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房建工程其主体建筑为8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主体工程施工到第二层时,该层的钢筋混凝土柱已浇筑完成。拆模后监理工程师发现,柱混凝土外观质量不良,表面酥松麻面,怀疑其混凝上强度不够,设计要求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C25的等级。于是,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出示对该柱子施工时混凝土抽样检验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柱混凝土抗压强度值(28天强度)全部达到或超过C25的设计要求,其中最大值达到C30等级。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题目

某房建工程其主体建筑为8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主体工程施工到第二层时,该层的钢筋混凝土柱已浇筑完成。拆模后监理工程师发现,柱混凝土外观质量不良,表面酥松麻面,怀疑其混凝上强度不够,设计要求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C25的等级。于是,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出示对该柱子施工时混凝土抽样检验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柱混凝土抗压强度值(28天强度)全部达到或超过C25的设计要求,其中最大值达到C30等级。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框架—抗震墙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分别签订了施工合同、委托监理合同。
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至第四层时,钢筋混凝土柱浇筑完毕拆模后,监理工程师发现,第四层全部60根钢筋混凝土柱的外观质量很差,不仅蜂窝、麻面严重,而且表面的混凝土质地酥松,用锤轻敲即有混凝土碎块脱落。经检查,从施工单位提交的9根柱现场取样的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压强度值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值(设计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达到C30),其中最大值达到C35的水平,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提交的试验报告结果十分怀疑。
问题:
1.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几方面?
2.针对上述情况,监理工程师应当如何处理?
3.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有哪几类?
4.如果上述质量问题经检验证明抽验结果质量严重不合格(最高的强度等级低于C20),监理工程师应当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1.常见质量缺陷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违背基本建设程序;
(2)违反法律法规;
(3)地质勘察数据失真;
(4)设计差错;
(5)施工与管理不到位;
(6)操作工人素质差;
(7)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8)自然环境因素;
(9)盲目抢工;
(10)使用不当。
2.针对上述质量问题,监理工程师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1)首先应签发《工程暂停令》,指令施工单位停止该部位和与其有关联的下道工序的施工;
(2)如果监理方自己具有相应技术实力及设备,可通知施工单位并在施工方参与下从已浇筑的柱体上钻孔取样进行抽样检验和试验;也可以请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抽检和试验;或要求施工单位在有监理方现场见证的情况下,重新见证取样和试验;
(3)根据重新抽检结果判断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必要时需通过建设单位请原设计单位及质量监督机构参加对该质量问题的分析判断;
(4)根据判断的结果及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处理方式或处理方案;
(5)指令施工单位进行处理,监理方应跟踪监督;
(6)处理后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监理工程师复检合格加以确认;
(7)明确质量责任,按责任归属承担责任。
3.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修补处理,通常当工程的某个检验批、分项或分部工程的质量虽未达到规定的规范、标准或设计要求,存在一定缺陷,但通过修补或更换器具、设备后还可达到要求的标准,又不影响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在此情况下,可以进行修补处理。
(2)返工处理,当工程质量未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对结构的使用和安全构成重大影响,且又无法通过修补处理的情况下,可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甚至整个工程返工处理。
(3)不做处理,通常不用专门处理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①不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②有些质量问题经过后续工序可以弥补;
③经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合格;
④经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
4.若经检验证明抽验结果质量严重不合格,监理工程师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全部返工。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及工期延误由施工单位承担。监理工程师在对施工单位抽样检验的环节中失误,应对建设单位承担一定的失职责任,并根据合同约定罚款。

第2题:

某高层住宅小区工程1栋楼C30混凝土柱,留置的混凝土试块检验批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8MP,规范允许最小立方体抗压强度达到30MP,经法定检测单位对工程实体强度检测后,实际平均强度达到了32MP、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则该混凝土柱应当()

A.增大截面法加固
B.返工处理
C.不做处理
D.限制使用

答案:C
解析:
2020新版教材P181页
(3) 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合格的。例如,某检验批混凝土试块强度值不满足规范要求,强度不足,但经法定检测单位对混凝土实体强度进行实际检测后,其实际强度达到规范允许和设计要求值时,可不做处理。

第3题:

某综合楼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地下2层,地上7层,混凝土采用C30级,主要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在主体结构施工到第五层时,发现三层部分柱子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聘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仍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拆除重建费用过高,时间较长,最后请原设计院核算,结果表明能够满足安全和使用要求。

(1)试述该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规定是什么?

