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中应采用经()方法去除和灭活病毒。如用灭活剂(如有机溶剂。去污剂)灭活病毒,则应规定对人安全的灭活剂()限值。
第1题:
血浆病毒灭活方法对非脂质包膜病毒不具有灭活作用的方法是
A、有机溶剂/清洁剂法
B、亚甲蓝/光照法
C、巴氏液态消毒法
D、补骨脂/紫外线照射法
E、以上均正确
第2题:
A. 凡能破坏病毒成分和结构的理化因素均可使病毒灭活
B. 灭活的病毒不能保留其抗原性
C. 灭活的病毒仍可保留红细胞吸附的活性
D. 灭活指病毒已失去传染性
E. 乙型肝炎病毒需加热100℃10分钟才能被灭活
第3题:
A验证
B确认
C评估
D分析
第4题:
不能用照射紫外线制备病毒灭活疫苗的原因是()
第5题:
病毒灭活试验中病毒的灭活滴度应达到3个对数值:3次试验的平均灭活对数值均≥(),可判为消毒合格。
第6题:
对脂质包膜病毒和非脂质包膜病毒均具有灭活作用的血浆病毒灭活方法
A、有机溶剂/清洁剂法、亚甲蓝/光照法
B、巴氏液态消毒法、补骨脂/紫外线照射法
C、亚甲蓝/光照法、巴氏液态消毒法
D、有机溶剂/清洁剂法、补骨脂/紫外线照射法
E、亚甲蓝/光照法、补骨脂/紫外线照射法
第7题:
A、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加热30分钟即可有效灭活病毒
B、洗必泰(氯己定)可有效灭活病毒
C、乙醚、75%酒精可有效灭活病毒
D、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能有效灭活病毒
第8题:
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凡能破坏病毒成分和结构的理化因素均可使病毒灭活
B、灭活的病毒不能保留其抗原性
C、灭活的病毒仍可保留红细胞吸附的活性
D、灭活是指病毒失去感染性
E、乙型肝炎病毒需加热100℃10min才可被灭活
第9题:
应当按照()的操作规程进行病毒去除和灭活。
第10题:
禽流感病毒对()、氯仿、丙酮有机溶剂、热及紫外线均敏感,56℃加热()分钟或100℃2分钟可使该病毒灭活,阳光直射()小时以及使用常用消毒剂氯石灰、碘剂均可使该病毒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