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发展耐力素质的注意事项。

题目

简述发展耐力素质的注意事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叙述在发展耐力素质的组织与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根据教学对象,合理安排负荷强度。
(2)合理安排练习的距离、次数和间歇时间。
(3)变换耐力练习的形式,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第2题:

简述耐力素质的分类。


正确答案: 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可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
肌肉耐力又称力量耐力,力量耐力又可分为动力性力量耐力和静力性力量耐力。
心血管耐力又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第3题:

简述有氧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答案:
解析:
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有氧耐力有时也被称为有氧能力。肌肉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必须依赖于结构和机能方面的基础条件,如对氧的摄取、运输与利用,肌纤维类型和神经调节功能等。有氧耐力主要与人体肌肉中的糖原储备有关。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是:(1)心肺功能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的重要条件。强有力的心肺功能是运动中供氧充足的保证。长期耐力训练能够使心脏产生适应性变化,表现为运动性心脏,其特点是左心室扩张时心室腔容积增大。(2)血液功能最大吸氧量取决于心脏的泵血功能、血液的气体运输能力以及肌肉组织对氧的利用能力,如血液的携氧能力对最大吸氧量有很大的影响。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氧的运载媒体,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是影响最大吸氧量的重要因素。(3)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在进行较长时间的肌肉活动中,要求神经系统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各中枢间的协调性要好,表现为在大量的传入冲动作用下不易转入抑制状态,从而能长时间地保持兴奋与抑制有节奏地转换。由于神经调节能力的改善,可以调高肌肉活动的机械效率,节省能量消耗,从而保持长时间的肌肉活动。(4)能量供应特点耐力性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小,运动中的能量绝大部分由有氧代谢供给。所以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与有氧耐力素质密切相关。

第4题:

发展耐力素质练习一般以大强度有氧耐力锻炼为主。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什么是耐力素质?发展耐力素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耐力素质:指人体在长时间进行工作或运动中克服疲的能力。也是反映人体健康水平和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注意事项:
①耐力素质联系应遵循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
②注意在耐力素质练习中体现个性化特点。
③耐力练习中应注意呼吸方法,节奏和深度。
④耐力练习时注意激发练习者的主动性。
⑤注意有氧耐力练习与无氧耐力练习结合
⑥根据各专项特点和要求,科学安排耐力训练的运动负荷。
⑦发展耐力素质时,应对技术进行严格要求。
⑧耐力练习后应注意消除练习者的疲劳。⑨在耐力练习中要及加强医务监督。

第6题:

简述耐力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


正确答案: 1.有氧耐力训练:
(1)采用连续训练方法发展有氧耐力
(2)采用间歇训练法发展有氧耐力。
2.无氧耐力:强度、负荷数量、重复练习的次数和组数、间歇时间
3.ATP-CP系统供能的训练

第7题:

简述耐力素质测量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在测量时,应向受试者做必要的宣传鼓励工作,以鼓励受试者尽力完成测验。
(2)在进行肌肉耐力测量时,每个测试者应负责一名受试者的测量,并及时、明确地指出错误动作。错误动作不计入成绩。
(3)耐力测量均测1次,测量后应让受试者自行放松。
(4)可用定时计数的形式测验肌肉耐力,时间可选择30s或1min。

第8题:

如何发展学前儿童的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长时间工作或运动时克服机体疲劳的能力,它是反映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主要包括发展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有氧耐力是指有氧耐力是指长时间进行有氧供能的工作能力;无氧耐力是指缺氧状态下,长时间对肌肉收缩供能的工作能力。学前儿童的耐力素质与心肺功能有关,主要是要逐步提高学前儿童有氧代谢能力来发展有氧耐力。可以采用逐渐延长学前儿童各种身体运动的时间,逐渐增大运动的密度和强度的方法锻炼学前儿童的耐力素质。

第9题:

简述运动员发展速度素质的注意事项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发展速度素质应注意其年龄特征;
2、注意合理安排速度素质练习的顺序与时间;
3、注意以发展力量和柔韧等来促进速度素质;
4、注意速度练习时人体处在适宜的工作状态;
5、发展速度素质应重视肌肉放松;
6、正确预防和消除"速度障碍";
7、速度素质训练应结合运动员的专项进行。

第10题:

简述有氧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用规范的方法确定运动强度;
(2)训练前应进行身体检查;
(3)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根据季节变换和环境不同调整运动;
(5)注意防止发生运动损伤;
(6)针对不同疾病、不同人群、不同训练目的制订相应的运动处方;
(7)表现为过度训练时应调整运动量或暂时中止训练;
(8)具体要求
(9)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