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回火时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止和补救措施。

题目

简述回火时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止和补救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回火时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止和补救措施。


本题答案:回火时常见的缺陷有:
(1)回火后硬度过高。产生原因是回火温度偏低或保温时间不足,防止和补救措施是重新按正确的工艺回火。
(2)回火后硬度不足。主要是由于回火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出现这种情况应把工件退火后重新淬火。对回火有二次硬化现象的材料若回火温度偏低,也会导致硬度不足。防止和补救措施是按正确工艺重新回火。
(3)高合金钢容易产生回火裂纹。产生原因是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太快。防止措施是回火加热要缓慢,冷却也要缓慢。
(4)回火后有脆性。第一类回火脆性是回火温度在脆性温度区域,所以应避免在此温度区回火或更换钢号。第二类回火脆性主要是回火后冷速太慢,回火后应快速冷却或选用含有钨、钼元素的钢材。

第2题:

试述回火时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止和补救措施。


正确答案: 回火时常见的缺陷有:
(1)回火后硬度过高。产生原因是回火温度偏低或保温时间不足,防止和补救措施是重新按正确的工艺回火。
(2)回火后硬度不足。主要是由于回火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出现这种情况应把工件退火后重新淬火。对回火有二次硬化现象的材料若回火温度偏低,也会导致硬度不足。防止和补救措施是按正确工艺重新回火。
(3)高合金钢容易产生回火裂纹。产生原因是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太快。防止措施是回火加热要缓慢,冷却也要缓慢。
(4)回火后有脆性。第一类回火脆性是回火温度在脆性温度区域,所以应避免在此温度区回火或更换钢号。第二类回火脆性主要是回火后冷速太慢,回火后应快速冷却或选用含有钨、钼元素的钢材。

第3题:

简述回火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回火的根本原因是火焰传播速度与气流喷出速度之间的动平衡遭到破坏,火焰传播速度大于气流喷出速度所致。
为防止回火,可燃混合气体从烧嘴流出的速度必须大于某一临界速度,临界速度与煤气成分、预热温度、烧嘴口径及气流性质等有关。操作主要是保证烧嘴前煤气压力不能过低,一旦煤气总管压力低,应适当减少所开烧嘴数量,适当调整烧嘴前煤气手阀。同时保证一定风压。

第4题:

试述第一类回火脆性产生的原因及防止办法。


正确答案:第一类回火脆性产生的原因是马氏体分解时沿马氏体片(或条)界面析出碳化物薄片所致。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加剧了这种脆性。
防止办法:
(1)避免在该温区(250~400℃)回火;
(2)用等温淬火代替之;
(3)加入合金元素Si(1~3%)使碳化物析出温度推向较高温度。

第5题:

扭转、倾覆产生的原因及补救措施。


正确答案:1、扭转、倾覆产生的原因及补救措施:1)抱杆(1)抱杆有高低(挖土或调整控制抱杆大绳)。(2)抱杆迈步(往前或往后移动抱杆腿部)(3)起始角偏小或偏大(严格控制起始角)。2)左右浪风:(1)长度不等(控制好浪风绳长度)。(2)树木、房屋防碍(建议各采用2根临时拉线)。3)牵引系统:(1)地锚拔出(及时加固地锚)(2)磨绳卡牢(用元宝夹头、钢丝绳套、双钩将磨绳松开)。(3)80º后继续牵引。4)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措施不够,拉线不打,补强措施也不够。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打好八根拉线,做好补强措施,然后再进行调整。

第6题:

冷轧辊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格坑:带钢焊缝质量不好,有异物进入。
②粘辊:局部压下量过大,断片、堆钢、折叠,带钢板形不好或辊身表面硬度低。
③裂纹:粘辊等过热缺陷造成局部压下过大,冷却不好,轧辊表面杂物粗大。
④勒辊:辊身两端压下不一致,带钢浪形、跑偏、辊身表面硬度低。
⑤大面积带状剥落:由于轧辊辊身有微裂纹,在循环轧制应力的作用下,经过二次疲劳裂纹的发展造成的。
⑥掉肉:辊身表面有微裂纹,辊身表层局部严重过热,辊身表层有大夹杂物等缺陷在轧制应力作用下,经疲劳裂纹发展成掉肉。
⑦辊身两侧环状裂纹:轧制时,两端压下严重不均,轧辊淬火质量不好。
⑧工作辊轴承抱辊:轴承润滑不好,未及时加油,轴承密封不好,辊身两端压下严重压偏。
⑨断辊:轧辊内部残余拉应力大,轧辊中心有裂纹等缺陷,辊身两端压下严重压偏,外来温度影响,使轧辊内应力激剧增加。

第7题:

简述压痕的缺陷特征?并根据缺陷特征判断其产生原因,及预防和消除方法?


正确答案:特征有核状、条状、翘皮状、碎裂状、横向压伤、铁屑状等。
产生原因:
(1)张减机成品机架轧辊表面粘有金属物,使表面形成凸块,压印在钢管表面上。
(2)结疤或其它异物压在钢管表面上的脱落。
(3)热态钢管在横向运输过程中的碰伤或划伤。
(4)热轧后钢管被横移装置或锯切装置碰伤、压印。
预防和消除方法:
(1)准确调整横移装置的运行轨迹,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轧辊粘钢要及时更换或磨掉。
(3)合理调整冷锯压力。
(4)热轧线上的异物,铁耳及时清除。

第8题:

钢焊缝常见的外部缺陷及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本题答案:(1)咬边产生原因:电流太大,运条速度太小,电弧过长,摆动不合理。直流焊的磁偏吹。立、横、仰焊也会加剧咬边。
(2)焊瘤:焊接规范过强、熔化过快、焊条质量欠佳及操作不当。
(3)凹坑:多是由于收弧时焊条未作短时间停留造成的。
(4)未焊满:填充金属不足。
(5)烧穿:电流过大,速度太慢,电弧在焊缝处停留过久。工件间隙太大钝边太小也容易出现烧穿现象。
(6)其他表面缺陷:成形不良,错边,塌陷,表面气孔及弧坑缩孔,各种焊接变形。

第9题:

简述闪光焊“灰斑”缺陷的特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 闪光焊“灰斑”缺陷的特点是:分布在焊缝的结合面上,有明显轮廓,形状不规则,呈灰暗色或深灰色,没有金属光泽,多出现在轨底及轨腰部位。
产生的原因是:与闪光过程紧密相关,与闪光焊接工艺方法有关。一般认为与次级钳口电压过高、连续闪光不稳定、烧化末速过高等因素有关。连续闪光焊的灰斑少于预热闪光焊。
防止措施是: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适当降低钳口电压、保证稳定激烈的连续闪光过程、防止焊接端面出现较深的火口、提高顶锻的合缝速度和合缝量等措施,可以减少灰斑的产生。

第10题:

试述第二类回火脆性的产生原因和防止办法。


正确答案: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的原因是在450~650℃回火时,微量杂质(P、SbSn、As等)或合金元素向原奥氏体晶界偏聚之故。防止这类回火脆性的办法是:
(1)从回火温度快冷,抑制杂质元素在晶界偏聚;
(2)选用含Mo、W的合金钢,减缓其偏聚过程;
(3)发展高纯度钢材;
(4)采用两次淬火工艺(1.AC3+30~50℃加热淬火);(2.AC1~AC3之间加热淬火);
(5)高温形变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