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男与乙女谈好以200元的价钱进行性交易。完成性交易后,二人在离开宾馆的路上,民警因二人形迹可疑遂对二人当场检查,二人供认实施了性交易,且甲男供认正要去取钱给乙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已经构成卖淫嫖娼B、甲和乙不构成卖淫嫖娼,因为尚未给付嫖资C、应对甲男随身携带银行卡予以扣押D、应对甲男随身携带的银行卡收缴

题目

甲男与乙女谈好以200元的价钱进行性交易。完成性交易后,二人在离开宾馆的路上,民警因二人形迹可疑遂对二人当场检查,二人供认实施了性交易,且甲男供认正要去取钱给乙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已经构成卖淫嫖娼
  • B、甲和乙不构成卖淫嫖娼,因为尚未给付嫖资
  • C、应对甲男随身携带银行卡予以扣押
  • D、应对甲男随身携带的银行卡收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家庭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夫妻二人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平等

B.甲男与乙女结婚后要求乙女冠其夫姓,乙女不从,甲男可以直接去户籍管理处要求女方变更姓氏

C.甲男家境殷实,婚后应当禁止乙女外出工作

D.甲男与乙女结婚后认为计划生育的政策已经过时,故可以不遵守这项国策


参考答案:A

第2题:

第 38 题 某男甲22岁,某女乙13岁,二人系邻居,甲男觉得乙女年幼无知,于某一天将乙女骗到家中,以带乙女外出旅游作为条件,征得乙女同意,和乙女发生性关系。甲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强奸罪

C.不构成犯罪

D.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B

第3题:

关于自杀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男与乙女系恋人,因婚姻问题受到各自家长的反对,遂相邀割脉自杀。乙女因害怕,不敢下手,遂请甲男帮忙将自己腕动脉割断,先甲男一步而行。正当甲男用刀割乙女的腕动脉时,被家人发现,未能追随乙女而去。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医生甲与患者乙有仇,遂对可能治愈的患者乙说:“你得了癌症,最多只能活两周了,人总是要死的,你不如自杀,这样早死早超生,你也少受会罪。”乙听后顿感人生无望,遂于第二日下午自杀。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C.甲男与乙女系恋人,但男方家长因女方家社会地位较低不同意这门婚事。甲是孝子,不忍心因此事与父母闹翻,遂拿来两瓶安眠药(一真一假),欺骗乙女说“今生不成相邀来世”。之后,二人各自吞服“安眠药”一瓶“自杀”,乙女香消玉殒,甲男苟且偷生。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D.甲男乙女通奸,甲男教唆乙女杀死自己的丈夫丙。乙女不愿意,甲男遂恐吓乙女称:如乙女不能杀死其夫,自己就会杀死乙女。乙女被逼无奈之下,自杀身亡。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正确答案:ABCD
57.答案:A、B、C、D 考点:自杀行为与故意杀人罪讲解:如果相约自杀,由其中一方杀死对方,继而自杀未遂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所以A项正确,当选;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是一种教唆自杀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所以C项正确,当选;行为人教唆自杀的行为使被害人对法益的有无、程度、情况等产生错误,被害人对死亡的同意无效时,行为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所以B项正确,当选;凭借某种权势或利用某种特辣关系,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心理强制方法,使他人自杀的,成立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所以D项正确,当选。

第4题:

(2009年真题)甲、乙二人不约而同在同一商场内行窃,各自盗窃财物数额较大.下列对甲、乙二人行为的认定,正确的是(  ).
A.甲、乙二人是共同实行犯
B.甲、乙二人互为片面共犯
C.甲、乙二人互为间接正犯
D.甲、乙二人不构成盗窃罪共犯


答案:D
解析:
解析: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要求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同时犯因彼此缺乏共同犯罪故意的意思联络,不是共犯.本题中甲、乙二人不约而同在同一商场内行窃,是典型的同时犯,不能认定为共犯,因此,甲、乙二人也不是共同实行犯.所谓片面共犯,指对他人犯罪暗中相助的情况.因为受到暗中相助的实行犯不知情,所以不能与暗中相助者构成共犯.但是,对于暗中相助者可按照从犯处理.在共同实行的场合,不存在片面共犯.故甲、乙二人也不是互为片面共犯.所谓间接正犯又叫间接实行犯,是指把他人的行为当工具利用的情况,分两种情况:(1)利用没有责任能力或没有达到责任年龄的人去实行犯罪.利用者和被利用者之间不是共犯,这时把利用者视为间接实行犯.(2)利用不知情人的行为,对利用者认为是间接实行犯.故甲、乙二人也不是互为间接正犯.

