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加工中,下列哪些情况可被确定为关键控制点()

题目
多选题
在食品加工中,下列哪些情况可被确定为关键控制点()
A

当危害能被预防时

B

能将危害消除的点

C

后工序能将危害消除的点

D

能将危害减低到可接受水平的点

E

原料验收阶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食品企业实施HACCP系统的工作重点是

A.对原料和加工过程的危害进行分析

B.确定关键控制点

C.采取针对性措施

D.对关键控制点进行检验和纠正等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这项工作重点在于对原料和加工过程的危害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和对关键控制点进行检验和纠正等。

第2题:

产品在加工的过程中一定存在关键控制点,但根据产品的加工差异,不同组织确定的关键控制点可能有所不同。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从食品安全危害分析生面包虾工艺,哪些工序是关键控制点?


答案:原料虾接收、沾预裹粉、裹浆、金属检测

第4题:

能实施控制从而对食品安全危害加以预防,消除或把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加工点步骤或程序就是关键控制点。()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食品生产企业下列哪些行为是国家鼓励的()

  • A、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 B、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 C、参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 D、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下列关于关键控制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关键控制点必须设置关键限值
  • B、一个关键控制点控制一个已识别出的危害
  • C、通过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可以消除这一步骤产生的食品安全危害
  • D、每个食品企业都一定会存在关键控制点

正确答案:A

第7题:

根据《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 B、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可以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 C、对通过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认证机构应当依法实施跟踪调查,并不得收取费用
  • D、对通过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认证机构应当依法实施跟踪调查,并根据跟踪调查情况收取一定的费用

正确答案:B,C

第8题:

植酸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有哪些?


参考答案: 植酸在食品加工中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油脂的抗氧化剂,在植物油中添加0.01%,即可以明显地防止植物油的酸败。另一方面是用于水产晶:①防止磷酸铵镁的生成。在大马哈鱼、鳟鱼、虾、金枪鱼、墨斗鱼等罐头中,添加0.1%~0.2%的植酸以后就不再产生玻璃状结晶。②防止贝类罐头变黑。贝类罐头加热杀菌是可产生硫化氢等,与肉中的铁、铜以及金属罐表面溶出的铁、锡等结合产生硫化而变黑,添加0.1%~0.5%的植酸可以防止变黑。③防止蟹肉罐头出现蓝斑。蟹是足节动物,其血液中含有一种含铜的血蓝蛋白,在加热杀菌时所产生的硫化氢与铜反应,容易发生蓝变现象,添加0.1%的植酸和1%的柠檬酸钠可以防止出现蓝斑。④防止鲜虾变黑。为了防止鲜虾变黑使用0.7%亚硫酸钠很有效,但是二氧化硫的残留量过高,若添加0.01%~0.05%的植酸与0.3%亚硫酸钠效果甚好,并且可以避免二氧化硫的残留量过高。我国规定:植酸可用于对虾保鲜,使用时控制残留量在20mg/kg以下。

第9题:

绿色食品加工业关键技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1)加工原料应来自绿色食品生产系统
(2)应保持食品加工外部设施和内部设施的环境清洁
(3)建议采用生态和物理措施灭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的条件
(4)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形、营养价值以及为保存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物质
(5)所有包装材料必须不受杀菌剂、防腐剂、熏蒸剂、杀虫剂等污染物的污染,而且应简便、实用,提倡使用可以回收和再利用的包装材料

第10题: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根据国际通行的()和()获取质量体系认证或者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提高()。


正确答案:质量管理标准;技术规范;企业质量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