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0岁。患者3年来时有胸骨后烧灼感,饭后及平卧时明显,偶

题目

患者男,60岁。患者3年来时有胸骨后烧灼感,饭后及平卧时明显,偶有吞咽困难,行X线钡餐检查发现食管裂孔疝。对该患者的治疗为()。

  • A、无需特殊治疗
  • B、手术治疗
  • C、应用奥美拉唑治疗
  • D、应用莫沙必利治疗
  • E、应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
  • F、内镜下治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60岁。患者3年来时有胸骨后烧灼感,饭后及平卧时明显,偶有吞咽困难,行X线钡餐检查发现食管裂孔疝。

该患者可为
A.滑动疝
B.绞窄疝
C.嵌顿疝
D.可无疝囊存在
E.不可能没有疝囊存在
F.膈疝

答案:A,D
解析:
3.食管裂孔疝常发生于老年人,一般可分为三型即滑动型、食管旁型及混合型。其中以滑动型裂孔疝最为常见,临床上主要出现胃食管反流的征象,治疗按胃食管反流症治疗。手术治疗可纠正裂孔疝的解剖缺陷,但术后易发生食管胃连接部功能障碍,手术复发率亦高,一般多数患者应采取内科治疗。当出现疝囊绞窄或嵌顿,严重食管炎、反复出血、溃疡及狭窄等时需手术治疗。

第2题:

患者男,40岁。肥胖,2年来反复出现胸骨后烧灼感,饭后明显,平卧时明显,可放射至后背,肩部,略有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自服奥美拉唑后略有缓解。遂来院检查。

如果该患经过系统内科治疗8周后,不适症状仍未明显好转,此时如测LES压力值可能为
A.3mmHg
B.4mmHg
C.5mmHg
D.6mmHg
E.7mmHg
F.8mmHg
G.9mmHg

答案:A,B,C
解析:
1.患者为中年男性,肥胖,2年来反复出现胸骨后烧灼感,饭后明显,平卧时明显,从病史上看,考虑患者为胃食管反流病可能性大,首先做心电图检查,除外冠心病所致胸骨后疼痛,之后行胃镜检查明确是否有食管炎改变,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能判断其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但内镜下无反流性食管炎不能排除胃食管反流病,有相当部分患者为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或称非糜烂性反流病。而24小时食管PH监测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可提供食管是否存在过度酸反流的客观证据,对于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4.食管测压:可测定LES的长度和部位,LES静息压为10~30mmHg,如LES压<6mmHg,容易导致反流。当胃食管反流病内科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可作为辅助性诊断方法。

第3题:

患者男,60岁。患者3年来时有胸骨后烧灼感,饭后及平卧时明显,偶有吞咽困难,行X线钡餐检查发现食管裂孔疝。患者可出现的并发症有A、食管溃疡

B、食管出血

C、食管破裂

D、食管穿孔

E、食管狭窄

F、疝囊嵌顿或绞窄

G、疝囊出血

H、疝囊破裂

I、疝囊感染

该患者可为A、滑动疝

B、绞窄疝

C、嵌顿疝

D、可无疝囊存在

E、不可能没有疝囊存在

F、膈疝

对该患者的治疗为A、无需特殊治疗

B、手术治疗

C、应用奥美拉唑治疗

D、应用莫沙必利治疗

E、应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

F、内镜下治疗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BEF


问题 2 答案:AD


问题 3 答案:CD

第4题:

患者男,40岁。肥胖,2年来反复出现胸骨后烧灼感,饭后明显,平卧时明显,可放射至后背,肩部,略有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自服奥美拉唑后略有缓解。遂来院检查。 该患者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该病因可能为()。

  • A、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
  • B、一过性LES松弛频繁
  • C、食用低脂肪类食物
  • D、食管裂孔疝
  • E、应用钾通道阻滞剂类药物
  • F、胃内压力增高

正确答案:A,B,D,F

第5题:

男,51岁,反复胸骨后闷痛11年,有时有烧灼感,饱餐后和平卧时易发,无心悸、气促、吞咽困难、消瘦等。体检:血压160/70mmHg,无明显阳性体征。(1)诊断?(2)可以考虑的试验性治疗药物?
诊断:胃食管反流病
治疗:PPI试验(奥美拉唑0meprazole试验):对于表现有烧心、反酸等典型反流症状而疑为GERD患者,可用0meprazole每日2次共l周。若症状缓解或消失,可临床诊断为GERD。此方法敏感性75%~80%,特异性55%~85%。

