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哪些?可以在国内种植吗?

题目

我国已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哪些?可以在国内种植吗?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经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已先后批准了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油菜四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除批准了棉花的种植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用途仅限于加工原料。
我国法律规定,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不得改变用途,即不得在国内种植。我国至今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种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发展速度较快,1992年只有一个国家种植,到1996年增加到6个,1999年为12个,2003年为18个。1996年种植面积为170万hm2,1999年为1210万hm2,2003年增加到6770万hm2。其中,美国、阿根廷、加拿大、巴西、中国和南非等6个国家的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种植面积的99%。在转基因作物中,以大豆的种植面积最大,占58%;其次是玉米,占23%;棉花占12%;油菜占6%。其转基因性状,以耐除草剂为主,其次为抗虫性。在1996~2000年的五年间,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74%,抗虫性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19%。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机构统计,2003年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民已有700万,比2002年又增加100万。
我国的转基因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80年代中期生物技术已列入国家的“863”计划。1998年我国开始推广转基因抗虫棉,当年推广24万hm2,到2003年达到307万hm2,已占棉花种植面积的60%,且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逐步占主导地位,到2004年已占近70%。其他作物,比如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花生、大豆等方面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在我国全面展开。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

A.转基因作物的转基因性状以耐除草剂为主
B.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发展速度较快
C.在1996~2000年的五年间,耐除草剂、抗虫性之外的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7%左右
D.2003年,俄罗斯的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约为130万hm2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并未提及俄罗斯的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情况,因此,D项是错误的。故选D。

第2题: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发展速度较快,1992年只有一个国家种植,到1996年增加到6个,1999年为12个,2003年为18个。1996年种植面积为170万hm2,1999年为1210万hm2,2003年增加到6770万hm2。其中,美国、阿根廷、加拿大、巴西、中国和南非等6个国家的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种植面积的99%。在转基因作物中,以大豆的种植面积最大,占58%;其次是玉米,占23%;棉花占12%;油菜占6%。其转基因性状,以耐除草剂为主,其次为抗虫性。在1996~2000年的五年间,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74%,抗虫性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19%。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机构统计,2003年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民已有700万,比2002年又增加100万。
我国的转基因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80年代中期生物技术已列入国家的“863”计划。1998年我国开始推广转基因抗虫棉,当年推广24万hm2,到2003年达到307万hm2,已占棉花种植面积的60%,且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逐步占主导地位,到2004年已占近70%。其他作物,比如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花生、大豆等方面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在我国全面展开。
在转基因作物中,按世界种植面积从大到小排序,排在第四位的作物是( )。

A.水稻
B.棉花
C.油菜
D.由上述文字看不出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大豆占58%,居第一;玉米占23%,居第二;棉花占12%,居第三;油菜占6%,居第四。故选C。

第3题: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转基因作物的转基因性状以耐除草剂为主

B.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发展速度较快

C.在1996-2000年的四年间,耐除草剂、抗虫性之外的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7%左右

D. 2003年,俄罗斯的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约为130万hm2


正确答案:D

第4题:

我国发放了哪些转基因作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其种植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我国共批准发放7种转基因植物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即:1997年发放耐贮藏番茄、抗虫棉花安全证书;1999年发放改变花色矮牵牛和抗病辣椒(甜椒、线辣椒)安全证书;2006年发放的转基因抗病番木瓜安全证书;2009年发放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玉米安全证书。
2010年我国转基因棉花种植5000多万亩,转基因番木瓜有少量种植,其余已发放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植物未大面积应用。

第5题:

国家()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

  • A、禁止、限制
  • B、限制、限制
  • C、禁止、控制

正确答案:A

第6题: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发展速度较快,1992年只有一个国家种植,到1996年增加到6个,1999年为12个,2003年为18个。1996年种植面积为170万hm2,1999年为1210万hm2,2003年增加到6770万hm2。其中,美国、阿根廷、加拿大、巴西、中国和南非等6个国家的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种植面积的99%。在转基因作物中,以大豆的种植面积最大,占58%;其次是玉米,占23%;棉花占12%;油菜占6%。其转基因性状,以耐除草剂为主,其次为抗虫性。在1996~2000年的五年间,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74%,抗虫性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19%。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机构统计,2003年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民已有700万,比2002年又增加100万。
我国的转基因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80年代中期生物技术已列入国家的“863”计划。1998年我国开始推广转基因抗虫棉,当年推广24万hm2,到2003年达到307万hm2,已占棉花种植面积的60%,且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逐步占主导地位,到2004年已占近70%。其他作物,比如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花生、大豆等方面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在我国全面展开。
2003年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民比2002年增加了约( )。

