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人体在长期饥饿状态下,物质代谢有何变化?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人体在长期饥饿状态下,物质代谢有何变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长期饥饿状态下,人体内的物质代谢变化为:
糖:肾脏糖异生作用加强,乳酸和甘油成为肝糖异生的主要原料。
脂:脂肪进一步动员,大量酮体生成,脑组织利用酮体增加,超过葡萄糖,肌肉主要以脂酸供能。
蛋白:肌肉蛋白分解减少,负氮平衡有所改善。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人体在长期饥饿状态下,物质代谢有何变化?


正确答案:
答:人体在长期饥饿状态下,物质代谢的变化包括:(1)糖代谢。肝糖原异生作用加强,乳糖和甘油成肝糖原异生的主要原料。(2)脂代谢。脂肪进一步动员,大量酮体生成,脑组织利用酮体增加,超过葡萄糖,肌肉主要以氧化脂酸供能。(3)蛋白代谢。肌肉蛋白分解减少,负氮平衡有所改善。

第2题:

简述龋齿对人体有何危害


正确答案: 龋齿多发生在乳牙期的儿童。一些家长认为乳牙迟早会被恒牙取代,患龋齿无关紧要,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龋齿有着严重的危害性。
牙齿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咀嚼食物,是消化系统的第一道关口。如果乳牙龋坏,自然不能正常咀嚼,食物在患儿口腔内不能很好地进行切、撕、磨等咀嚼加工,囫囵吞枣地进食,食物在胃肠道内不能得以充分地消化和吸收,务必会使儿童摄取营养减少。
有些龋齿,不得不在换牙之前就拔掉,被拔掉牙的两侧乳牙会不约而同地向缺牙的空隙区倾斜,导致恒牙萌出时发生严重的错位。恒牙的长期错位,既影响美观又碍于咀嚼,直接危害机体的生长发育。更严重的是乳牙经龋坏而发展成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它可以做为一个慢性病灶潜伏在机体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急性发作,突然出现剧烈的牙痛、头痛、发热、面部肿胀、食欲减退,如此反复出现,对健康影响较大。
腐烂的牙根,其锐利的边缘,常常刺破舌头、口腔粘膜,形成口腔粘膜溃疡,为细菌侵入机体开了门户。另外,牙齿的正常咀嚼运动有促进颌骨发育的作用。因此乳牙过早损害、缺损还会影响颌骨的发育,而颌骨发育不良又会造成颌骨畸形和恒牙牙列不齐等症状。这些不良的后果极易导致各种牙体病或牙周病,并罹患终身。

第3题:

发热时机体物质代谢有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体内物质消耗,尤其是糖、脂肪、蛋白质分解增多,使机体处于能量代谢的负平衡。①蛋白质代谢:总蛋白和白蛋白量减少,尿素氮明显增高,呈负氮平衡;②糖与脂肪代谢:发热时糖原分解增高,血糖增高,糖原的储备减少;发热动物体食欲低下,糖类摄入不足,导致脂肪分解也加强,大量脂肪分解且氧化不全可使血中酮体增加;由于糖分解代谢加强,氧供应相对不足,于是糖酵解增加,血乳酸增多;③水、电解质与维生素代谢:发热动物体维生素不足,尤其是维生素C和B族缺乏;在发热的体温上升期和高热持续期,由于尿量减少,可致水、钠、氮等在体内潴留。在体温下降期,由于皮肤、呼吸道大量蒸发水分,出汗增多及尿量增多,可引起高渗性脱水。发热时,组织分解代谢增强,细胞内钾释放入血,血钾增高,肾脏排钾减少,尿钾增高。严重者因乳酸、酮体增多及高钾血症,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第4题:

简述体温上升期有哪些主要的临床特点及发热机体的物质代谢变化。


正确答案: 主要临床特点:
⑴寒战-发冷或恶寒:寒战是发热时机体主要产热来源,表现为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由于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另外,棕色脂肪组织(新生儿较多)分解和氧化,亦有明显的寒战反应。
⑵皮肤苍白及出现“鸡皮疙瘩”现象:因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皮肤竖毛肌收缩:主要机制为交感神经兴奋。  热代谢特点:机体减少散热,增加产热,结果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
发热时机体的物质代谢变化:发热患者的物质消耗明显增多。导致体重下降。持续发热 还可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如
①蛋白质代谢-负氨平衡:发热时蛋白质大量分解,尿氮比增加2~3倍,可出现负氨平衡。蛋白质分解加强可形成大量的游离氨基酸,用于肝脏合成急性期反应蛋白。
②糖代谢-分解加强、贮备减少:发热时糖的分解代谢加强,糖原贮备减少,能量产生增加。寒战期糖的消耗更大,使乳酸产量增加。
③脂肪代谢-分解加强:发热时动员脂肪贮备,脂肪分解明显加强。
④水、电解质代谢改变:-随发热过程体温上升期,由于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Na+和Cl-的排泄减少。体温下降期,尿量恢复和大量出汗,引起Na+和Cl-排出增加。高温持续期的皮肤和呼吸道水分蒸发的增加及退热期的大量出汗可导致水分大量丢失,严重者可引起脱水

