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存身者,不以辩饰知,不以知穷天下,不以知穷德,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已,又何为哉!道固不小行,道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故曰,正己而已矣。乐全之谓得志。”出自()。A、《庄子•外篇•山水》B、《庄子•外篇•缮性》C、《庄子•外篇•至乐》

题目

“古之存身者,不以辩饰知,不以知穷天下,不以知穷德,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已,又何为哉!道固不小行,道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故曰,正己而已矣。乐全之谓得志。”出自()。

  • A、《庄子•外篇•山水》
  • B、《庄子•外篇•缮性》
  • C、《庄子•外篇•至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主旨反对他治,反干涉主义,从人的本性上说明人好自然而厌干涉。

  • A、《庄子•外篇•胠箧》
  • B、《庄子•外篇•在宥》
  • C、《庄子•外篇•天道》

正确答案:B

第2题:

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茫然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


正确答案:公孙龙问魏牟说:“我少年时就学习先王大道,年长后通晓仁义的行为,能把相同相异的事物论证为无差别的同一,能把坚白等属性论证为与物体相分离;能在辩论中把别人认为不对的论说成对,把别人认为不可以的论说成可以;能困窘百家之见解,使众多善辩者理屈辞穷;我自以为已经是极力通达事理了。现在我听了庄子的言论;深感迷惆不解;不知是我的辩才不及他高呢?还是知识不如他博呢?现在我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口了,请问这是什么道理呢?”

第3题:

简述《庄子》的成书情况。

A.《庄子》现存33篇,其中内篇15篇、外篇7篇,杂篇11篇,均为庄子自著。《庄子》是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者,对后世文章的影响极为深远。

B.《庄子》现存33篇,其中外篇15篇系庄子自著,内篇7篇,杂篇11篇,多出自其门人及后学之手。《庄子》是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者,对后世文章的影响极为深远。

C.《庄子》现存33篇,其中内篇7篇系庄子自著,外篇15篇,杂篇11篇,多出自其门人及后学之手。《庄子》是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者,对后世文章的影响极为深远。


参考答案:C

第4题: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出自()。

  • A、《庄子•外篇•山水》
  • B、《庄子•外篇•田子方》
  • C、《庄子•外篇•知北遊》

正确答案:C

第5题: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出自()。

  • A、《庄子•外篇•山水》
  • B、《庄子•外篇•缮性》
  • C、《庄子•外篇•山木》

正确答案:C

第6题:

()主旨在於抨击政治权利所造成的灾害,并描绘自然放任生活之适性。

  • A、《庄子•外篇•山木》
  • B、《庄子•外篇•马蹄》
  • C、《庄子•外篇•天运》

正确答案:B

第7题:

“知皆扩而充之矣”出自()。

  • A、《老子》
  • B、《孟子》
  • C、《论语》
  • D、《庄子》

正确答案:B

第8题:

“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名正;以道观分,而君主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出自()。

  • A、《庄子•外篇•秋水》
  • B、《庄子•外篇•天地》
  • C、《庄子•外篇•天道》

正确答案:B

第9题:

“故淳朴不残,孰为牺樽!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出自()。

  • A、《庄子•外篇•秋水》
  • B、《庄子•外篇•马蹄》
  • C、《庄子•外篇•刻意》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出自()。

  • A、《庄子•外篇•山水》
  • B、《庄子•外篇•天道》
  • C、《庄子•外篇•至乐》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