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蛋用雏鸡培育效果?

题目

如何提高蛋用雏鸡培育效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进行雏鸡的选择和运输?


本题答案:1)选择雏鸡时,应按照以下特征来选:
健康雏鸡:眼大有神,活泼好动,脐部发育良好,卵黄吸收好,体温较高,握在手中有挣扎感。
弱雏:羽毛污秽,精神萎靡,卵黄吸收不好,体温较低,叫声凄惨,握在手中无挣扎感。
2)雏鸡的运输必须做到:24-36小时运输必须到位,注意夏天防暑,冬季防寒

第2题:

蛋用型雏鸡最好的育雏方式是()。

A、地面育雏

B、网上育雏

C、立体育雏

D、地网混合育雏


本题答案:C

第3题:

下列哪种情况禁止使用抗生素()

A.蛋用中雏

B.产蛋期的蛋鸡

C.肉用仔鸡

D.蛋用雏鸡


参考答案:B

第4题:

蛋用型雏鸡是指()周龄的鸡。

  • A、0——3
  • B、0——4
  • C、0——5
  • D、0——6

正确答案:D

第5题:

试述蛋雏鸡的生理特点和习性


参考答案:(1)生长发育迅速蛋鸡商品雏的正常出壳重在40g左右,6周龄末体重可达到440g左右,42天雏鸡增重11倍,可见雏鸡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迅速。就单位体重计,雏鸡的耗氧量和排出废气量也大大高于成年鸡。雏鸡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也相应地超过成年鸡。因此,育雏期的日粮中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必须严格按照营养标准予以满足,不仅要提高蛋白质水平,还要求氨基酸平衡,并且保证恰当的能量水平,配制营养丰富的全价日粮。育雏阶段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生长发育是日后无法弥补的。(2)体温调节机能弱初生的幼雏体小娇嫩,大脑的体温调节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善,自体产热能力也较弱。雏鸡体重愈小,表面积相对愈大,散热面积大于成年鸡。雏鸡绒毛稀而短,机体保温能力差,雏鸡体温低于成年鸡1—3℃。只有待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中枢的机能逐步完善,机体产热能力增强,绒羽脱换、新羽生长之后体温才逐渐处于正常。在10日龄后体温才接近成年鸡。雏鸡对环境温度适应力很低,既怕冷,又怕热,故要为雏鸡创造温暖、干燥、卫生、安全的环境条件。(3)消化机能尚未健全雏鸡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但是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功能差。因此,在饲喂上要求给予含粗纤维低、易消化、营养全面而平衡的日粮,特别是与生长有关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必须满足。要选择容易消化的饲料配制日粮,对棉籽粕、菜籽粕等一些非动物性蛋白饲料,雏鸡难以消化,适口性差,利用率较低,要适当控制添加比例。(4)抗病能力差雏鸡体小娇嫩,对疾病抵抗力很弱,易感染疾病,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病、法氏囊病、球虫病、慢性呼吸道病等。育雏阶段要严格控制环境卫生,切实做好防疫隔离。(5)胆小,群居性强雏鸡比较敏感,胆小怕惊吓。雏鸡生活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避免有噪音或突然惊吓。非工作人员应避免进入育雏舍。在雏鸡舍和运动场上应增加防护设备,以防鼠、蛇、猫、狗、老鹰等的袭击和侵害。雏鸡喜欢群居,便于大群饲养管理,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和设备。(6)羽毛生长更新速度快后备鸡羽毛生长极为迅速,在4~5,7~ 8,12~13,18—20周龄分别脱换4次羽毛。羽毛中蛋白质含量为80%一82%,为肉中蛋白质的4~5倍。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尤其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高。

第6题:

蛋用型雏鸡的育雏方式有()、()、立体育雏。


本题答案:地面育雏;网上育雏

第7题:

蛋雏鸡开食方法(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开食前用浅平开食盘或塑料布(厚纸)铺在地面或网上,塑料布要有足够的大小,将调制好的开食饲料均匀地撒在塑料布或浅盘上面,并增加光亮度,引诱雏鸡前来啄食开食料。诱导采食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抓几只已开食过的小鸡当开食引导,引导小鸡一见食物后便低头不停地啄食,其他小鸡也能跟随试探啄食,慢慢走向食物中心频频啄食;二是边撒食,边用“吧吧……吧吧”的声音信号呼唤雏鸡前来,小鸡能跟随人的声音和撒食声音去寻找食物,很快地建立起条件反射。应尽力争取在一天之内使所有的雏鸡都开食,为培育整齐的鸡群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8题:

只要是母禽产的蛋,只要是孵化条件适宜,都能孵化产出雏鸡。()


本题答案:错

第9题:

用陈蛋调制蛋泡面团也可达到良好的工艺效果。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10题:

看鸡施温一般不通过观察雏鸡()判断雏鸡培育温度是否恰当。

  • A、分布
  • B、行为
  • C、精神状态
  • D、体重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