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材料1: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公民主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了解食品安全信息。而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是一个可行的方式。 材料2:2011年9月5日,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一则题为“杂味儿的味精”的报道,披露了青岛两家味精厂生产的味精中谷氨酸钠含量严重不足,除此之外,还含有超标的硫酸镁和食盐等杂质。 问题

题目

背景材料: 材料1: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公民主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了解食品安全信息。而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是一个可行的方式。 材料2:2011年9月5日,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一则题为“杂味儿的味精”的报道,披露了青岛两家味精厂生产的味精中谷氨酸钠含量严重不足,除此之外,还含有超标的硫酸镁和食盐等杂质。 问题: (1)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体现了化学新课程的什么基本理念? (2)列举一个可以渗透食品安全教育的化学教学内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这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2)①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中,不法分子为了提高奶粉中所谓蛋白质的含量,居然在原奶中添加了三聚氰胺。不法分子为何要在原奶中添加三聚氰胺这种化学物质呢?由此引起学生的疑问,从而引出化学中如何利用元素的质量计算物质的质量,从而引出物质中元素的检测方法这一知识点。因为三聚氰胺这种物质中含有氮元素,而奶粉中很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蛋白质的含量必须达标,检测部门是通过测奶粉中氮元素的含量来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从而判断是否达标的,最后进行食品安全教育。②在讲解“水”的时候,可以引入“市场销售的水产品中甲醛的检测”的问题,进而进行食品安全教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是指消费者购得的商户生产、销售的食品中存在明显异物的情形。

  • A、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 B、一般食品安全事件
  • C、其他潜在食品安全事件
  • D、食材安全问题
  • E、食品有异物

正确答案:E

第2题: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现状错误的是()。

  • A、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
  • B、消费者大力购买有问题食品
  • C、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
  • D、原体(微生物)污染问题

正确答案:B

第3题: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A、微生物性危害

B、化学性危害

C、生物毒素

D、食品掺假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目前导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微生物污染
  • B、环境污染
  • C、违法生产污染
  • D、食品新技术的不成熟

正确答案:B

第5题:

随着食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食品贸易国际化,食品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之一。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还影响到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为了除虫害,有人大量使用高毒甚至剧毒农药,致使蔬菜、果品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为了提高产量,有人盲目使用违禁激素;为了增加猪的瘦肉率,有人竟在饲料中掺上“瘦肉精”;为了使面粉和粉丝增白,有人胆敢把有毒化学品“吊白块”掺和其中;为了骗钱,有人用稻草沤水兑上色素和盐当酱油卖;为了赚取高额利润,有人把含有黄曲霉素的霉变陈大米抛光上腊充新大米出售,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问题的警钟。 结合材料,试述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正确答案: 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食源性疾病引发的问题
由食源性污染产生的疾病,已成为目前危害中国公民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按照卫生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我国最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呈现上升趋势。上报食物中毒报告例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都有较大的上升。从目前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数约为2万~4万人,但专家估计这个数字尚不到实际发生数的1/10,也就是说我国每年食物中毒例数至少在20万~40万人,食源性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现象可见一斑。
(二)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化学污染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物(如二恶英)、农(兽)药残留和生物毒素(如细菌、霉菌毒素)等。
(1)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首先,江河、湖泊、近海等污染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有850条河流、130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51个湖泊藻类污染及富营养化程度严重。这些被污染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会在农、畜、水产品中富集,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2000年,农业部对14个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的2110个样品检测,结果蔬菜中重金属超标的占23.5%。二恶英污染是环境污染的又一个重要案例。含氯有机化工产品生产厂、钢厂及其他工厂的排放物质、焚化炉燃烧废弃物、汽车尾气等都能产生二恶英及其类似物,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肉、乳及水产品。二恶英是毒性极强的化合物,其直接致死量是砒霜的900倍,并有强烈的致癌性和致畸性。
(2)种植业与养殖业造成的源头污染。化肥、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我国每年氮肥的使用量高达2500万t,农药超过130万t,单位面积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和2倍。过量地施用化肥,会造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较多,而硝酸盐会进一步形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对人体造成危害。农药滥用或残留超标同样会造成对人体的巨大危害。因兽药、激素和生长促进剂使用不当,以及养殖环境的污染,所生产的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经人们食用后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还导致了人畜共患疾病增加。
(3)生物毒素的污染。生物毒素污染主要包括细菌毒素和霉菌毒素2个方面。细菌毒素可直接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如金黄色的葡萄球菌产生的葡萄球菌肠毒素与肉毒杆;
(三)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食品在加工生产过程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
(1)超量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  
(2)生产加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食品残留病原微生物或在生产、储藏过程中发生微生物腐败而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
(3)应用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曾对生产酱油所用菌种进行了黄曲霉毒素产毒能力的研究,结果发现4种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菌种。研究表明,食品工业用的黑曲霉、米曲霉等也会产生霉菌毒素而对人身健康造成危害。另外,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问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辐照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等也已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四)食品流通环节的问题
目前在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中,流通领域是个薄弱的环节,仓储、储运、货柜达不到标准,致使许多出厂合格的产品,在流通环节变成不合格,甚至成为腐败变质的食品。同时,由于管理不善,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堂而皇之地进入店堂出售。
(五)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1)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依然严重。
(2)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漠,重生产轻卫生、弄虚作假、出售过期变质食品等,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3)生产者素质较低、卫生意识淡薄、规范操作能力差等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六)卫生执法部门存在的问题
(1)食品卫生执法与管理部门职能交叉、重复,效率低下。
(2)以科学为基础的立法及执法模式未完全建立,执法力度需要加大。
(3)基础监督、检验队伍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4)全社会食品安全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6题:

()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 A、食物中毒
  • B、食品安全事故
  • C、食源性疾病
  • D、食品安全问题

正确答案:B

第7题:

张太太是位家庭主妇,平时特别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请你告诉她如何通过感官判断食品是否发生腐败变质,以及家庭中预防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食品腐败变质的感官鉴别方法:闻气味、尝味道、看外形及颜色、触摸硬度及弹性等;
(1)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气味异常,明显臭味,硬度和弹性下降,外形和颜色出现异常。
(2)富含油脂的食品:刺激性的“蛤喇”味,颜色变黄;
(3)富含谈说化合物的食物:酸味、异常气味;
2、预防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措施:
(1)低温保藏食品:使用冰箱冷藏或冷冻;
(2)加热处理食品:通常采用煮沸的方法;
(3)盐腌或糖渍食品;
(4)脱水干燥食品;
(5)醋渍或酸发酵处理。

第8题: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个顽疾,究其原因,有关专家表示,这和某些食品行业暴利有关系,只要扩大这些行业的生产,增加供给,食品安全问题就会逐步绝迹。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有力地反驳上述观点?

A.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未被重视,相关立法滞后
B.我国对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不够
C.奶粉目前在我国供过于求,最近市场上“皮革奶”又死灰复燃
D.少数敛财分子蓄意制造食品安全问题,挑动老百姓对政府的不满

答案:C
解析:
题干观点是:扩大某些食品行业的生产,增加供给就会解决食品安全问题。A项“未被重 视”与题干观点无关,不能削弱;B项只是指出打击力度不够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但是不能因此削弱题干观点;C项以奶粉作为实例来说明即使增加供给也不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反驳了题干观点;D项与题干论证无关。故答案选C。

第9题:

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应向()部门投诉。

  • A、生产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投诉 
  • B、进口食品安全问题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投诉 
  • C、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 D、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一个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只要把好原材料进厂检验关和产品出厂检验关,就不会出现大的食品安全问题。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