第6题:

患者男,50岁。5年来反复出现饭后胸骨后烧灼痛,放射至肩背部及耳部,时有吞咽困难症状,服用法莫替丁能缓解症状,多次心电图检查正常。

若应用奥美拉唑及莫沙必利治疗,一般疗程应为
A.1周
B.2周
C.4~8周
D.8~10周
E.10~14周
F.3个月

答案:C
解析:
2.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避免服用降低LES压的食物及药物,如:高脂肪、巧克力、浓茶、咖啡、钙拮抗剂、地西泮,还有某些激素如缩胆囊素、胰升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等。还应戒烟及禁酒。
3.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等,特别适用于症状重、有严重食管炎的患者,疗程一般为4~8周,对个别疗效不佳患者可加倍剂量或适当延长疗程。

第7题:

患者男,60岁。患者3年来时有胸骨后烧灼感,饭后及平卧时明显,偶有吞咽困难,行X线钡餐检查发现食管裂孔疝。

患者可出现的并发症有
A.食管溃疡
B.食管出血
C.食管破裂
D.食管穿孔
E.食管狭窄
F.疝囊嵌顿或绞窄
G.疝囊出血
H.疝囊破裂
I.疝囊感染

答案:A,B,E,F
解析:
3.食管裂孔疝常发生于老年人,一般可分为三型即滑动型、食管旁型及混合型。其中以滑动型裂孔疝最为常见,临床上主要出现胃食管反流的征象,治疗按胃食管反流症治疗。手术治疗可纠正裂孔疝的解剖缺陷,但术后易发生食管胃连接部功能障碍,手术复发率亦高,一般多数患者应采取内科治疗。当出现疝囊绞窄或嵌顿,严重食管炎、反复出血、溃疡及狭窄等时需手术治疗。

第8题:

患者男,40岁。肥胖,2年来反复出现胸骨后烧灼感,饭后明显,平卧时明显,可放射至后背,肩部,略有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自服奥美拉唑后略有缓解。遂来院检查。

该患者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该病因可能为
A.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
B.一过性LES松弛频繁
C.食用低脂肪类食物
D.食管裂孔疝
E.应用钾通道阻滞剂类药物
F.胃内压力增高
G.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升高
H.一过性LES紧张频繁
I.幽门螺杆菌感染

答案:A,B,D,F
解析:
1.患者为中年男性,肥胖,2年来反复出现胸骨后烧灼感,饭后明显,平卧时明显,从病史上看,考虑患者为胃食管反流病可能性大,首先做心电图检查,除外冠心病所致胸骨后疼痛,之后行胃镜检查明确是否有食管炎改变,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能判断其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但内镜下无反流性食管炎不能排除胃食管反流病,有相当部分患者为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或称非糜烂性反流病。而24小时食管PH监测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可提供食管是否存在过度酸反流的客观证据,对于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4.食管测压:可测定LES的长度和部位,LES静息压为10~30mmHg,如LES压<6mmHg,容易导致反流。当胃食管反流病内科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可作为辅助性诊断方法。

第9题:

患者男,40岁。肥胖,2年来反复出现胸骨后烧灼感,饭后明显,平卧时明显,可放射至后背,肩部,略有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自服奥美拉唑后略有缓解。遂来院检查。 为明确诊断该患者应行什么检查()。

  • A、心电图
  • B、心脏彩超
  • C、胃镜
  • D、钡餐透视
  • E、24小时食管PH监测
  • F、肺CT

正确答案:A,C,E

第10题:

患者男,40岁。肥胖,2年来反复出现胸骨后烧灼感,饭后明显,平卧时明显,可放射至后背,肩部,略有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自服奥美拉唑后略有缓解。遂来院检查。 果患者行24小时食管PH测定,判断病理性酸反流的指标有哪些()。

  • A、24小时内PH小于4的总百分比时间
  • B、大于5分钟的反流次数
  • C、持续最长的反流时间
  • D、PH小于4的次数
  • E、直立位PH小于4的百分比时间
  • F、PH小于5的次数

正确答案:A,B,C,D,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