(2)混凝土结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应包括哪些内容?

(3)该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收时,应符合哪些规定?

(4)对该工程二层柱子的质量应如何验收?


正确答案:

(1)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2)混凝土结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应包括如下内容:

1)实物检查;

2)资料检查,包括原材料、构配件和器具等的产品合格证(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等)及进场复验报告、施工过程中重要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记录、抽样检验报告、见证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

(3)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收工作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分别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2)隐蔽工程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于隐蔽前通知监理(建设单位)等有关人员检查验收,并形成中间验收文件后,方可隐蔽;

3)分部(子分部)工程的验收,应在所含分项工程全部通过验收的基础上,对必要的部位进行见证检验。

(4)可不进行处理。因为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可予以验收。

第4题:

【背景资料】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4642m2,地上l0层。地下2层(地下水位-2.0m)。主体结构为非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柱网为9m×9m,局部柱距为6m),抗震设防烈度7度。梁、柱受力钢筋为HRB335。结构主体地下室外墙采用P8防水混凝土浇筑,墙厚250mm.钢筋净距60mm,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一、二层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以上各层柱为C30。 情形l: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进场的一批水泥经检验其初凝时间不符合要求.另外由于工期要求很紧,地下室外墙施工不得不在气温只有-3℃时进行。 情形2:钢筋工程施工时.发现梁、柱钢筋的接头采用挤压连接,有位于梁、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情况。在现场留取接头试件样本时,是以同一层每600个为一验收批,并按规定抽取试件样本进行合格性检验。 情形3:结构主体地下室外墙防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现场对粗骨料的最大粒径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40mm。 该工程框架梁的底模板拆除均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l00%设计强度要求。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某房建工程其主体建筑为8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主体工程施工到第二层时,该层的钢筋混凝土柱已浇筑完成。拆模后监理工程师发现,柱混凝土外观质量不良,表面酥松麻面,怀疑其混凝上强度不够,设计要求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C25的等级。于是,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出示对该柱子施工时混凝土抽样检验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柱混凝土抗压强度值(28天强度)全部达到或超过C25的设计要求,其中最大值达到C30等级。 监理单位组织的复核性检验结果证明该批混凝土都没有达到C25的设计要求,其中最小值仅仅达到C15,应采取什么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如证明结构质量不合格,应采取全部返工的处理决定,以保证主体结构的质量。承包人应承担为此付出的全部费用。

第6题:

某框架一抗震墙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分别签订了施工合同、委托监理合同。
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至第四层时,钢筋混凝土柱浇筑完毕拆模后,监理工程师发现,第4层全部60根钢筋混凝土桩的外观质量很差,不仅蜂窝、麻面严重,而且表面的混凝土质地酥松,用锤轻敲即有混凝土碎块脱落。经检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从9根柱现场取样的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压强度值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值(设计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达到C30),其中最大值达到C35的水平,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提交的试验报告结果十分怀疑。
【问题】
1.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几方面?
2.针对上述情况,监理工程师应当如何处理?
3.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有哪几类?
4.如果上述质量问题经检验证明抽验结果质量严重不合格(最高的强度等级低于C20),监理工程师应当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1.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违背建设程序;
(2)违反法规行为;
(3)地质勘察失真;
(4)设计差错;
(5)施工与管理不到位;
(6)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制品及设备;
(7)自然环境因素;
(8)使用不当。
2.该质量事故发生后,监理工程师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1)监理工程师发现质量问题时,应立即向施工单位发出《监理通知》,必要时,应签发《工程暂停令》,指令施工单位停止该部位和与其有关联的下道工序的施工。
(2)如果监理方尚已具有相应技术实力及设备,可通知施工单位并在施工方参与下从已浇的柱体上钻孔取样进行抽样检验和试验;也可以请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抽检和试验;或要求施工单位在有监理方现场见证的情况下,重新见证取样和试验。
(3)根据重新抽检结果判断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并进行原因分析,必要时需通过建设单位请原设计单位及质量监督机构参加对该质量问题的分析判断。
(4)根据判断的结果及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求有关单位提出处理方案,并认真审核签认质量问题处理方案。
(5)指令施工单位进行处理,监理方应跟踪监督。
(6)处理后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监理工程师复检合格加以确认。
(7)质量问题处理完毕,监理工程师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处理的结果进行检查、鉴定和验收,写出质量问题处理报告,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存档。
3.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修补处理,通常当工程的某个检验批、分项或分部的质量虽未达到规定的规范、标准或设计要求,存在一定缺陷,但通过修补或更换器具、设备后还可达到要求的标准,又不影响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在此情况下,可以进行修补处理。
(2)返工处理,当工程质量未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对结构的使用和安全构成重大影响,且又无法通过修补处理的情况下,可对检验批、分项、分部甚至整个工程返工处理。
(3)不做处理,通常不做处理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不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②有些质量问题经过后续工序可以弥补;③经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合格;④经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
4.若经检验证明抽验结果质量严重不合格,监理工程师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全部返工。
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及工期延误由施工单位承担。

