出血E、感染性休克
问题: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点是()A、多无发热B、只出现腮腺病变C、一生极少再次发病D、仅一侧腮腺受累E、腮腺管口有脓性分泌物
问题:SARS的发病机制目前倾向是()A、机体的超敏反应B、病毒的直接作用C、病毒诱导的免疫损伤D、病毒的变异E、继发感染
问题:患者在恢复期时,体温未恢复正常,又再发热,称为()A、再燃B、再感染C、重复感染D、二重感染E、复发
问题:男性青年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大肠埃希菌B、金葡菌C、肺炎克氏菌D、铜绿假单胞菌E、表皮葡萄球菌
问题:男,35岁,间歇性腹泻脓血便2年,乙状结肠镜插入13cm处见到3~5mm大小边缘不整的溃疡多处,较深,溃疡面覆盖灰白色苔状物,溃疡间粘膜正常,下列哪种诊断的可能性最大()A、慢性细菌性痢疾B、慢性阿米巴痢疾C、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D、血吸虫病E、结肠癌
问题:患儿5岁,2月份急性起病。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呕吐1天。查体:体温40℃,神志淡漠,全身皮肤黏膜有散在瘀点、瘀斑,颈软,脑膜刺激征(-)。 为明确诊断需进行以下哪些检查()A、血常规B、肥达反应C、腰穿脑脊液化验D、皮肤瘀点渗出液涂片E、流行性出血热抗体
问题:治疗急性肠阿米巴患者,首选药物是()A、二氯散糠酸脂B、甲硝唑C、双碘羟基喹啉D、巴龙霉素E、诺氟沙星
问题:临床应用的喹诺酮类药物中,抗菌活性最强的是()A、环丙沙星B、诺氟沙星C、吡哌酸D、氧氟沙星E、氟哌酸
问题:伤寒常见的肠道并发症是()A、肠套叠B、肠粘连C、肠出血D、肠穿孔E、坏死性肠炎
问题:女性,32岁。因收割水稻劳累,诉全身肌肉酸痛及发热4天,伴咳嗽、腹痛,咯血1次约50~60ml来诊。体检:体温39.2℃,面色苍白,双眼结膜充血,心率140次/min,有奔马律,两肺有湿啰音,腓肠肌有压痛,拟诊为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侵入人体的途径是()A、消化道B、呼吸道C、皮肤D、昆虫吸血E、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