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去至重,弃至尊,以为其所为也,此其所以論长生安体乐意之道,不亦遠乎!”中“至重”的含义是()。A、过重B、重要C、生命

题目

“世去至重,弃至尊,以为其所为也,此其所以論长生安体乐意之道,不亦遠乎!”中“至重”的含义是()。

  • A、过重
  • B、重要
  • C、生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教学《马说》时,教师要求学生举出一个与“其真不知马邪”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向子,下列合适的是( )。


A.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B.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古代汉语基础。“其真不知马邪”中的“其”是语气副词,表推测。

A项:“其”是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其”是语气副词,表示推测。与题干相符,当选。

C项:“其”表示反问语气。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其”表示祈使语气,表示一定。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2题:

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马体乎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向:
(2)请分析这段文字中“此其比万物也”、“尽此矣”两个“此”字含义的区别。
(3)请分析本段选文的本义及客观上对今人的启迪。
(4)本段选文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请举例说明。
(5)本段选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并举例分析其作用。


答案:
解析:
(1)向:当初,从前。 (2)前“此”指人,后“此”指尽如“马体之毫末”。
(3)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之所为,皆似马体之毫末,微不足道。伯夷仲尼,为名为博,皆为自多。在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大小。客观上对今人的启迪:学无止境,认识无止境,因此不能满足,应努力进取。
(4)归纳论证法:“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类比论证法:“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5)排比,如“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相同句式紧密排列,增强气势。“不似毫末之在马体乎?”比喻、反诘交融,形象生动,增强气势。

第3题:

在"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中,"要"的意义是( )

A、重要

B、显要

C、关口

D、拦截


参考答案:A

第4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正确答案: 排比,反问。

第5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好学的角度,概括出这段话的三层意思。


正确答案: 孔子说:学了,然后经常练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这样的人,不也就是君子吗?

第6题:

教学《马说》时,教师要求学生举出一个与“其真不知马也!”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下列适合的是()。


A.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B.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

答案:B
解析:
题干句中“其”为副词,表揣测,意为“恐怕、大概”。A项,“其”为代词,意为“其中的”;B项,“其”为副词,表推测,意为“大概”;C项,“其”为副词,表反问,意为“难道、怎么”;D项,“其”为副词,表强调,意为“一定”。

第7题: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正确答案:任重而道远

第8题:

直接干燥法测定食品中的水分的方法是

A、在常压下,温度90~100℃干燥至恒重,测其减重作为水分含量

B、在常压下,温度95~105℃干燥至恒重,测其减重作为水分含量

C、在常压下,温度85~100℃干燥至恒重,测其减重作为水分含量

D、在常压下,温度90~105℃干燥至恒重,测其减重作为水分含量

E、在常压下,温度95~100℃干燥至恒重,测其减重作为水分含量


参考答案:B

第9题:

下列各句中的“以”字,与其它各句用法不同的是()。

  • A、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 B、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C、於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
  • D、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难乎!”中“爝火”的含义是()。

  • A、大火
  • B、明火
  • C、小火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