第5题:

下列情况尿量有何变化?试简述每项变化的机理。


正确答案: (一)给家兔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20ml
家兔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20ml后,尿量增多。因为家兔体重一般2.5kg,其血液量约200ml左右,注入20ml可谓大量。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浆蛋白被稀释,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另一方面肾血浆流量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速度减慢,达到滤过平衡时间推迟,于是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多。
(二)给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
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尿量明显增多。按家兔血容量200ml计,一次注入葡萄糖1000mg(100ml含葡萄糖20g,5ml含1g,即1000mg),增加血糖浓度500mg/100ml,加上家兔本身血糖浓度100mg/100m浪,即为600mg/100m了。此时血糖浓度大大高于肾糖阈(160-180mg/100ml),原尿中葡萄糖已大大超过近端小管重吸收能力,不能被完全重吸收的葡萄糖,提高了小管液渗透压,妨碍水的重吸收,于是造成多尿和糖尿。
(三)人分别一次口服1L清水和生理盐水
正常人一次饮用1000ml清水后,约半小时尿量可达最大值,2~3小时后恢复到原水平面,此现象称为水利尿。尿量增加的原因是:大量饮清水后,造成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对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事视上核及其周围区域)刺激减弱,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大量饮清水后,还是血容量增多或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上述作用是综合的结果使尿量增加。如果饮用的是生理盐水,因为是等渗溶液,仅改变血容量而不会改变血浆晶体渗透压,ADH抑制程度轻,故原尿量不会出现饮清水后的水利尿现象。
(四)给家兔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4ml
给家兔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4ml,尿量减少。因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虽可使全身动脉血压升高,但因入球小动脉明显收缩,能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同时,肾小球血流量减少,两者均可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
(五)给家兔静脉注射速尿1mg
应用速尿后,尿量增多。因髓绊升支粗断对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主动重吸收是外髓部渗透梯度形成的动力。所以,该段氯化钠的吸收直接影响尿的浓缩和稀释。速尿等利尿剂,能阻抑升支粗段上皮细胞管腔膜的载体转运功能,使其对钠离子氯离子的中吸收受到抑制,影响肾髓质渗透梯度的形成,从而干扰尿的浓缩机制,导致利尿。

第6题:

简述葡萄酒对人体有何好处。


正确答案:医学研究表明葡萄酒中蕴含丰富的维他命,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感冒的能力.葡萄酒中含有氨基酸/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C、B1、B2、B12等),另外葡萄酒中的酒精和单宁有抵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所含的维生素C、E、胡萝卜素都具有抗氧化功能;葡萄皮和籽中释出的酚类物质,如红色素、黄烷醇类物质、单宁等是极好的抗氧化剂,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根据许多科学研究。适度饮用有以下功能:
1)增加生活情趣以葡萄酒佐餐可以使用餐速度放慢,心情自然比较轻松愉悦.
2)可减少25%---45%的心肌梗塞发病率。
3)对脑血管疾病,如中风等有降低发病率的效果。
4)葡萄酒中含有能消除脂肪的单宁,可使血液保持弱碱性,并能强化微血管让皮肤维持柔嫩有弹性。
5)葡萄酒能补充铁质,预防骨质疏松。
6)每日饮用适量葡萄酒的老人,其精神与智力方面的反应,比滴酒不沾或酗酒的老人为佳。医生与酿酒师建议葡萄酒的饮用量为:男性每人每天300~400毫升;女性每人每天200~300毫升。
红葡萄酒为什么可以美容养颜?
自古以来,红葡萄酒作为美容养颜的佳品,倍受人们喜爱。红葡萄酒的美容功能源于酒中含有大量超强抗氧化剂,其中的SOD能中和身体所产生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和器官免受氧化,令肌肤恢复美白光泽红葡萄酒能防衰抗老,这就包括延缓皮肤的衰老,使皮肤少生皱纹。除饮用外,还有不少人喜欢将葡萄酒外搽于面部及体表,因为低浓度的果酸有抗皱洁肤的作用。

第7题:

微量元素是人体生命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微量元素过量或缺乏将引起人体的某些生理变化、健康受损,引起疾病。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长期处于病理饥饿状态下的病人,呼吸商接近于( )。


正确答案:B

第9题:

长期饥饿时的代谢变化,正确的是()

  • A、酮体降低
  • B、肌蛋白分解增加
  • C、肌体释放的氨基酸减少
  • D、尿素氮排出减少
  • E、代谢性酸中毒

正确答案:C,D,E

第10题:

简述利率变化对储蓄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利率变化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储蓄产生影响,并且最终的结果取决于两者的对比关系:
如果高利率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小王的储蓄增加;
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小王的储蓄减少。