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逆推法的目的在于决定()。A、关键路径B、最早开始和最早完成日期C、最迟开始和最迟完成日期D、赶工日期

题目

采用逆推法的目的在于决定()。

  • A、关键路径
  • B、最早开始和最早完成日期
  • C、最迟开始和最迟完成日期
  • D、赶工日期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计算出已完工网络的活动历时后,前推法和逆推法可以提供:

A、 活动浮动时间

B、 最早开始日期和最迟开始日期

C、 关键路径

D、 A和C


正确答案:D

第2题:

CPM技术叫做( )法,是时间管理中很实用的一种方法,为每个最小任务单位计算工期、定义最早开始和结束日期、最迟开始和结束日期、按照活动的关系形成顺序的网络逻辑图,找出关键路径。

A.日程安排

B.计划评审

C.关键路径

D.因果图


正确答案:C

第3题:

计算出已完工网络的活动历时后,前推法和逆推法可以提供:( )

A.活动浮动时间

B.最早开始日期和最迟开始日期

C.关键路径

D.A和C


正确答案:D

第4题:

用来比较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香蕉曲线法中,组成香蕉曲线的两条线分别是按各项工作的( )安排绘制的。

A、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
B、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
C、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D、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香蕉曲线比较法。对于一个工程项目的网络计划来说,如果以其中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安排进度而绘制S曲线,称为ES曲线;如果以其中各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安排进度而绘制S曲线,称为LS曲线。两条S曲线具有相同的起点和终点,因此,两条曲线是闭合的。由于该闭合曲线形似“香蕉”,故称为香蕉曲线。参见教材P97。

第5题:

对于工程网络计划非关键工作时差的调整,应该移动的范围是( )。

A.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之间
B.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之间
C.最迟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之间
D.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之间

答案:D
解析:
2020/2019教材P145
2.非关键工作时差的调整方法(1)将工作在其最早开始时间与最迟完成时间范围内移动;

第6题:

采用逆推进法的目的在于决定

A、 关键路径

B、 最早完成日期

C、 最迟开始日期

D、 赶工日期


正确答案:C

第7题:

采用逆推进法的目的在于决定( )

A.关键路径

B.最早完成日期

C.最迟开始日期

D.赶工日期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一项活动历时为4天,最早开始日期为10日,最迟开始日期为19日,没有非工作日,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总结出什么?( )

A.该活动总时差为9天

B.该活动最早完成日期是14日结束

C.该活动最迟完成日期是25日

D.如果分配双倍资源的话,可以两天之内完成此活动


正确答案:A

第9题:

某工程施工成本计划采用时间—成本累计曲线(S曲线)表示,因进度计划中存在有时差的工作,S型曲线必然被包络在由全部工作都按( )的曲线所组成的“香蕉图”内。

A、最早开始和最迟开始
B、最早完成和最迟完成
C、最迟开始和最迟完成
D、最早完成和最迟完成

答案:A
解析:
P81-85
本题考查的是按工程实施阶段编制成本计划的方法。S形曲线必然包络在由全部工作都按最早开始时间开始和全部工作都按最迟必须开始时间开始的曲线所组成的“香蕉图”内。

第10题:

在已知全部工作的( )时,可以按工程进度绘制资金使用计划S 曲线。

A.最早开始时间(ES)开始和最早完成时间(EF)完成
B.最早开始时间(ES)开始和最迟开始时间(LS)开始
C.最迟开始时间(LS)开始和最早完成时间(EF)完成
D.最迟开始时间(LS)开始和最迟完成时间(LF)完成

答案:B
解析:
考点: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由于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的开始时间有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两种,如果按照工程网络计划中每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绘制整个工程项目的计划累计完成工程量或造价,即可得到一条 S 曲线(ES 曲线);而如果按照工程网络计划中每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绘制整个工程项目的计划累计完成工程量或造价,又可得到一条 S 曲线(LS 曲线),两条 S曲线组合在一起,即成为香蕉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