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的广场空间环境分析包括:广场空间的尺度分析、广场空间与周围的建筑、广场空间与道路的关系、广场的序列空间。外部空间设计中采用()的模数,是一个令人感到舒适亲切的尺度,广场实体的高度H与距离D的比例也是分析的重点,比值大体在1-3之间。

题目

城市广场的广场空间环境分析包括:广场空间的尺度分析、广场空间与周围的建筑、广场空间与道路的关系、广场的序列空间。外部空间设计中采用()的模数,是一个令人感到舒适亲切的尺度,广场实体的高度H与距离D的比例也是分析的重点,比值大体在1-3之间。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20-25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下沉式广场敞开空间防火检查中,不同防火分区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m。

A.11
B.12
C.13
D.14

答案:C
解析:
教材P88
分隔后不同区域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其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3m。

第2题:

某地下商场的总建筑面积为10000㎡,采用一个下沉式广场将商场分隔为A,B,C三个独立的区域。下列关于该下沉式广场的设计中,错误是()。

A.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不应少于2部
B.A区域通向下沉式广场的开口与B区域通向下沉式广场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6m
C.下沉式广场的室外开敞空间中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为172㎡
D.防火分区利用下沉式广场进行疏散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答案:A
解析:

第3题:

广场按空间形态分为( )、( )


参考答案:开敞性广场、封闭性广场

第4题:


A.对称的建筑空间序列处理手法
B.封闭的建筑外部空间与开阔的自然空间相对比的处理手法
C.错落的建筑形体与规整的广场空间相对比的处理手法
D.丰富的建筑空间和简单的平面布局相对比的处理手法

答案:B
解析:
这两个建筑实例都采用了封闭的建筑外部空间与开阔的自然空间相对比的处理手法。①颐和园入口部分的仁寿殿建筑群采用的也是封闭形式的空间,人在这个院内视野受到了一定的局限,但只要穿过它绕到仁寿殿的后侧,便可放眼眺望辽阔无际的湖光山色,从而使精神为之一振。②圣马可广场,它的平面呈曲尺形,十分狭长而封闭,特别是对着湖的那一段广场,不仅狭窄而且还愈收愈紧。处于其中,视野必然受到局限;然而一旦走到广场的尽端,便顿觉开朗。

第5题:

构成城市景观的空间元素有( )。

A.建筑、广场
B.历史文物
C.山体水石
D.街道、广场、建筑、绿地、山石、雕塑、水面

答案:D
解析:
城市景观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各异,每个城市都有特殊性格、形象和风貌,这是城市景观构思和规划设计的依据。构成城市景观的空间元素有街道、广场、建筑、绿地、山石、雕塑、水面等。

第6题:

某地下商场的总建筑面积为30000m2,采用一个下沉式广场将商场分隔为A、B、C三个独立的区域。下列关于该下沉式广场的说法中,错误是()。

A.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不应少于2部
B.A区域通向下沉式广场的开口与B区域通向下沉式广场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6m
C.下沉式广场的室外开敞空间中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69m2
D.防火分区利用下沉式广场进行疏散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用于防火分隔的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隔后的不同区域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m。室外开敞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可能导致火灾蔓延的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69m2。(2)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内应设置不少于1部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当连接下沉广场的防火分区需利用下沉式广场进行疏散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3)确需设置防风雨棚时,防风雨棚不应完全封闭,四周开口部位应均匀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该空间地面面积的25%,开口高度不应小于1.0m;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60%计算。

第7题:

中国著名的广场舞,以其奇葩式的音乐与高分贝的音响,使其似乎成为新型的一种必杀器,携带者“中国大妈”大有所向披靡之态势。公众由此对广场舞产生无数意见,而在广场上发生的所有欢快、矛盾、冲突,都折射出中国与中国人独特的公共空间意识与公共领域现状。
从媒体报道来看,现在居民与广场舞大妈的矛盾,在和平协商失败之后,已经升级为多种形式,居民采用猎枪射击、放藏獒、“高音炮”等手段,对侵入居民空间的广场舞进行抵制与反抗。
这些矛盾的背后,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广场舞大妈肯定是没有考虑到广场(特别是社区附近的广场)是所有人共享的公共空间,每个人在这个公共空间内,必须要尊重相互之间的感受与权利。同样的,反对广场舞的人,也存在公共空间意识不足的情况,否则就不会用到以上那些过激的手法了。
这种公共空间意识的缺失,源于长期以来官方指定的场域成为主体公共空间,会场、广场、礼堂、街道、公园、操场等场所,都成为“公家空间”。但是这些“公家空间”本质上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因为并不包含市民讨论公共事务的天然内涵。这就必然造成人们缺乏在公共空间与陌生人共处的基本能力。这种公共空间意识缺失的状况,其实也反映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小细节上,比如大声喧哗、随意丢弃垃圾等,严重者甚至造成“公地悲剧”,使得本属于所有人的公共空间成为最容易遭受破坏、无人爱护的无主之地。
中国城市里公共空间的窘迫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矛盾。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公共空间有过一定拓展,但又很快受到商业化浪潮的冲击,呈现碎片化趋势。现在城市小区里的公共空间往往被开发商霸占或变卖,居民甚至都不知道哪些是属于自己的公共空间,在这些公共空间自己有哪些基本权利。
回到广场舞,诚如一些评论所言,广场舞盛行的背后,有着中国集体主义者的影子。但是,这种自发式集体行为只是反映了老年人在城市化之后,寻求与人交流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而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安顿好老年人的娱乐与社交,广场舞应该发挥巨大作用。
解决好广场舞的问题,其实正是锻炼和培养中国人良好公共空间意识的契机。因为这是一个被推到全社会面前、需要公众认真面对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必须和平解决,这就是需要不断的协商、谈判与妥协,最终形成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其实正是公民训练。公民意识程度较高的地方,这种公共空间意识也会相应较高,因为人们有了更多的同理心,更懂得谈判与妥协。
作者倾向于认为广场舞问题应该通过哪种途径解决?

A.通过立法明确公共空间的范围与规则
B.地方政府根据城市状况出台管理办法
C.小区居民代表与广场舞代表进行协商
D.居委会派专人负责管理小区公共空间

答案:C
解析:
本题属于篇章阅读。
依据原文“解决好广场舞的问题......这就是需要不断的协商、谈判与妥协,最终形成解决方案”,可知应该通过“协商、谈判与妥协”,最终解决问题。对比选项,只有C项符合这一途径,因此C正确。
A、B、D项,“立法”“管理办法”“专人负责管理”均不属于“协商、谈判与妥协”的途径,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第8题:

圣马可广场有哪些空间特色?


参考答案:

两进梯形广场、强调透视、端庄俏丽、活泼热情、伟岸挺拔、和谐统一、对景构图


第9题:

广场空间多是不规则形,围合严实,尺度相宜,这是欧洲哪一个时期广场的特征?( )

A.文艺复兴
B.巴洛克
C.中世纪
D.古罗马

答案:C
解析:
中世纪的广场特点:①多呈不规则形态;②形制自由灵活;③围合严实;④与人的尺度相宜。例如,意犬利早期中世纪的广场锡耶那。

第10题:

城市广场中几种空间环境要素设计包括5种:()、()、地面铺装、建筑小品、植物。


正确答案:色彩;水体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