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皮球落地时的弹跳为例,由于皮球自身的重力与地面的()使皮球

题目

我们以皮球落地时的弹跳为例,由于皮球自身的重力与地面的()使皮球在下落运动时就会产生弹跳运动。

  • A、摩擦
  • B、反作用力
  • C、接触
  • D、碰撞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皮球,皮球上升到最高点之后又落回地面,撞击地面后又被弹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惯性,皮球动能上升;惯性消失,皮球开始下落

B.上升阶段皮球动能不断减小,势能也不断减小

C.不计空气阻力,在空中运动的皮球机械能总是在减小

D.皮球接触地面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正确答案:D
29.D[解析]在不计空气阻力时,皮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保持不变;惯性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物体的运动不是由于惯性所引起,静止的物体也具有惯性;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动能不断转化为重力势能,也就是说,动能不断减小,势能不断增加;在皮球接触地面的瞬间,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在再次弹起的瞬间,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所以弹性势能应当是先增大后减小。

第2题:

如图所示,一皮球从粗糙的曲线形坡面的a点开始无初速度地向下滚动,由于摩擦力作用,皮球滚到b点后开始折返到c点,已知a、b两点的高差为,b、c两点的高差为,那么( )。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考查物理学中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第二步,辨析选项。
皮球由a到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mgh1,全部用于克服摩擦力做功,即ab段摩擦力做的功等于mgh1,同理,bc段摩擦力做的功等于mgh2,因为ab段摩擦力做的功大于bc段摩擦力做的功,所以

第3题:

一个5个月的婴儿玩皮球时,皮球滚到了床底下,他觉得皮球是

A、看不见了

B、不存在了

C、跑了

D、找不见了

E、被藏起来了


参考答案:B

第4题:

强强能理解3个皮球和1个皮球合起来是4个皮球,但不能理解“3+1=4”。这说明幼儿思维的特点是( )。

A.行动性
B.具体性
C.抽象性
D.简单性

答案:B
解析:
学前儿童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儿童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借助于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学前儿童容易掌握那些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容易掌握比较抽象的概念。题干描述的现象说明幼儿思维特点的具体性。

第5题:

要求幼儿对香蕉、苹果、皮球、口琴等进行分类,幼儿将苹果与皮球归为一类,香蕉与口琴归为一类。由此表明他们所具有的概念种类是

A.具体概念
B.抽象概念
C.合取概念
D.人工概念

答案:A
解析:
具体概念是按照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抽象概念是按照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题干中的幼儿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来进行的分类,属于具体概念。

第6题:

如图所示,一皮球从粗糙的曲线形坡面的a点开始无初速度地向下滚动,由于摩擦力作用,皮球滚到b点后开始折返到c点,已知a、b两点的高差为h1,b、c两点的高差为h2,那么________。


A.h1=h2
B.h1

C.h1>h2
D.h1、h2大小关系不确定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描述的运动过程,可将本题分成两个过程,两个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过程一,从a点开始,到b点结束,为a、b高度差。

第7题:

文具店以每个0.35元的批发价购进一批小皮球,按O.45元的零售价卖出,当卖到还剩下30个小皮球时,已获利12元,文具店购进小皮球多少个?(  )
A.225个。
B.255个
C.265个
D.275个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设文具店购进小皮球x个,则(x-30)×0.45-0.35x=12,解得x=255个。

第8题:

行车中突然有皮球滚到路上,应__________。 A.保持原速行驶 B.迅速绕过 C.立即减速,随时准备停车,以防碰撞追逐的儿童 D.从皮球上骑过


正确答案:C

第9题:

皮球掉进一个盛有水的圆柱形水桶中。皮球的直径为15厘米,水桶底面直径为60厘米。皮球有4/5的体积浸在水中(见右图)。问皮球掉进水中后,水桶中的水面升高了多少厘米?( )

A. 0. 125 B. 0. 5
C. 0.625 D. 0.86


答案:B
解析: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10题:

行车中突然有皮球滚到路上,应()。

  • A、保持原速行驶
  • B、迅速绕过
  • C、立即减速,随时准备停车,以防碰撞追逐的儿童
  • D、从皮球上骑过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