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言语的审美性表现有哪些?

题目

文学言语的审美性表现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内指性、心理蕴含性、阻拒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文学作为审美的艺术,具有哪些特点()?

A、情感性

B、形象性

C、间接性

D、超越性


参考答案:CD

第2题:

文学的审美活动有哪些特点?
(1)文滨审美活动具有更大包容性。文学的这一特点充地映现现在文学审美活动上面。审美活动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审美可以融化生活的一切,人容。所以文学的审美最为辽阔丰富,文学的审美对象中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有崇高,。就是说在文学的审美活动中,人们可以以自己的情感或拥抱或排或喜爱或憎恨一切,生活里的一切都可以当作审美观照的对象,都可以成为作家和读者的诗意的过滤,文学审美活动所具有的包容性,是别的艺术不可能达到的。
(2)文学的审美活动具有思想的深刻性。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它所蕴含的思想往往比其他艺术更深刻。因为同语并非物质性材料,具有实质性内容的词不达意义是一种眼前外在事物,而永远是在心领神会,使人们能够心领神会直接趋向认知,思考,便于对生活进行理性的,深入的把据。所以,我们不能不说文学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思想性的艺术,甚至可以直接称为思想的艺术。

第3题:

《史记》的文学审美价值,集中体现在()部分。

A表

B书

C人物传记

D本纪


参考答案:C

第4题:

“消极的非言语信息”的典型的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1)很少目光接触;
(2)转身45度或再远离一点来访者;
(3)腰以上的部位向后倾斜;
(4)架起二郎腿以拉开距离;
(5)双臂抱于胸前。

第5题:

文学风格: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其要点是什么?
①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②有机整体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
③言语结构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④引发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是风格的审美效应。

第6题:

对象化是文学的审美性在文学活动方式及其过程中的体现。()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怎样理解文学形象的审美理想性?
文学形象不是自然和生活的简单摹本,而是经由人类心灵创造的艺术形式,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更高的心灵旨趣,在艺术中它体现着审美理想。所谓审美理想,是指人们在自己民族的审美文化氛围里形成的,由个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关于美的观念尺度和范型模式。所谓观念尺度不过是人们在自觉的审美联活动中为自己下意识地设定的关于美的种种标准;所谓范型模式则是合乎上述标准的感性形态。文学形象的至境形态便是这种范型模式的具体体现。审美理想一方面通过个人的审美实践显示出个人的性格特色,另一方面又以范型模式的形式体现为民族审美趣味的共同性及至人类审美理想的共同性,从而制约着全民族及至全类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创造。这样,文学形象必然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作家们不仅可以把生活中美加以集中、升华,加工成正面体现审美理想的艺术形象,还可以自觉不自觉地在审美理想的光照下,把生活中丑陋转化为艺术美。所以各类文学形象都体现着或者折射着作家的审美理想,从而在更高的意义上满足人类高尚的心灵旨趣,与自然物象明显地区别开来。

第8题: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哪些特点()?

A、认识性

B、倾向性

C、实践性

D、审美性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科学言语、日常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正确答案: 文学以语言为符号,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作品中的“言语”,即作者个人的言语行为,其中包括人物具体的独白、对话等,是文学审美价值的重要构成要素。文学创造就是以言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文学言语不同于一般的科学言语和日常言语,例如科学论文、研究报告、技术资料等采用的语言,强调严谨的逻辑和语法结构,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不注重个人色彩和风格,显得素材单纯、千篇一律。日常言语由于发生在具体交往中,受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的来说还是服从于说明的需要。文学言语则往往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录,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它一般不作为说明的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等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表达主体的情思,甚至刻意追求使用阻拒性言语,因此,文学作品中言语的指涉意义往往不是一眼看穿的。例如,杜甫的“恶竹应须斩万竿”中的“竹”,李商隐的“寒梅最堪恨”中的“梅”,都不能理解为实际的竹、梅;闻一多的《死水》、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大甲壳虫,都蕴含着独特的意象,必须通过联想或者想象才能领悟理解。很明显,文学言语与科学言语有较大差别,比日常言语也更富于艺术性、技艺性、个体风格,同时也更含蓄、多义、模糊,有限的言语中往往包含着无限的意蕴。同一种民族语言在不同的作家手里,在不同语境中,其运用都是千变万化的,不断创新的。所以,文学创造不止以言语为材料,而且旨在创造新的言语系统,通过创造性言语系统塑造文学形象。可见,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第10题:

在文学文本中,语言有哪些审美功能?


正确答案: 在文学文本中,语言具有如下审美功能:
(1)传达审美信息。语言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媒介,不同文本传达不同的信息,文学文本的语言所传达的是审美信息。由于要传达审美信息,文学文本要运用多种修辞方式以使审美信息的传达更加圆满、完美。为了达到给人新鲜的审美感受,常常需要在艺术上的创新。而“陌生化”正是推陈出新的重要手段。
(2)造型性。文本语言层对审美意蕴的传达,是通过文学形象的创造来实现的,但仅仅用语言来呈现形象美的每一个细部,以求达到绘画美的逼真,这并不是文学语言之长。因此,文学语言的造型性主要表现为通过诱发读者的审美想象,来帮助读者建构审美意象。在《伊里亚特》中,荷马并不直接写海伦的美,只写为这个女人所引起的长达十年的战争结束后,当海伦出现在特洛亚长老们面前时所引起的惊赞,通过美所产生的暗示来激发读者的审美想象,从而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创造。
(3)对独具特色的不同言语风格的显示。对于一个独具创作特色的作家来讲,对言语的独创性、个性化的追求使得他的作品必然体现出鲜明的语言风格。而正是不同的语言风格,使不同的作家、作品得以相互区别,从而获得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