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比较法

题目

对偶比较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者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的哪一个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那么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然后依它们各自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偶比较法中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那么配成对的个数是(  )

A.n(n-1)/2
B.n
C.n-1
D.n(n-1)

答案:A
解析:
对偶比较法又称比较判断法。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者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的哪一个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那么配成的个数是n(n-l)/2。要注意的是,这样的配对只进行一次两个刺激的比较就会出现空间误差或时间误差,为了平衡误差,刺激和比较刺激要空间位置或时间顺序置换再比一次,总的实验次数为(n-1)/2。

第2题:

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间接方法是(  )

A.分段法
B.数量估计法
C.对偶比较法
D.差别阈限法

答案:D
解析:
分段法是制作比例量表的方法,制作等距量表的方法有:①差别阈限法。该方法是以绝对阈限为起点,以最小可觉差为测量单位构成量表,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②感觉等距法。感觉等距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直接方法,它是把两个刺激所引起的某感觉的连续体分出主观上相等的距离来。它有二分法和同时分出几个等分的方法。③评价量表。引起心理量的刺激量客观存在且非连续时,也可以建立很好的心理量表,一种方法就是评价量表。理想的评价量表是一种等距量表,也是制作等距量表的直接方法。注意分段法与二分法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量表也不相同。

第3题:

下列方法中,用于制作顺序量表的方法是()

A.差别阈限法
B.数量估计法
C.对偶比较法
D.感觉等距法

答案:C
解析:
心理量表的编制。 ①建立顺序的主要方法有:等级排列法(等级排序法)和对偶比较法;②建立等距的主要方法有:感觉等距法和差别阈限法;③建立比例量表的主要方法有:分段法和数量估计法。补充:若运用差别阈限法来制作等距量表,则结果支持费希纳定律;若运用数量估计法来制作比例量表,则结果支持史蒂文森定律。

第4题:

制作顺序量表的方法有(  )

A.差别阈限法
B.数量估计法
C.等级排列法
D.对偶比较法

答案:C,D
解析:
制作顺序量表的方法有:①对偶比较法。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者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②等级排列法。等级排列法又称顺序排列法,是制作等级量表的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这个方法是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许多被试者按照一定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

第5题:

心理物理学中建立等级量表的主要方法有(  )

A.等级排列法
B.数量估计法
C.差别阈限法
D.对偶比较法

答案:A,D
解析:

第6题: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制作顺序量表?(  )

A.分段法
B.数量估计法
C.对偶比较法
D.差别阈限法

答案:C
解析:

第7题:

对偶比较法通常用来制作

A.顺序量表
B.称名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答案:A
解析:
对偶比较法的刺激是成对出现的,要求被试判断每对刺激中哪个刺激的某一特征更明显或更喜欢哪一个刺激,依据刺激项目各自被选中的次数的多少排序,制作成一个顺序量表。

第8题:

在制作心理量表时,既可“同时”又可“渐进”的方法为()

A.对偶比较法
B.感觉比例法
C.感觉等距法
D.差别阈限法

答案:C
解析:
心理量表的编制。 感觉等距法是通过被试将某种感觉上的一段心理量分成主观上相等的若干距离来制作等距量表的方法,可分为“同时”和“渐进”两种方法。“同时”法中最简单的是二分法,“渐进”法每次只要求被试选择一个刺激来等分一个感觉距离。然后在两个更小的感觉距离上进行等分。A项的对偶比较法更注重于“同时”,B项的感觉比例法更注重于“渐进”,D项的差别阈限法同样是更注重于“渐进”。

第9题:

制作感觉顺序量表除了使用感等级排列法之外,还有一种方法是

A.差别阈限法
B.对偶比较法
C.数量估计法
D.分段法

答案:B
解析: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要测的刺激配成对,让被试判断每对刺激中哪个刺激的某一特征更明显或更喜欢哪一个刺激。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是制作顺序量表的主要方法。

第10题:

什么是对偶?对偶有什么作用?
对偶也叫对联,包括起句和对句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对偶有严对和宽对的区别。
严对除了字数相等,意义相关外,要求结构相同,平仄和谐。如: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根据对偶前后部分意义关系的不同,一般分为三种:
1)正对:上下句从不同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它们互相补充,构成一个整体。
2)反对:上下句从对立的两个方面加以叙述,用意是相反相成,从矛盾中阐明真理。
3)串对:也叫“流水对”,上下句意义相承,表达因果、条件关系。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对偶的主要作用在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正对用典型事例启发读者从中得出概括的印象;反对揭示矛盾,表达作者对是非善恶的判断;串对指出事情的前因后果,言简而意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