第5题:

甲女到乙男的办公室找乙男办事,乙男突然搂抱亲吻甲女,并把甲女按倒强奸,但甲女早对乙男有意,顺从地和乙男发生了性关系。下列对乙男定性错误的是:( )
A.不构成犯罪 B.强奸罪未遂
C.强奸罪预备 D.强许罪既遂


答案:A,C,D
解析:
强奸罪是违背妇女的意志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的行为。乙男有强奸的故意,并在强奸故意支配下实施了强奸行为,结果是乙男与甲女发生性关系并没有违背甲女的意志,乙男出现了认识上的错误,所以构成强奸罪未遂。

第6题:

甲男乙女结婚后,甲男的父母为甲男购置一处房产,仅登记在甲男一人名下。对于该房产的归属,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甲男的个人财产

B.虽然登记在甲男的名下,但由于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所以应视为对甲男和乙女二人的赠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C.是甲男父母的财产

D.由甲男乙女协商决定


参考答案:A

第7题:

甲男与乙女在火车站候车室相遇,乙女主动约甲男到外面走走,二人至公园僻静处发生了性关系。经查,乙女系精神病患者,甲男不知此情。甲男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强奸罪
C.构成强奸罪但应从轻处罚 D.构成强奸罪,从重处罚


答案:A
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第236条的规定,强奸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强奸罪在客观方面的要件是违背妇女意志, 采取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所谓违背妇女意志,是指违背妇女当时的真实意愿,这是构成强奸罪的本质特征。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未造成严重后果,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可以不定强奸罪。题目中乙出于自愿,甲没有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且不知道乙为精神病患者,所以甲的行为不构成强奸罪。

第8题:

甲男与乙女于2004年3月离婚。离婚后,甲男与丙女谈恋爱,但仍和前妻共同租房同居。11月某日,甲男将乙女装有大量现金的背包拿走。当天两人发生争吵,乙离开家,当晚甲男试图说服前妻跟自己回家。当时二人在一座桥上,乙女靠在桥的护栏边不从,两人在争执中一起翻入河中。落水后,甲男自己潜水上岸,逃离现场。乙女溺水身亡。关于甲男的行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恋爱期间与前妻同居的行为构成重婚罪

B.前妻乙女溺水时甲不救助是不作为犯罪

C.拿走乙女存款单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

D.与乙女已经离婚,乙女溺水时不救助不成立犯罪


正确答案:ACD
【考点】不作为犯罪
【解析】甲男与乙女离婚虽然生活在一起,但是经济已经互相独立,因此,甲拿走乙女现金的行为构成盗窃,但是乙女之所以落水是由于甲男的先行行为引起的,故甲男对乙女落水后应予救助,其对乙女不予救助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犯罪。

第9题:

某男甲22岁,某女乙13岁,二人系邻居,甲男觉得乙女年幼无知,于某一天将乙女骗到家中,以带乙女外出旅游作为条件,征得乙女同意,和乙女发生性关系。甲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强奸罪
C.不构成犯罪
D.故意伤害罪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甲.男,31岁,1998年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01年7月刑满释放.乙,女,29岁,1999年因犯诈骗罪被判处2年6个月有期徒刑,同时宣告缓刑3年.20O2年1月甲、乙二人经预谋潜入丙家实施盗窃,当甲、乙二人欲携带所盗巨额财物离开丙家时,恰遇丙返回家中,甲、乙二人对丙实施暴力致其轻伤后,逃离现场.数日后甲、乙被抓获.
问题:
(1)甲、乙二人共同构成何种犯罪?
(2)对甲、乙所犯之罪量刑时,应适用何种量刑制度?


答案:
解析:
(1)甲、乙二人共同构成抢劫罪.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甲、乙的行为符合该条规定,其行为性质已由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
(2)甲构成累犯,对其应当从重处罚.根据《刑法》第65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甲所犯前、后罪,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对其依法从重处罚.
(3)乙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摹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即关于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