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婴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的3个阶段。

题目

简述婴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的3个阶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影响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


答案:
解析:
(1)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2)幼儿自身的特征;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4)父母的鼓励;
(5)教师的影响。

第2题:

简述同伴关系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及同伴关系不利儿童的辅导策略
同伴关系处境不利指儿童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包括同伴侵害、同伴拒绝、没有朋友等。
同伴关系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同伴关系影响着儿童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认识世界方法的社会化;同伴关系是儿童未来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报因子;同伴关系使儿童学会减少社会孤独所必备的社交能力;同伴关系给儿童提供了学会控制攻击冲动的环境;同伴关系影响了儿童性别角色同一性的发展;同伴关系使儿童获得用他人眼光看问题的能力;同伴关系影响儿童的教育抱负和学业成绩;儿童人际交往特殊需要。
辅导策略:给儿童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气氛,并为他们提供成功的同伴交往经验;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创设同伴交往的情境,培养儿童对社会交往的认知;改变教师与同伴的不良态度与反应,加强班级建设。

第3题:

简述0~3岁婴幼儿的语言发展的主要阶段。


参考答案:(1)前语言交流。前语言交流最明显的表现是牙牙学语,它开始于2或3个月,一直持续至一岁左右。这是一种跨文化的普遍现象。(2)第一个词。婴幼儿一般在10~14个月时说出第一个单词,一旦婴幼儿开始生成词语,词汇量就会快速增长。(3)词汇运用。儿童早期词汇里的第一批单词一般与客体有关,既包括有生命的也包括无生命的,2岁时词汇数量可飞速增长至400个。(4)双词句。在1岁6个月左右,当词汇接近200个词时,幼儿开始结合两个词,将单个的单词连成句子来表达一种想法。(5)理解与生成。在整个婴幼儿期,理解的发展比生成要快。

第4题:

简述同伴接纳的类型(简述同伴关系的类型)


正确答案: 描述儿童的社会接纳性,一般把儿童分为四类或五类,这与考依等人确定的类型相似。
1.受欢迎儿童:指获得许多同伴积极的提名或评定的儿童,即被多数同伴喜欢的儿童。
2.被拒斥的儿童:指不被多数同伴喜欢的儿童。
3.矛盾的儿童:指那些呗某些同伴喜爱,同时又被其他一些同伴看做具有破坏性而不被喜欢的儿童。
4.被忽视的儿童:指那些被提名(包括正提名和负提名)很少的儿童。
5.一般的儿童:指那些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处于一般情况的儿童,他们在同伴提名中没有获得极端的分数(最喜欢或最不喜欢)。

第5题:

简述同伴关系的发展。


正确答案: 1、婴幼儿的早期交往。头六个月的婴儿就能互相接触、互相注视。第二年的儿童一对一地放在一起比把许多儿童放在一个大房间里一起活动更有利于社交。
2、学龄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

第6题:

简述埃里克森关于婴幼儿阶段的人格发展学说。


答案:
解析:
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为: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幼儿早期(1.5~3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为: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学前期或游戏期(3~6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为: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第7题:

评价是将一婴幼儿的发展情况与()相比,而对其发展速度及发展特点作出的评定。

  • A、同龄同伴
  • B、本人其他年龄段
  • C、同伴群体,或一般发展水平及规律
  • D、其他年龄段同伴

正确答案:C

第8题:

简述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


答案:
解析:
儿童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间特别是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动因之一。这种同伴关系具有以下作用:(1)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2)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同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强化、模仿和同化的机制实现的,同伴榜样在儿童行为和态度的改变上具有很大的作用。(3)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考框架。同伴既可以给儿童提供关于自我的信息,又可以作为儿童与他人比较的对象。(4)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第9题:

中学阶段对个体发展起着重要影响作用的人际关系是()

  • A、亲人关系
  • B、师生关系
  • C、同学关系
  • D、同伴关系

正确答案:D

第10题:

论述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同伴关系的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或论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婴儿期。婴儿很早就能够对同伴的出现和行为作出反应。婴儿期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按一定的阶段发展的,研究认为,婴儿期同伴相互作用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客体中心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2.学前期。在学前期,儿童与同伴相互作用的频率进一步增加,互动的质量提高。在这个阶段,儿童认知能力和语言技能的发展改变着同伴交互作用的性质。儿童现在互相交流思想,分享有关活动的知识,参加集体性的假装游戏,能够与商议游戏规则以决定游戏的建构。
3.童年期。儿童进入小学,他们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明显的增加,同伴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了。他们在互相交流信息、表达思想、进行合作以及分享方面的能力逐渐提高。同时,同伴群体共同目标成为儿童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按皮亚杰的理论,这是儿童正处于“去自我中心”的阶段。“去自我中心”促进了儿童相互作用的发展,相互作用反过来更加速了“去自我中心”。在这个阶段,儿童对同伴更有选择性:同伴绝大部分是同性的,友谊变得更加有意义和持久。
4.青少年时期。在这个阶段,同伴关系变得更为关键。这个时期儿童正处于向成人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与同伴建立的关系类型,有可能对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起着定型和预告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个相当不确定的时期,儿童对自我、对社会都有一种不确定感。而同伴在确定一个人的角色和自我价值方面能提供支持和引导。在青少年时期,儿童对同伴文化的遵从明显增加。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