A.14%
B.17%
C.20%
D.23%

答案:B
解析:
100÷(700-100)×100%≈17%。故选B。

第7题: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发展速度较快,1992年只有一个国家种植,到1996年增加到6个,1999年为12个,2003年为18个。1996年种植面积为170万hm2,1999年为1210万hm2,2003年增加到6770万hm2。其中,美国、阿根廷、加拿大、巴西、中国和南非等6个国家的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种植面积的99%。在转基因作物中,以大豆的种植面积最大,占58%;其次是玉米,占23%;棉花占12%;油菜占6%。其转基因性状,以耐除草剂为主,其次为抗虫性。在1996~2000年的五年间,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74%,抗虫性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19%。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机构统计,2003年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民已有700万,比2002年又增加100万。
我国的转基因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80年代中期生物技术已列入国家的“863”计划。1998年我国开始推广转基因抗虫棉,当年推广24万hm2,到2003年达到307万hm2,已占棉花种植面积的60%,且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逐步占主导地位,到2004年已占近70%。其他作物,比如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花生、大豆等方面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在我国全面展开。
2003年我国的棉花种植面积约为多少万hm2?( )

A.480
B.512
C.580
D.623

答案:B
解析:
307÷60%≈512万hm2。故选B。

第8题:

国内没有转基因大豆种子,即使有国外转基因大豆品种,但黑龙江的自然条件不能满足转基因大豆品种对温度、光照等特定要求,种植进口转基因大豆不仅不会提高产量,反而会降低产量甚至绝产。由于我国允许进口转基因大豆,所以市场上存在转基因大豆属正常现象,但不能因为某地出现转基因大豆,就得出某地必然种植转基因大豆的结论。
由此可以推出:

A. 若某地种植转基因大豆,就可以得到该地会出现转基因大豆的结论
B. 目前的转基因大豆种子在我国必定无法种植
C. 我国需要研发适宜黑龙江自然条件下生长的转基因作物
D. 国外转基因大豆品种如若在黑龙江种植会导致一些当地的种植户颗粒无收

答案:D
解析:

第9题:

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会产生“超级害虫”吗?


正确答案: 在农业生产中,长期持续应用同一种农药,害虫往往会产生抗药性,导致农药使用效果下降甚至失去作用,产生该农药难以防治的害虫。实际上,可以利用更换农药、作物品种、改变栽培制度等方法有效控制这种害虫,不会产生所谓的“超级害虫”。
转基因抗虫作物跟农药类似,理论上害虫也会产生抗性。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生产当中已经采用了多种针对性措施:一是庇护所策略,即在Bt作物周围种植一定量的非Bt作物作为敏感昆虫的庇护所,通过它们与抗性昆虫交配而延缓害虫抗性的发展;二是双基因/多基因策略,研发并推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转双价或多价基因的抗虫植物;三是严禁低剂量表达的转Bt植物进入市场;四是加强害虫对转Bt植物抗性演变的监测。

第10题:

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生物的程序是什么?


正确答案: 境外公司首次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农业转基因生物用作加工原料的,境外研发单位应当向农业部申请领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进口)。办理程序如下:
(1)材料受理。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室受理申报单位报送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申报书》及其相关材料,并进行初审。
(2)项目审查。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
(3)发放材料入境审批书。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根据审查意见提出审批方案,报经部长审批后办理农业基因生物材料入境审批书。
(4)材料进口。境外研发单位凭农业转基因生物材料入境审批书向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办理进口试验材料的相关手续,并完成试验材料进口工作。
(5)专业检测。农业部委托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检测机构进行环境和食用安全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6)专家评审。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组织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对申请材料和检测报告进行评审。
(7)办理批件。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根据评审结果提出审批方案,报经部长审批后办理批件。
境外研发单位在申请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进口)获得批准后,境外贸易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转基因生物,应当向农业部提出申请领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进口)。办理程序如下:
(1)材料受理。农业部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室受理申请人报送的《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登记表》(用作加工原料)及其相关材料,并进行初审。
(2)专家评审。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
(3)办理批件。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根据审查意见提出审批方案,报经部长审批后办理批件。
境外公司应当凭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依法向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如果具有生命活力,应当建立进口档案,载明其来源、贮存、运输等内容,并采取与农业转基因生物相适应的安全控制措施,确保农业转基因生物不进入环境,不改变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