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两端张拉可减小那种应力损失?()

题目
单选题
采用两端张拉可减小那种应力损失?()
A

预应力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

B

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盈利损失;

C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

D

混凝土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采用两端张拉的方法,其主要作用是()。

A 减少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B 减少孔道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

C 减少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

D 减少混凝土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


参考答案B

第2题:

为了减少后张法构件中的某些预应力损失,有时采用“超张拉”工艺。超张拉工艺的张拉程序可归纳为(  )。


答案:B
解析: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第7.3.3条,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为了减少预应力损失,经常采用超张拉,超张拉是指先把拉力加到预加应力的1.05~1.1倍,然后再降低到预加应力的0.85倍,慢慢平缓到预加应力,此时算完成预加应力过程。

第3题: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少预应力直线钢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A、两次升温法

B、采用超张拉

C、增加台座长度

D、采用两端张拉


参考答案:C

第4题:

下列关于减小预应力损失措施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可减小收缩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 B、二次升温养护可减小徐变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 C、超张拉可减小钢筋应力松弛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 D、钢模上张拉预应力钢筋可减小温差产生的损失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下列可以减小预应力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的措施是( )。

A.一端张拉
B.两端张拉
C.一端张拉,另一端补拉
D.超张拉

答案:D
解析:
钢筋应力松弛的发展是先快后慢,第一小时可完成50%左右(头两分钟内可完成其中的大部分),24h内完成80%左右,此后发展较慢。超张拉减小松弛损失的原理是:高应力(超张拉)下短时间内发生的损失在低应力下需要较长时间,持荷2min可使相当一部分松弛损失发生在钢筋锚固之前,则锚固后损失减小。

第6题:

某先张法预应力施工中,预应力筋长度为25m,其张拉方式为( )。

A.宜采用两端张拉
B.宜采用一端张拉
C.应采用一段张拉
D.应采用两端张拉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先张法预应力施工中,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0m的宜采用两端张拉,长度小于20m的可采用一端张拉。

第7题:

关于后张法预应力(无粘结)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预应力混凝土楼盖中的张拉顺序是先张拉楼面梁、后张拉楼板
B.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不大于40m时,可一端张拉,大于40m时,宜两端张拉
C.当曲线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2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
D.当长度超过30m时,宜采用分段张拉

答案:B
解析:
2020教材P113 / 2019教材P112
(5) 预应力张拉要符合设计要求;通常预应力筋张拉方式有一端张拉和两端张拉; 有粘结预应力筋长度不大于 20m时,可一端张拉,大于 20m 时,宜两端张拉;
预应力筋 为直线时,一端张拉长度可延长至35m,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不大于40m时,可一端张拉, 大于40m时,宜两端张拉。
预应力楼盖宜先张拉楼板、次梁,后张拉主梁的预应力筋;对于平卧重 叠构件,宜先上后下逐层张拉。

第8题:

连续板预应力筋的张拉宜采用两端张拉,以减小预应力摩擦损失。()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下列可以减小预应力钢筋与台座间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的措施是( )。

A.两阶段升温养护
B.超张拉
C.两端张拉
D.一次升温养护

答案:A
解析:
对先张法构件,采用加热蒸汽养护混凝土的办法,促其快速硬化。温度升高时张紧的预应力钢筋欲伸长,而台座间距离不变,引起预应力损失,温差越大,损失也越大。两阶段升温是:先升温20℃~25℃,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5~10N/m㎡后,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之间已具有足够的黏结力而结成整体;当再次升温时,二者可共同变形,不再引起预应力损失。

第10题:

以下()措施可以减小预应力钢筋与台座间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A、两阶段升温养护
  • B、超张拉
  • C、两端张拉
  • D、一次升温养护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