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通信时每帧的数据位最多是7位。

题目

异步通信时每帧的数据位最多是7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异步串行通信采用异步通信信息帧传送数据。()


参考答案:√

第2题:

PC机的串行通信接口(COM1l、COM2)采用异步通信。异步通信的一帧信息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可选)和【 】。


正确答案:停止位
停止位

第3题:

关于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说法错误的是()。

A. 异步通信时以字符(构成的帧)为单位进行传输

B. 异步通信要求接收和发送设备必须使用同一时钟

C. 异步通信实现较容易

D. 同步通信传输效率较高


参考答案:B

第4题:

异步通信,当波特率为4800时,1字符帧包含1个起始位、7个数据位、2个停止位(无校验位)共10位,试求传输2KB的数据所需时间为多少?


正确答案: 位周期=1/波特率=1/4800(秒)
传送总位数=10*2*1024=20480(位)
所需时间=位周期*传送总位数=1/4800*20480=4.27(秒)

第5题:

PC机的串行通信接口(COM1、COM2)采用异步通信方式。异步通信的一帧信息中不会包括的是( )。

A.起始位

B.数据位

C.奇偶校验位

D.CRC校验位


正确答案:D
解析:PC机的串行通信接口(COMI、COM2)采用异步通信方式。异步通信的一帧信息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和奇偶校验位。

第6题:

简述串行通信的协议及异步串行通信的帧格式。


参考答案: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步串行通信的数据格式异步通信数据帧的第一位是开始位,在通信线上没有数据传送时处于逻辑“1”状态。当发送设备要发送一个字符数据时,首先发出一个逻辑“0”信号,这个逻辑低电平就是起始位。起始位通过通信线传向接收设备,当接收设备检测到这个逻辑低电平后,就开始准备接收数据位信号。因此,起始位所起的作用就是表示字符传送开始。

第7题:

PC机的串行通信接口(COM1、COM2)采用异步通信。异步通信的一帧信息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可选)和【 】。


正确答案:停止位
停止位 解析:本题考查PC系统中主要的外设接口基本知识。串行通信分为串行同步通信和串行异步通信。PC系统的串行通信采用串行异步通信,一帧数据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可选)和停止位4部分内容,收发双方预置的帧数据格式必须一致。

第8题:

在异步通信时,完整的一帧信息一般包括四个部分,传送过程中它们的正确顺序是

A.停止位、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

B.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

C.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起始位

D.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


正确答案:B
解析:异步通信是指一帧信息以起始位和停止位来完成收发同步。传送过程中的顺序为: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只有既无帧错又无奇偶校验错的接收数据才是正确的。选项B正确。

第9题:

简述串行异步通信数据帧的格式。


正确答案:1个起始位,5到8个数据位,1个可选的奇偶校验位,1到2个停止位。

第10题:

异步通信格式约定数据位为()位,终止位为()位。


正确答案: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