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实体和B实体是一对一的联系,转换成关系模式后,码可以是()、()。
第1题:
下列关于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
A) 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就是实体的码
B) 一个1: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是1:n联系的1端实体的码
C) 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
D) 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多元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
A.
B.
C.
D.
第2题:
从E-R模型关系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m: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码是()
A.M端实体的码
B.N端实体的码
C.M端实体码与N端实体码组合
D.重新选取其他属性
第3题:
●实体联系模型(简称ER模型)中的基本语义单位是实体和联系。ER模型的图形表示称为ER图。联系可以同 (37) 实体有关。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可以是 (38) 。
利用ER模型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可以分成3步:首先设计局部ER,然后把各个局部ER模型综合成一个全局的模型,最后对全局ER模型进行 (39) ,得到最终的ER模型。
ER模型向关系模式的转换规则是把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键是关系的键。把一个联系类型转换成一个 (40) ,参与该联系类型的各实体的键以及联系的属性转换 (41) ,其中的键由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决定。
(37) A.0个
B.1个或多个
C.1个
D.多个
(38) A.一对一和一对多
B.一对一和多对多
C.一对多和多对多
D.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39) A.简化
B.结构化
C.最小化
D.优化
(40) A.联系模式
B.数据模式
C.关系模式
D.逻辑模式
(41) A.联系属性
B.关系的属性
C.数据属性
D.关系的候选键
第4题:
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时,下面的叙述( )不正确。
A.一个实体类型可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B.由实体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的主键是该实体类型的主键
C.一个联系类型可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D.由联系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的属性是与该联系类型相关的诸实体类型的属性的全体
第5题:
在E-R模型向关系数据模型转换的时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时,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
B.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时,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C.具有相同码的关系的模式不可以合并
D.具有相同码的关系的模式可以合并
第6题:
在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型
B、每个联系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
C、每个M:N联系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
D、在1:N联系中,“1”端实体的主键作为外键放在“N”端实体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中
第7题:
A、实体的码
B、各实体码的组合
C、n端实体的码
D、每个实体的码
第8题:
一个1∶N联系可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
A.N端实体的码
B.实体的码
C.各实体码的组合
D.每个实体的码
第9题:
一个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若联系为1:n,则关系的码为( )。
A.实体的码
B.每个实体的码
C.n端实体的码
D.各实体码的组合
第10题:
实体联系模型(简称ER模型)中的基本语义单位是实体和联系。ER模型的图形表示称为ER图。联系可以同(37)实体有关。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可以是(38)。
利用ER模型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可以分成3步:首先设计局部ER,然后把各个局部ER模型综合成一个全局的模型,最后对全局ER模型进行(39),得到最终的ER模型。
ER模型向关系模式的转换规则是把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键是关系的键。把一个联系类型转换成一个(40),参与该联系类型的各实体的键以及联系的属性转换(41),其中的键由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决定。
A.0个
B.1个或多个
C.1个
D.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