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号文第八条有关国际收支规模1亿美元应如何理解?

题目

36号文第八条有关国际收支规模1亿美元应如何理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共用题干
某国某年的有关经济指标分别为: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逆差570亿美元;资本账户顺差680亿美元;年底的未清偿还外债余额为460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占70%;国民生产总值3620亿美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国国际收支的总体状况是()。
A:逆差110亿美元
B:顺差110亿美元
C:逆差220亿美元
D:顺差220亿美元

答案:B
解析:
该国的国际收支的总体状况应该综合考虑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状况,680-570=110亿美元,即顺差110亿美元。
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应采用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以及使本币法定升值的汇率政策。
负债率即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本题中负债率=460/3620=12.7%。
负债率国际通行警戒线是20%,并未超过。
外债结构的优化具体包括六个方面:外债种类结构的优化、期限结构的优化、利率结构的优化、币种结构的优化、国别结构的优化以及投向结构的优化。本题中短期外债占比过高,应该加强外债期限结构的优化。

第2题:

如何正确理解国际收支的含义。


答案:
解析:
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它有狭义与广义两个层面的含义。狹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经济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淸的外汇收入与支出。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的定义为:国际收支是—种统计报表,系统的记载了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主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交易。大部分交易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

第3题:

(3分)你是如何理解文题“心灵折旧费”的?


正确答案:

第4题:

如何理解存款规模的控制?


正确答案: (1)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分析存款规模。从宏观讲,一国存款总量取决于该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存款总量的增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只要存款的增长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维持社会稳定,即达到初步目的。
(2)从银行经营管理角度分析存款规模。存款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存款是有成本的,而且这些负债在合理运用以前不会给银行带来收益。从银行经营管理角度考虑,一家银行的存款量应当控制在吸收存款的成本与管理负担可承受的能力及银行可发放贷款的能力范围内。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属于存款不当增长,非但不会给银行带来收益,反而会给银行经营造成负担。
(3)从数量上分析银行存款规模。主要考虑银行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随着银行存款量的增加,存款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都会相应增加,当银行吸收存款达到一定规模后,银行的固定成本也会发生变化。当银行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此时银行的收益达到最大,同时也达到了最适宜的存款规模。

第5题:

新版GSP第八条要求,企业应当定期以及在质量管理体系关键要素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开展内审。请问应如何理解“定期”及“质量管理体系关键要素发生重大变化”这两种情形?


正确答案:定期内审是指企业依据自身情况,在制度中明确规定出内审时限,并按照时限对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相应的计算机系统等质量要素进行内审。目的是通过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价,证实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充分性、适宜性及有效性,以满足质量过程控制的要求,保证药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合同和顾客的要求。定期内审一般要求进行全面内审。其中质量管理体系关键要素是指企业应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保障药品质量所应具备的关键条件,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文件、主要设施及设备、计算机系统等。
企业质量体系关键要素变化表现形式为:
(1)机构增减;
(2)人员变更:包括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变化;
(3)制度的重大修订;
(4)主要设施设备变更:仓库地址或面积变更、自动温湿度监测系统、冷链、计算机系统的变更,应该组织临时性内审,以证实变更后的质量管理体系合理、充分、有效地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关键要素发生重大变化时的内审一般只要求做专项内审,即针对变更的项目进行内审。

第6题:

某国某年的有关经济指标分别为: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逆差570亿美元:资本账户顺差680亿美元;年底的未清偿还外债余额为460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占70%:国民生产总值3620亿美元。

该国国际收支的总体状况是()亿美元。

A. 逆差110
B. 顺差110
C. 逆差220
D. 顺差220

答案:B
解析:
该国的国际收支的总体状况应该综合考虑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状况,680-570=110(亿美元),即顺差110亿美元。

第7题:

汇发[2014]23号第七条有关外汇收支规模1亿美元应如何理解?


正确答案:1亿美元外汇收支规模中既包括经常项下收支,也包括资本项下收支。跨境人民币收支规模可以折算为美元计入。

第8题:

某国某年的有关经济指标分别为: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逆差570亿美元,资本账户顺差680亿美元;年底的未清偿还外债余额为460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占70%;国民生产总值3620美元。
该国国际收支的总体状况是( )。

A、逆差110亿美元
B、顺差110亿美元
C、逆差220亿美元
D、顺差220亿美元

答案:B
解析:
该国的国际收支的总体状况应该综合考虑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状况,680 -570= 110亿美元,即顺差110亿美元。选B。

第9题:

按照《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第八条规定,贷款人应如何合理确定贷款金额?


正确答案:贷款人应当按照国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有关规定,综合考虑项目风险水平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金额。

第10题:

如何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及其内涵?


正确答案:国际收支:
(1)狭义的国际收支。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往来所发生的外汇收支的总和。
狭义的国际收支有两个特征:
第一、它是一定时期内外汇收支的总和,是以现金交易作为基础,不包括没有外汇收支的交易;
第二,它是必须同其他国家立即结清的各种到期支付的差额,它只包括各种收支中必须立即结清和支付的那一部分款项,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借贷中尚未到期,并不需要用现金结算的部分则不列入。
(2)广义的国际收支。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不仅包括商品,劳务和资本项目的收支,而且还包括海外军事开支,战争赔款,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以及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往来的收支。广义国际收支的内涵:国际收支反映的是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发生的经济往来,不管是有偿的还是无偿的,不管适应的是本国货币还是外国货币,也不管是实物形态还是货币形态,均应列入国际收支的范畴。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系统的记录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项目及其金额的一种统计报表,它综合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具体构成及其全貌。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式记账法,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