第7题:

某住宅楼工程, 地下一层, 地上 8 层。 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顶层为柱间距 12m×12m 的会议室,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30; 均采用快拆支架体系支模。
顶层会议室模板搭设前,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了施工方案, 并由项目经理审核、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组织实施。 监理工程师及时给予了制止, 要求其整改。
经整改后符合要求后, 进行模板搭设。 模板搭设完毕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后进行钢筋绑扎。
顶层会议室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a 时, 施工单位按规定办理拆模申请, 监理机构以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为由拒绝。
问题: 指出上述背景中的不妥之处, 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不妥之处有:
(1)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顶层会议室模板施工方案不妥。
因为根据规定, 应由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 并由项目经理审核、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组织实施不妥。
因为该会议室柱间距为 12m×12m, 根据规定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应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有关安全、 质量、 技术等专业技术人员审核,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还需要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方可实施。
(3) 板搭设完毕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后进行钢筋绑扎不妥。
因为根据规定,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后, 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 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黑钻压卷,瑞牛题库软件考前一周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4) 顶层会议室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a 时, 监理工程师拒绝批准拆模申请不妥。
因为根据规定, 采用快拆支架体系支模时, 混凝土强度可取构件跨度的为 2m 确定(即达到 30×75%=22.5MPa 即可拆模)。

第8题:

某工程,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地下2层,地上8层,混凝土采用C30级,主要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在主体结构施工到第5层时,发现2层部分柱子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聘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仍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如果拆除重建,则费用过高,时间较长,最后经原设计院核算,能够满足安全和使用要求。
<1> 、该钢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的内容包括哪些?如何组织验收钢筋工程质量?
<2> 、该基础工程的验收内容有哪些?如何组织验收基础工程质量?
<3> 、对该工程二层柱子的质量应如何验收?


答案:
解析:
1.钢筋工程的验收内容:
(1)该混凝土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质量均应合格;
(2)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钢筋工程质量的组织验收:
钢筋分项工程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2. 基础工程的验收内容:
(1)基础工程所含分项工程质量均应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基础中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验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
(4)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
基础工程质量的验收组织:
基础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进行工程验收。
3.对该工程二层柱子的质量的验收: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可以验收。

第9题:

试配少量混凝土,制作标准立方体试件,测得其立方体抗压强度为45.6MPa,而其设计强度等级为C30,请问对于该混凝土应()。

  • A、判断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要求
  • B、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直至达到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
  • C、判断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要求
  • D、判断混凝土的质量很好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某房建工程其主体建筑为8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主体工程施工到第二层时,该层的钢筋混凝土柱已浇筑完成。拆模后监理工程师发现,柱混凝土外观质量不良,表面酥松麻面,怀疑其混凝上强度不够,设计要求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C25的等级。于是,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出示对该柱子施工时混凝土抽样检验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柱混凝土抗压强度值(28天强度)全部达到或超过C25的设计要求,其中最大值达到C30等级。如果施工单位承认其所提交的混凝土检验和试验结果不是按照混凝土检验和试验规程及规定在现场抽取式样进行试验的,而是在试验室内按照设计提出的最优配合比进行配制和制取试件后进行试验的结果。那么,对于这起质量事故,监理单位应承担什么责任,施工单位应承担什么责任?


正确答案:施工单位不按合同标准规范与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质量检验与试验,应承担工程质量责任,承担返工处理的一切有关费用和工期损失责任。
监理单位未能按照有关规定实行见证取样,认真、严格地对待施工单位的混凝土施工和检验工作进行监督、控制,使施工单位的施工得不到严格的、及时的控制和发现,以致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工期拖延,属于严重失误,监理单位应承担不可推卸的间接责任,并应按合同的约定课以罚金。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