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题:
问答题
混凝土孔洞、露筋等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一般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孔洞原因:
①浇筑时混凝土坍落度太小,甚至已经初凝。
②用已离析的混凝土浇筑,或浇筑方法不当,或用串筒浇灌的出料处串筒倾斜严重或串筒总高度太大等造成混凝土离析。
③错用外加剂。
④对钢筋密集处,或预留洞、预埋件附近,肯能出现混凝土不能顺利通过的现象,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
⑤不按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操作,造成漏振。
⑥大体积钢筋混凝土采用斜向分层浇筑,很可能造成底部附近混凝土孔洞,此外,混凝土浇灌口间距太大,或一次下料太多。
⑦采用滑模工艺施工,不按工艺要求严格控制与检查。
漏筋原因:
①钢筋垫块漏放、少放或移位。
②局部钢筋密集处,水泥砂浆被骨料或混凝土阻挡而通不过。
③混凝土离析、缺浆、坍落度过小或模板漏浆严重。
④振动棒碰撞钢筋,使钢筋移位而漏筋。
⑤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拆模过早。
处理方法:
①这类事故的严重比较大时。一般均应经有关部门共同分析事故的影响或危害,确定处理措施,并办理必要的书面文件后、方可处理。
②混凝土孔洞事故一般均需采用补强措施,有的需要拆除重建。
③露筋事故一般是用清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和铁锈,用水冲洗湿润后,压抹1:2或1:2.5水泥砂浆层的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